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通报破产重整二债会召开情况,华夏幸福初步拟定债务重组计划,花样年集团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丨预警内参(第四十五期)

2021年09月30日 2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阳,实习生刘畅
由21世纪资管研究院着力打造的预警内参为大家带来精选预警资讯和重点点评,欢迎关注。另南财智讯(https://zxt.sfccn.com)提供领先、独家或深度的专业债券资讯、预警、报告等,欢迎联系研究助理18748083998(微信同号),申请试用账号。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赵阳 实习生刘畅 国庆节前最后的工作日,海航、华夏幸福等主体资产处置有了最新进展。9月27日至30日海航破产重整二债会顺利结束,接收债权申报2万亿,最后确认1.1万亿,待债权人于10月20日前依法完成表决后等待法院裁决,预计11月将完成相关法定程序。饱受债务问题困扰的华夏幸福债务化解方案也终于出炉,2192亿元金融债务将通过多种方式清偿,其中卖出资产回笼资金约750亿元。这将为当下爆雷不断的地产主体提供危机善后的参考样本。

政策面上,专项债的发行比预期提前,需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不再为12月预留额度,呈加速态势。国务院国资委、合肥市政府分别开会或表态,国企要严控财务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对逾期不能偿还债务等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重点关注:

1.海航顾刚:2万亿申报债权及4个破产会议流程顺利完成,等待裁决

9月30日,据海航集团官微,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主持召开2021年度第41周安全生产经营例会, 会议重点通报了9月27日至30日连续破产重整二债会召开情况。顾刚指出,海航集团进入破产程序以来,共接收2万亿债权申报,最终确认债权1.1万亿,截至30日4个重整程序二债会顺利召开,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工作距离收尾仅一步之遥,待债权人于10月20日前依法完成表决后等待法院裁决,预计11月将完成相关法定程序。

2.华夏幸福:公司初步拟定债务重组计划,股票将于10月8日起复牌

华夏幸福公告称,公司2192亿元金融债务,将通过以下方式妥善安排清偿:1、卖出资产回笼资金约750亿元;2、出售资产带走金融债务约500亿元;3、优先类金融债务展期或清偿约352亿元;4、现金兑付约570亿元金融债务;5、以持有型物业等约220亿元资产设立的信托受益权份额抵偿;6、剩余约550亿元金融债务由公司承接,展期、降息,通过后续经营发展逐步清偿。公司经过资产及业务重组后,将保留孔雀城住宅业务、部分产业新城业务、物业管理业务及其他业务。

3.花样年集团:中诚信国际将其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中诚信国际公告,将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维持其主体信用等级为AA+。中诚信国际关注到,截至2021年6月末,花样年控股美元债余额占其债务规模的比重超过50%,而近期花样年控股美元债二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美元债发行难度亦有所上升,美元债融资渠道的畅通与否对其整体债务接续具有较大影响。2021年年底以前,花样年集团境内信用债到期规模合计约16.79亿元(含回售),花样年控股美元债到期金额约7.50亿美元。

4.富力地产:获大股东注资逾100亿

富力地产在港交所公告称,主要股东与公司同意成立合营公司,公司与主要股东就合营安排订立协议,以物色及共同投资项目开发及物业相关投资。各合营公司将为公司的附属公司,财务业绩将综合并入公司。公告称,各合营公司将由公司或全资附属公司持有51%权益,以及由主要股东或其全资拥有的公司持有49%权益。公司占合营公司的总承担比例将最多为人民币108亿元,主要股东向合营公司的总承担将最多为人民币104亿元。

5.合众人寿:中债资信将合众人寿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21合众人寿”评级由“A+”下调至“A”

9月30日,中债资信决定,将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将“21合众人寿”信用评级由“A+”下调至“A”。中债资信认为,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投资资产规模1225.29亿元,固定收益类产品以AAA等级信用债和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为主,风险偏好较低;非标投资规模较大,底层资产为房地产行业的非标投资占比较高,需关注在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公司非标投资的信用风险暴露。公司持有的公开市场债券无信用风险事件,部分信托计划和债权投资计划底层资产已违约,公司所投资产面临一定信用风险,截至2021年6月末合计金额约26.94亿元,整体风险资产规模较大。

6.融信中国回购500万美元2022年到期10.5%优先票据

融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公告,截至本公告日期,公司已于公开市场回购合计本金额500万美元于2022年到期的10.5%优先票据,占该票据发行本金总额的1%,并将根据票据的条款及债券契约注销已回购的票据。

7.阳光城:回购并注销600万美元境外美元债

阳光城嘉世国际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公告,担保人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在公开市场上回购600万美元的SUNSHI 7.5 02/17/25(ISIN:XS2248032653),占票据未偿本金总额的2.22%。截至公告之日,回购票据已被注销,本期票据的未偿本金额为2.64亿美元。

