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服务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19年的创屹科技并不算资深。不过,作为一家专攻乒乓球机器人企业,创屹科技从创立之初就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引人瞩目。
也正是这样一家相对年轻却独特的企业,旗下乒乓球机器人今年已经“出道”,并开始在专业级、消费级市场同时铺开布局。对于创屹科技而言,2021年是“拓疆年”。
“我们2021年初的规划,是希望从去年纯B端的机器人公司进行横向优化。从为国家级专业训练场景去定制设备,到以替代专业教练为出发点,提供更多B端及C端场景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时值2021年的尾声,回溯今年成绩单时,创屹科技CEO张海波总结道,“如今回头再看,我们完成了这件事情。”
创屹科技拓疆布局的大背景,是政策、市场的利好叠加公司“内功”修炼的成果。张海波坦言称,包括推动体育消费、“双减”等在内的政策利好,助推创屹科技完成从单体设备到全场景方案的布局,并在今年得到市场验证。与此同时,公司内部的大量积累,也在提速面向未来的发展。
“我们从B端出发,积累内容与经验去完善我们的护城河,再对C端进行内容下放,即我们所理解的‘降维打击’。”张海波介绍称,“未来我们会针对机器人进行功能性拓展与迭代,并在2022年1月中下旬完成整个全品类的上线。总结而言,今年我们在C端的布局相对顺利,明年则会进行C端的放量行为。”
乒乓球“黑科技”
近年来,高速增长的服务机器人,成为机器人的超级赛道。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发布的《2021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0年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在全球销量为13.2万台,同比增长41%,销售收入达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消费服务机器人2020年全球销量达到1900万台,同比增长6%,销售额同比增长16%。相对于传统工业机器人2020年0.5%的销量增长,服务机器人赛道表现可谓亮眼。
在这个超级赛道中,以高速物体动态捕捉和人体识别为研究方向的企业并不鲜见,不过这并不影响创屹科技成为一家特别的企业。
成立于2019年末,定位为体育教育科技产品,创屹科技以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机器人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提供软硬件合一的智能系统,应用于乒乓球运动领域。作为一家服务机器人企业,创屹科技的切入点精准到体育行业内的乒乓球运动,这让它在拥挤的服务机器人赛道独树一帜。
与此同时,创屹科技也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拥有不少顶尖的资源。2020年,创屹科技联合高通及上海体育学院,共同将5G+AI应用于乒乓球技术,今年5月,创屹科技更是获得了高通创投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与高通形成了更为紧密的生态联结。
资源的加持背后,也是创屹科技技术的体现。据了解,张海波团队自2014年便开始持续关注乒乓球机器人算法,目前创屹科技的AI算法能够精确控制落点位置、飞行弧度和过网高度,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技术门槛。
据了解,目前创屹科技开发的是类人型机器人,其运动能力、速度及运动方式均模仿人类手臂,这就要求其加速度与人类肌肉高强爆发力的结构类似,背后无论结构设计、对电机的选取或是对控制算法的优化,都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有革命性的变革。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创屹科技的机器人还搭载超快速超低延时的类人眼双目视觉感知系统,该系统基于RGB摄像机及消费级芯片平台,既能识别超快速移动的物体,并能够快速提供结果反馈,为消费级场景提供专业级的体验。
除了在机器人视觉领域具备技术突破之外,创屹科技还在构建自身的智慧系统,亦即将自身软硬件产品与外部诸如智能球拍等硬件产品进行数据全打通,在同场景内为用户提供服务。“我们正在搭建智能物联网场景,也就是将不同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边缘侧处理,丰富人机交互的场景体验。我们在这一领域拥有大量的技术储备,走在行业内靠前的位置。”张海波介绍称。
第二增长线
不仅是技术能力持续获得突破,在产品布局方面,今年创屹科技也颇有想法。
