资本加持千亿“益生菌”赛道 行业虚假宣传顽疾待解

2021年09月24日 22:2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叶碧华,冯畅
专家指出,国内益生菌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资本大多投入到产品营销和宣传上,而非菌种研发等上游环节,这容易产生虚假宣传、价格战等不良影响,损害消费信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 实习生冯畅广州报道  近日,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因宣传“益生菌在新冠病毒防治中有重要作用”被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5万元。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旋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益生菌产品第一次因夸大功效、虚假宣传而被处罚。2020年,四川省自贡市一养发馆宣称其“益生菌原浆”产品具有预防新型冠状病功能,被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元。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仍然充斥不少宣扬益生菌具有减肥、解酒、祛痘等功效的涉嫌虚假宣传广告。

在9月23日举行的第八届益生菌国际高峰论坛上,针对“益生菌”产品宣传乱象问题,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李汴生强调,益生菌的产品宣传是有一定边界和限制的。“益生菌产品在进行功效宣传时,要区分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界限。企业所宣传的产品功效,都必须要经过科学严谨的验证,否则就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李汴生说。

实际上,益生菌的主要功效在于缓解肠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介绍,“益生菌是提高免疫的重要因素,它能竞争性排斥病原菌,促进肠粘膜的健康和完整,构筑预防致病菌侵袭的天然屏障,逐渐提高机体免疫力。”

近年来,随着益生菌科普宣传,其健康作用得到普遍认可,加之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益生菌产业迅速发展。据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7中国益生菌年市场规模达到460亿元,年平均增速约14%。在疫情催化下,近两年我国益生菌产业销售额增速一度超过20%。业内人士预测,益生菌有望成为下一个千亿级的大健康市场

益生菌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入局,资本也不断加持。伊利、蒙牛、娃哈哈等品牌均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益生菌饮料,如冠益乳、畅轻、每益添、优益C等。2020年7月27日,专注于食用益生菌制品研发的科拓生物在深交所上市,成为益生菌“第一股”。

资本入局对益生菌行业影响如何?在原广州市奶协会长、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资本加持将推动行业持续向好发展,并将整个益生菌市场规模做大。“目前市场上的菌种还是由外资企业主导,国内在益生菌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基础性研究都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才可能有重大突破。”王丁棉同时表示,资本大多将资金投入到产品的营销和宣传上,而非菌种研发等上游环节,这容易产生虚假宣传、价格战等不良影响,损害消费信心。

为此,针对消费者对益生菌缺乏足够专业了解,不知道如何选择和使用益生菌产品的现状,广东省食品学会编撰了《益生菌产品消费指南》,从益生菌的概念、分类、使用、行业标准、消费提醒等五大维度进行科普,帮助消费者加强行业认识,科学选择产品。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新生代消费者对颜值管理、体重管理、大健康管理非常重视,并将这些需求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具有健康功效的益生菌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这也不断倒逼产业端升级,满足新的消费需求。”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