8.银亿股份:重整投资人梓禾瑾芯仅累计支付19亿元,已构成严重违约

9月30日,银亿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重整计划执行进展的公告。2020年10月2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银亿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人评审委员会确定由梓禾瑾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公司重整投资人,其投资总报价为人民币32亿元。2021年9月29日,银亿股份收到管理人发来的“关于重整投资款支付进展的通报”的邮件,邮件称:2021年9月29日,管理人收到重整投资人梓禾瑾芯支付的4亿元重整投资款。截至2021年9月29日,重整投资人已累计支付投资款人民币19亿元(含履约保证金人民币1.53亿元)至管理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尚剩余投资款人民币13亿元未支付。截至本公告日,银亿股份重整投资人梓禾瑾芯仅累计支付人民币19亿元(含履约保证金人民币1.53亿元),违约金以及剩余投资款仍未支付,已构成严重违约。

关注:

9.南通三建:联合资信将其主体及“19南通三建MTN001”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A”

9月30日,联合资信决定,将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及“19南通三建MTN001”的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根据中国执行信息网公开查询结果,截至2021年9月28日,公司被纳入被执行人案件合计131件,较2021年9月9日新增43件,新增失信被执行人案件2件。另外,由于工程合同纠纷和股权纠纷对公司持有的深圳市特发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冻结案件无最新进展。公司诉讼案件持续增加,或将对公司的声誉及正常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目前公司存续债券中“16 南三01”(余额9.69 亿元)将于2021年10月31日到期,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账面非受限的货币资金规模为3.36亿元,与应偿付债券余额存在较大缺口。根据公司提供的“16南三01”偿债方案,公司计划通过处置资产、项目回款、自有资金等方式偿还债券,截至目前公司资产处置及项目回款无实质性进展,债券偿还不确定性加大。

10.三亚凤凰机场:债权人会议表决将延期至10月20日16点

9月30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公告,2021年9月28日上午 9:00,海航基础及子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共审议十项议案,包括管理人作一债会后工作报告、联合工作组通报债务人企业自行管理工作情况、债权人会议核查补充债权表及债权人分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等议案。考虑到后续重整工作的相关安排,本次债权人会议表决将延期至 2021年10月20日(周三)16:00,相关的投票表决结果待投票、计票工作完成后将及时予以公布。

11.遵义红花岗城投:因担保融资租赁业务逾期成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方正协商还款计划

9月30日,遵义市红花岗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公告,公司为遵义市红花岗人民医院,遵义市红花岗中医院(遵义市骨科医院)担保的融资租赁业务,公司为付款业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目前遵义市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及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医医院(遵义市骨科医院)正在与聚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协商调整还款计划,故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及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医医院(遵义市骨科医院)未按期执行,亦因此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目前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及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医医院(遵义市骨科医院)正在与聚信国际融资租赁协商调整还款计划。

1.专项债需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不再为12月预留额度

9月30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新增专项债发行呈现加速的态势。专项债需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不再为12月预留额度。新增专项债发行呈现加速的态势。Wind数据显示,9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预计超过5200亿,是年度发行规模最高的月份

2.国资委:国企要严控财务风险特别金融风险,切实做好现金流匹配和融资保障工作

9月30日,据国务院国资委官微,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视频方式召开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专题推进会,通报截至8月底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有关情况,指导国企积极稳妥推进专业化整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防止盲目做大。专业化整合要以做强做优业务板块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决不能贪大求全,避免盲目扩大规模和过度延伸产业链。要维护公平竞争。专业化整合要防止无序过度竞争,不是形成垄断,也不是要改变一些行业适度竞争的格局。必须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要防范各类风险。严格控制财务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切实做好现金流匹配和融资保障工作;注重防范境外风险,对于涉外项目,要高度重视政治、汇率、劳动用工和文化融合等方面风险;关注稳定风险,妥善处理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及退出机制,提升工作的协同性平稳性。

3.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

9月30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的通知》。通知提出,做强做精特色产业集群,特色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培育竞争优势强的领航企业。确保投资具备一定强度,建设期内建设用地亩均累计投资额原则上不低于200万元/亩,有条件地区可进一步提高,避免将一般项目组团甚至单体项目命名为“特色小镇”。债务防控底线。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县级政府法定债务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政府举债建设,不得以地方政府回购承诺或信用担保等方式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综合考虑地方现有财力、资金筹措和还款来源,稳妥把握公共设施开工建设节奏。房住不炒底线。严防房地产化倾向,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其中住宅用地主要用于满足特色小镇内就业人员自住需求和职住平衡要求。除原有传统民居外,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控制在25%以下。结合所在市县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时序。

4.合肥:对逾期不能偿还债务等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9月30日,《合肥市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方案指出。合肥市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市场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房地产领域矛盾纠纷显著减少,涉房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2021年10月底前,合肥市所辖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督促所有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中介、住房租赁、物业服务、有关金融机构,按照国家、省市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逐项逐条对照,开展自查自纠,自行改正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向市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自查自纠书面材料。加强部门协同,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加强信息共享、联动查处、齐抓共管等方式,健全工作会商机制,合理调度执法力量,对整治对象应当采取警示约谈等措施,依法依规查处;加强“两法衔接”工作,针对此次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中发现的涉嫌犯罪问题,及时移交司法部门依法查处。对逾期不能偿还债务、大规模延期交房、负面逾期舆情较多等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

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港交所、国家发改委官网、评级公司公告、上市公司公告、Wind、DM等。

栏目统筹:21高级研究员卢先兵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