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国石油2021年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在会上隆重发布了十项科技创新成果。
其中,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大型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具有乙烯收率高、流程短、成本低、能耗低和易操作等特点,关键技术指标国际先进,因而从百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中脱颖而出,入选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名单。
百万吨级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由寰球工程公司、兰州石化、独山子石化等联合自主开发,成功在长庆乙烷制乙烯、塔里木乙烷制乙烯两个国家级示范工程中实现工业应用,并一次开车成功。
对于中国石油来说,大型乙烷制乙烯成套技术,在乙烯市场竞争、技术工艺革新以及油气产业转型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乙烯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是合成众多工业必需下游产品的基本原料。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总量的75%以上。
从市场方面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消费国,也是第二大乙烯生产国。近年来,国内乙烯产能不断扩张,新投产的乙烯项目不断落地。尽管新增产能不断增加,国内乙烯需求仍在旺盛增加,这也显示了新增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广阔的市场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乙烯产能多以石油作为主要原料,辅以煤制甲醇、石脑油和轻烃原料,与中东及北美等地的廉价油气资源相比并不具备成本优势。而乙烷制乙烯技术,突破了传统乙烯生产投资高、能耗物耗高、乙烯收率低的制约,在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当地的乙烯生产有82%来自于乙烷。以乙烷为主的轻质化乙烯原料的利用,使得美国成为目前仅次于中东的第二大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地区。
从企业角度来看,中国石油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炼化升级及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作为国内油气领域的领头羊之一,中国石油身上拥有浓重的油气产业上游色彩,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与生产是其主营业务之一。
但国际油价在近年来的猛烈变动,对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能够掌握石油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才能实现生产经营利润的最优化。
原本用来燃烧的乙烷,通过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短流程的工艺制成乙烯,继而被加工成更具有附加值的聚烯烃等产品,成为中国石油这家石油央企炼化产业升级的重要一步。
中国石油方面表示,大型乙烷裂解制乙烯技术,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石油在乙烯行业的技术优势,起到了“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