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可以说是2021年A股市场万众瞩目的焦点。2021年三季度,锂电龙头——宁德时代超越茅台成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新能源板块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基金的收益,也牵动着基民的心。

12月27日,刚刚经历一轮下跌的新能源板块再度整体走强。不过,从各个细分行业来看,有些是大跌后的反弹,如今日涨超2%的盐湖提锂概念,在上周五(12月24日)收跌超5%。也有部分赛道展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如绿色电力指数,在上周五创下新高后,今日再度上涨逾1%。
截至12月24日,同花顺氢能源指数、绿色电力指数较月初分别涨逾4%和9%,而锂电池指数及宁德时代概念则分别跌超8%和9%,宁德时代更是已跌超15%。
与锂电池、新能源汽车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不同,绿电板块对投资者而言相对“陌生”,无疑增大了选股难度。同时,也因为赛道概念较新,鲜有基金追踪相关领域,使得想要分一杯羹的投资者无从下手。
绿色电力,通常也被投资者简称为“绿电”,是指排碳水平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电力,主要来源是光伏、风力、水电等。而在“碳中和”背景下,以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目前也有一些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在追踪绿电领域的标的。但这些基金要么基金规模较小,要么并非专注电力行业或主题的基金,所以并不被投资者广泛了解。
随着“双碳”主题和绿色投资越来越被投资者接受,投资新能源的工具也越来越丰富。电力ETF发行之后,市场上已经有了包括新能车、风电、光伏等在内的各种主题投资工具。不过,近期的市场走势也提示投资者,估值和业绩始终在动态发展,在新能源的大主题下,细分板块也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爆发,也会面临深度的调整和波动。
2022年新能源投资路线图公布

12月27日,新能源板块集体上涨,氢能源、盐湖提锂、抽水蓄能等绿色投资相关概念涨幅居前。在创业板整体偏弱的情况下,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一度涨近2%。但结合多日的行情来看,可以看出新能源行业在整体经历大涨后,板块内部也逐渐出现分化。
最新公布的政策也预示着,这种分化在2022年恐怕还会继续。
12月24日,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相较于《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新能源部署在2022年的工作任务中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
在2022年能源工作路线图中,再次强调要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并提出将出台《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各分领域的规划,并表示“必须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此外,在2022年能源工作路线图中,格外强调要力争在绿色低碳前沿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性,并重点推动燃气轮机、核电、可再生能源、油气、储能、氢能等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在强调推动新能源发展建设的同时,也会更多着墨于传统能源如油气、煤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建设。
同时,工作路线图也强调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并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2021年9月7日,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平价风电和光伏为电源侧,联通17个省份共259家市场主体,首批交易量达79.35 亿kWh,较当地电力中长期交易价格溢价0.03-0.05元/kWh。而2021年,也是风电、光电平价上网的第一年,此前,能源局也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大规模风电、光电项目并网消纳的工作。
电力ETF,新工具如何用起来?
新的路线图中,传统能源改造、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等方向,提示投资者电力板块还可以进一步挖掘。而此时新推出的电力ETF,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专门投资绿电领域的基金的空白,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工具。
广发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ETF与2021年11月9日经证监会许可,该基金对应的是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目前,这只ETF已经结束募集,进入验资阶段,随着ETF在二级市场交易,未来也有望出现ETF链接基金,便于投资者从银行渠道参与。
梳理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的成分股可以看出,在二级行业领域,有近七成的公司从事的是发电和电网业务,其余大多为电源设备企业。进一步细分到三级行业来看,根据安信证券的统计,可以看到水电、风电、太阳能及核电等绿色电力的占比已经可以与传统的水电持平。

从权重股来看,权重排名第一、占比超过10%的长江电力,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其水电装机量占全国的12.77%,2019年公司水电发电量占中国水电发电量的16%。位列第二的三峡能源,是一家主营风能、太阳能开发和投资的公司。权重排名靠前也有像华能国际这种传统业务为火电,但是近期也在积极布局清洁能源发电的企业。
这些高权重的股票近期涨势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绿电投资炒作风起。曾经被贴上“周期性板块”、“传统企业”标签的公司,站上了绿电投资的风口。
安信证券统计称,自2014年12月指数创立至今,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指数指数的7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7%,远低于同期的沪深300。不过,形势在今年逆转。电力指数近一年收益率接近50%,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也正因如此,电力公用事业指数就成了绿电投资提供的新工具。不过,绿电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配套储能和电网设施的发展和建设。
而大笔资金快速涌入绿电赛道,也会快速拉高估值,但距离绿电行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还有一段的时间,因此,可能会出现估值和行业发展节奏的错配。这也意味着如今正发生在锂电池等热门板块的调整,也会出现在绿电板块身上。
要想把握这种变化并从中获益,投资者需要对市场保持持续的关注并对基本面做出前瞻性分析。不过,不管未来走势如何,新的基金丰富了投资者的工具箱,适当的时候可以用起来。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