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1037℃不起火、不爆炸”:长城汽车公开大禹电池技术

2021年09月24日 22: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巧梅
首搭车型为沙龙品牌第一款车型,并将于2022年全面应用于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车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 北京报道 9月24日,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频繁发生的自燃、起火等安全问题,长城汽车正式公开其大禹电池技术相关理念和创新技术并向社会开放60余项相关专利。

“大禹技术通过热源隔断、双向换流、热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温绝缘、自动灭火、正压阻氧、智能冷却技术实现电芯内部热量被迅速导流,保证在‘大容量高镍电芯’‘电池包任意位置’‘加热两个电芯并连续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都能实现不起火、不爆炸。” 长城汽车电动电池设计总监曹永强表示,大禹电池技术首搭车型为沙龙品牌第一款车型,并将在2022年全面应用于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系列车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电动汽车行业中,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是两大主流电池技术路线。不过,无论是哪种技术路线,电池安全问题对于消费者购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据介绍,大禹电池安全技术可有效解决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发生热失控之后的起火、爆炸问题。除能量密度可突破190Wh/kg的NCM811三元锂电池,还包括未来随着镍含量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另外也包括三元锂电池体系的NCA(镍钴铝)电芯及无钴电芯等,以及不同技术线路的磷酸铁锂电池。同时,大禹电池技术还可百搭不同PACK的应用技术,满足未来CTC(Cell to Chassis)电池PACK与融合方式,进一步提升整体刚性。

长城方面表示,为验证大禹电池技术的安全性,长城汽车进行了同级别最严格NCM811电池热失控测试,在测试温度最高1037℃电芯集聚触发热失控的情况下,实现了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消费者对动力电池安全关注度的提升,包括整车生产企业、电池企业在内的诸多参与者也加快对动力电池安全技术的开发。

今年3月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称“针刺不起火”;而早在去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宁德时代已开发出‘不起火只冒烟’的电池。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