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和朋友们聊天,话题离不开香港中联办“落区聆听同心同行”系列活动,他们都有留意到相关报道。从9月30日,中联办主任骆惠宁先后走访慰问香港渔民、创业青年、社区居民、临街商舖和“笼屋”住户,到各位副主任连续数日走访基层,关心各界,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致以节日祝福。媒体报道环环相扣,传递了中央对香港民生的关心关注。现在已有不少舆论评述,笔者就不再赘述,借此文综合表达一下朋友的心声,相信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政以来,笔者养成一个就一些政事询问身边朋友的习惯,了解他们的直观感受。“你点睇中联办落区?”是笔者近日随口问的问题。“中联办来真的!”“唔系做SHOW!”是众人很肯定的心声。公屋居民答: “我觉得骆主任好认真,好有心。”中产友人答: “中联办做到咁明显,我唔信特区政府官员唔明!肯定有压力。”商界朋友答: “从未见过咁认真,要好好研究。”
在众人的心中,中联办代表的是中央政府。“中联办来真的!”在朋友说出这句话时,坚定的语气显现出心中的信任和认同。这名年轻商界老板曾在新冠疫情高峰期,亲自带着团队和义工免费为“三无”大厦的公众地方喷洒抗新冠病毒的涂层,他清楚㓥房和“笼屋”的情况,他说:“我睇到骆主任去探‘笼屋’居民,我好感动,佢系真落区。”
“你几时睇过同一时间有咁多香港官员落区探访居民?”“我印象今次系第一次。无中联办带动,边会有啊?”“好多香港问题要得到解决,还要靠香港政府同官员。如果中央官员好想做,香港官员唔愿做,问题都难解决。”“事情都系靠人做,最紧要系人要有心做!”友人们道出了心中的忧虑,他们真切地盼望特区官员展现施政的魄力。
笔者的父亲是退休保安员,母亲是清洁工,曾面临住房难的困境。笔者自2002年扎根公屋社区,明白基层的状况,探访过住在“笼屋”的老人,看过10人挤在原本3人居住面积的公屋单位,处理过因轮候公屋时间愈来愈久产生的家庭矛盾,因而笔者写得最多的政策建议文章是关于土地和房屋问题。骆惠宁主任那一句“亲眼见到这么挤的居住条件,心情十分沉重。”直透心扉,表达了中央对解决香港人住房难的殷切期望。
(本文作者为城市智库召集人,洪锦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