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2035年我国基本建成“交通强国”

2021年10月15日 11:4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郑青亭
到2035年,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10月14日至16日在京召开。大会官方网站14日发布的《中国可持续交通发展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还将努力实现旅客联程运输便捷顺畅,货物多式联运高效经济。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关键装备先进安全,人才队伍精良,市场环境优良。基本实现交通治理现代化。交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以“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为主骨架、内畅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高速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颁证运输机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长度居世界前列。高速铁路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 98%,民用运输机场已覆盖92%的地级市。

同时,我国交通运输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互联互通持续加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推进国际运输便利化,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联通,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更加紧密、往来更加便利、利益更加融合。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