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
导语:本文是21世纪企业公民研究中心与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联合开展的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估研究系列成果之三,关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SG管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行业在经济维度评价综合得分较高,但整体行业的低碳竞争力还需要提升。完整的研究报告和ESG评级结果将会在第18届中国企业公民论坛上发布。
一、前言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属国民经济分类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金融业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1%。从增速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到16.9%,实现“领跑”。
我们按照证监会分类标准,从深证100、上证50、沪深300、明晟(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A股成分股中筛选出共17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占本研究中上市公司样本总量(322家)约5.27%。本文重点评价分析了17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ESG实践水平。
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ESG评价指标体系共有经济、社会、环境和管治4个评价维度、23类评价指标、58项关键评价指标,ESG评级结果共分为九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本文通过对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家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情况作深入分析,发现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其中经济维度评价综合得分较高,环境维度评价综合得分较低。
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ESG评价研究五大发现 (一)研究发现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ESG整体表现中等,仅1家企业被评为A级
2020年17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中,1家企业评级为A级,占比为5.88%;有11家被评为B~BBB级,占比64.7%;有5家企业评级为C~CCC,占比为7.14%(见图1)。17家信息业企业ESG整体表现较上年度有所提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评级为A的上市公司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其公司环境及治理维度的评级得分均位居17家样本企业首位。
(二)研究发现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在疫情影响大背景下发展情况良好,但同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不均衡
经济维度主要考察企业经营方面的经济绩效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及投资价值。2020年的经济维度评级结果中,17家信息业企业表现较其余维度评级情况良好,整体表现评级为AA。其中,评级最高的AA级有4家,分别为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三七互娱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为A级6家、BBB级3家、BB级43家、C~CCC级无,行业经济维度评级整体表现良好。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特殊外部环境挑战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ROE)行业均值仍旧为8.31%,呈现了行业经营效益的较良好表现。
在经济维度二级指标中,盈利能力平均得分63.79分,成长能力平均得分为49.70,偿债能力平均得分为65.16,投资价值平均得分62.38分,最高得分为76.03分,最低得分为37.17分。这表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整体表现良好。其中,成长能力平均得分为经济维度二级指标中得分最低,为49.70分,成长能力评价维度主要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分红金额同比增长率构成,得分较低原因在于这一维度下17家样本企业差距较大,成长能力最高得分为88.94分,最低得分为4.12分,反应出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发展成长性的不均衡现状,企业需通过优化投资决策、提升企业经营管理,降低企业经营与财务风险,提高长期经济效益,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
(三)研究发现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关注程度仍不够,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低
环境维度主要考察企业环境管理、资源能源利用、废弃物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信息披露情况,并以关乎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评价的环境负面事件作为负向指标。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的环境维度评级结果为CC,是ESG评价四个维度中的最低评级。其中,评级最高的1家为BBB级,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其余分别BBB级1家、BB级1家、B级1家、CCC级1家,CC级7家,C级6家,没有A级及以上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较低。
在环境维度的二级指标下,环境管理平均得分为39.06分,资源能源利用平均得分为10.16分,废弃物排放管理为2.34分,应对气候变化平均得分为10.55分(见图5)。这也呈现出了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相较其余行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的行业特性,环境维度相应情况信息披露不足。此外,在环境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新增环境负面事件指标为负向指标,基于行业特性,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整体无环境负面事件的发生。

社会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员工权益和发展、供应链管理、客户权益保护、社区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并以体现企业社会风险管理能力的社会领域负面舆情、企业员工伤亡作为负向指标,以社会领域的第三方正面评价作为加分项。2020年社会维度的评级结果为BB级,评级表现中等偏上。其中,评级最高的1家为AA级,为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为A级1家、BBB级4家、BB级6家、B级0家、CC级3家,C级2家。
在社会维度的二级指标得分中,社区发展为最高均分49.73分,其次为第三方评价48.44分、客户权益保护41.38分,员工权益与发展40.19,供应链管理平均得分最低,仅为21.09分(见图7)。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积极担当服务国计民生及各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但供应链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五)研究发现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表现较好,但ESG管治能力有待提升
公司治理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管治层面的组织治理、合规风险管理、ESG管理、信息披露,并新增反映企业公司治理层面的负面案例或持续性影响事件的负面舆情、贪污腐败事件作为负向指标,以企业获得的正面第三方评价作为加分项。2020年治理维度评级结果为B级,其中,评级最高的有3家企业为AA级,分别是中国联通、深信服、完美世界。其余分别为BBB级1家、BB级1家、B级3家、CCC级3家,CC级1家,C级5家(见图8)。

在公司治理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新增企业在ESG、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领域获得的荣誉、奖项为加分项,新增ESG管理与信息披露相关的负面舆情、贪污腐败事件为负向指标。
组织治理、合规风险管理、ESG管理、信息披露、第三方评价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6.81分、11.33分、8.59分、33.91分、31.25分(见图9)。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在获得荣誉、奖项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企业较为重视ESG/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但企业ESG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除中国联通、深信服、完美世界三家AA级外,其余14家公司在ESG管理体系搭建、ESG管理体制机制构建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总结
通过本文分析,建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持续关注企业成长能力提升,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凸显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当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治理上市公司在成长能力方面有待提升。当今在宏观层面,宏观经济降档减速,从规模增长转向效益增长,能力提升成为破局的关键所在,成长能力反映着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成长能力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指标,在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下,需要企业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成长能力,提升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凸显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
二是提高企业对环境议题的关注度,强化绿色信息披露,提升行业低碳竞争力。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绿色发展方面,一方面,需要考虑产业本身的节能环保和绿色发展问题,可基于行业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来推动整个产业自身绿色发展有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信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起着强大的支撑辅助作用,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来改造传统的产业,使传统的产业能够在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都对塑造企业绿色品牌形象,提升行业低碳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意义。
三是完善供应链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提升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评级结果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多家企业未将供应链管理上升为战略层面,较为缺少供应商社会与环境风险的审查,对于供应链管理提升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未意识到供应链变革的长期性等。建议企业积极构建供应链管理与监察体制机制、识别与考核评估供应商社会与环境风险,鼓励供应商推动ESG管理,共同建立可持续的行业发展环境,紧抓供应链创新与变革趋势,迈上可持续发展的升级之路。
四是增强ESG与业务融合的战略规划,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优化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目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多数上市企业ESG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企业将ESG信息披露视为满足监管层面的合规披露要求,企业ESG管治能力亟待提升。
建议企业积极将ESG整合到业务战略规划及融入企业日常运营中,持续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落实及推行,完善ESG管治体系的搭建完善,扩展与加强利益相关方沟通,以便更准确、高效地识别和管理企业ESG相关风险,强化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抓住潜在机遇。从企业自身优势出发,制定具有企业特、与企业整体战略发展相契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企业可持续履责实践。
五是提升责任管理主动性,重视行业发展新风险新机遇,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优势。在数智化时代的当下,互联网所产生的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驱动经济社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新形态,深刻变革之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品形态、服务模式、竟争格局势必加速演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再是静态概念,而是一种动态思维,要求企业对发展环境进行提前预判、主动介入、动态掌控,在不断循环升级的过程中破解复杂难题。
建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强化责任管理,提升主动性,使企业追求的目标从形成保持竞争优势到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通过更多社会因素的纳入,将企业的经营决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更大程度上相结合,使企业的战略重点从关注自身利益转变到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否和谐,从而实现战略思想的转变,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