据张海波介绍,创屹科技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三个方向。首先是乒乓球专业运动市场,通过手臂机器人高度还原人类的动作,可以提供标准化的专项训练。其次,在教育方向,借助乒乓球机器人,学校或培训机构可以打造乒乓球教学的智慧课堂。最后是在乒乓球运动方面,今年创屹科技打造了首届乒乓球+电竞的比赛,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使体育运动变得更加有趣和好玩。
2020年3月,创屹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类人型发球机器人,正式杀入乒乓球专业级市场。而在深耕许久的乒乓球专业级市场内,创屹科技今年的成绩单可谓亮眼。据介绍,创屹科技打造的乒乓球智慧教室已经在上海、安徽地区的一些学校投入使用,并计划在一年内进入上千所学校,此外,创屹科技已于上海、北京等地开设多家俱乐部,计划在短期内形成行业知名乒乓球运动教学品牌。
不过,创屹科技的“野心”不仅止于此。今年10月,创屹科技推出了首个面向C端的OMNI智能发球机器人,售价仅2499元。这也标志着,创屹科技的产品价格门槛,从过去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元,首次下降至千元级别。
至此,创屹科技将产品线从过去面向专业训练、院校教育场景,正式拓展到家庭娱乐场景。产品矩阵囊括面向专业级市场的庞伯特发球机器人、Seeker乒乓球鹰眼产品,面向家庭娱乐场景的OMNI智能乒乓球机器人,以及全套的乒乓球教育系统。
“整体而言,市场的反馈还是挺好的。”提及今年的新品,张海波介绍称,今年双11大促期间,OMNI智能发球机器人销量站到行业头部位置。“明年大约1月中旬,我们会将全品类的整体C端设备进行集中的上市推广,所以我们有信心会在明年达到C端行业内销量领先的状态。”
“春风”将至?
之所以在今年选择切入C端市场,用张海波的话来说,就是“时机到了”。
首先来自于“内因”。“我们从技术出发,首先切入到专业场景中,积累乒乓球行业内的专业数据及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切入C端时,就能够形成一个强壁垒、强门槛的‘降维打击’。”张海波指出,“我们已经在B端专业市场沉淀了一年的技术及数据能力,无论是AI机器人算法或是乒乓球专业轨迹整理等,目前我们已经具备足够多的能力。”
而外部的政策利好,则为乒乓球教育吹来了“春风”。“无论是‘双减’政策的推动,或是由东京奥运会掀起的全民健身潮,外部因素的催化一方面激活了国民的体育意识,也激活了国民对体育专业性的重视程度。”张海波表示。
事实上,对于体育产业而言,今年确实是政策大年。8月4日,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训练人数比例达到38.5%,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而作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是国人普遍喜爱且普及程度很高的运动。据统计,中国乒乓球人口将近1亿,其中有专业选手2000人,业余体校3万人。同时,一周打两次以上、一次一小时以上的“民间乒乓球爱好者”超8300万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中国乒乓球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14-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77%。2019年,乒乓球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3亿元,较上年增长7.03%。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政策的利好,到2025年,乒乓球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27亿元左右。
随之带来的是庞大的乒乓球教育市场,而“双减”政策又为乒乓球教育添了一把“火”。此外,今年以来,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均开始实施中考体育改革方案,乒乓球首次进入体育中考,这也将进一步提速乒乓球教育产业化的脚步。
“现在其实全国很多省市都已经听到一些(乒乓球进中考)的风声,所以家长对校外培训或家庭设备的专业性意识,也与过去相比有极大程度的提升,”张海波指出,“因此我们在年初就判断,今年一个比较好的时间节点。”
面向未来,创屹科技还有更多的想法。除了继续深耕乒乓球之外,创屹科技也不排除将同样的技术与逻辑应用到其它领域,如羽毛球、篮球等。在张海波看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除了可以实现运动员精准训练、裁判公正裁定和科学锻炼等基本工作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将极大降低劳动成本,优化行业现有产品和服务。
“明年我们要验证为行业赋能的能力,是不是能够被行业真正认可并进行批量化推广,是否能够真正去颠覆行业,甚至开辟全新的赛道,”张海波表示,“在之前的几年,我们更多处于研发、生产的状态,明年我们希望看到为行业带来新的能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