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战“疫”两年启示录:确诊病例不到全球0.05%,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2022年01月24日 17:5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在武汉“封城”两周年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与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重磅报告《新冠战“疫”两年启示录:通往科学精准防控之路》,助力科学精准疫情防控。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一则《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在网上疯传,由此拉开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战“疫”序幕。 

随着武汉疫情的暴发,在农历年除夕前一天,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策:武汉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封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

这两年来,不论是新冠病毒本身,还是全球疫情形势都出现了巨大变化。

新冠病毒不仅传播力超强,而且持续不断变异,从最早的Alpha到Delta,再到如今的Omicron,已出现上十个新变种,导致全球超3亿人感染,死亡超500万人。

其中,据中国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231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

对比2020年,2021年全年中国新增确诊病例20247例,死亡增加2例。虽然我国占全球人口近20%,但中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不到0.05%。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全民严防死守、科学精准防控政策。

不过,2021年国内本土聚集性疫情接连不断,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梳理,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仅西藏未有报告确诊病例,全国暴发本土局部疫情超过20起。

虽然这两年来国内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战“疫”经验,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城市仍然被打得措手不及。

当前奥密克戎席卷全球,展望未来,战“疫”之路仍漫漫。

在武汉“封城”两周年之际,作为疫情暴发之初国内最先抵达现场探访报道的主流媒体之一,也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记录者,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采编团队与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从公众媒体视角出发,秉承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与担当总结梳理这两年来国内城市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推出2022年首份重磅报告《新冠战“疫”两年启示录:通往科学精准防控之路》,旨在承前启后,助力科学精准疫情防控

此次报告简化版还将在21新健康公众号、21财经客户端等平台同步发布,如需领取完整版,请关注21新健康公众号限时免费赠送!

出品|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策划|于晓娜 徐旭

撰写|季媛媛 唐唯珂 陈红霞 叶碧华 朱萍 魏笑 武瑛港 徐旭

编辑|徐旭

设计|张佳俊

第一章:千万人口城市的快速普筛能力构建

2021年5月21日,广州荔湾区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系“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病例,由此拉开了广州疫情序幕。此次广州疫情也是国内与德尔塔的首次正面交锋。

不过这次疫情中,广州全市仅开展了三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就基本遏制住了疫情,堪称千万级人口超大城市快速高效核酸普筛的范例。

针对病毒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广州于5月26日当晚18时迅速启动了荔湾区全域以及海珠、越秀等区有关重点区域的全员核酸排查,全市紧急组建1万多人的核酸采样应急队伍,连夜开展第一轮的核酸扩大大排查。

到5月29日零时,第一轮核酸扩大排查现场采样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累计检测225.26万人次,截至30日的14时,在此轮排查中共发现感染者20人,无证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9人,确诊病例1人。

为了迅速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广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5月30日,在荔湾区继续组织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区域覆盖到越秀区、海珠区的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直到6月5日,南沙、增城、花都、从化宣布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后,广州全市11个区才全部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截至6月12日,广州全市先后启动三轮大范围全员核酸筛查。5月21日至6月12日21时,全市累计核酸检测3602.3万例,发现阳性感染者43例,主要集中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

 

按照国家卫健委2021年2月发布的《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规定,

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当在3-5天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检测任务,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而广州则在10天之内完成了近2800万份的核酸采样任务,跑出了“广东速度”。

这背后离不开省内众多医院的支持,而检测能力和检测速度的提升也离不开专业团队的支撑。

广州疫情发生后,广州快速搭建了“猎鹰”方舱实验室,在广州体育馆设立了4个气膜实验室,加上广州番禺“火眼”实验室中的20个气膜仓,整体投入运行后,成为全国核酸检测日通量最高的气膜实验室,核酸检测日通量达到近21万单管,若采取10混1混采技术,每日最高可检测210万人份核酸检测样本。

而“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则有力支撑了政府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高品质的核酸检测的防控需求。钟南山院士也表示:“‘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快速、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确保我们防控工作追上病毒的传播速度,化被动为主动,是广州的一次创举。

截至2021年6月30日凌晨,“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近150万管,超1200万人次的筛查。

此外,实现全市全员的核酸筛查所需的核酸检测试剂量是巨大的,后援保障和检测试剂的生产能否顶住这次考验尤为重要。而广州当时多个检测点的核酸试剂多由本地企业达安基因提供。达安基因充足的核酸检测试剂产能储备以及在此次疫情混检项目中提供的技术支持成功助力广州本地的全员快速核酸检测和筛查工作。

广州之所以能有条不紊的组织各方共同进行战疫工作,构建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一方面,与政府、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及居民的配合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本地管控人员流动、医疗机构日常应急训练等也分不开。

第二章:新冠疫情科学精准防控的上海经验

战“疫”两年来,上海的精准防控不仅得到了广大民众认可,更获得了国家层面的承认。

2021年9月17日-1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会上强调,各地要深刻认识学习上海等地的疫情防控经验,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随后10月31日,在迪士尼疫情处置中,上海疫情防控的精准和人性化模式,不但温暖了上海人民,也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与赞扬。

在2020年11月和2021年年初的两次疫情中,上海均没有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取而代之的是,在发现疫情后,根据排摸传播链上的关键节点,迅速锁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进行精准的防控和隔离。

去年1月上海疫情期间,上海市长龚正在发布会上也总结了上海应对措施的三个特点:第一,主动发现。第二,快速处置。这一波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迅速锁定场所、锁定病例、锁定识别对象。第三,精准有序,科学确定密接者、密接者的密接者以及其他一般接触人员。这三个层次,分别落实了闭环管理措施,没有简单化,而是精细化,同时也没有扩大化。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凡也指出,上海疫情防控追求的精准防控,就是要让市民感觉到常态化的防控氛围,扰民最少,社会成本最低,对社会的影响最小。例如,流调密接时,精准使用大数据,判别感染者轨迹中潜在风险人群,精准做到“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据上海方面指出,疫情发生后的第一个24小时是“黄金24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将同步做好流调、隔离管控、核酸筛查以及新闻发布4项工作,做到“事不过夜”。

快速高效的流调能力为上海精准防控提供了保障,确保相应的防疫标准化工作能随即展开。

第一点是“快”。针对流调多久能完成,核酸检测能力如何,用“2+4+24”来总结上海的应急处置原则。即疫情发生后,流调队员2小时以内到达现场,4小时完成核心的流调信息调查,24小时查清病例所有的工作场所、居住场所、行动轨迹以及家庭成员、相关人员的情况。

这需要有庞大、专业、规范化的流调人才。建设流调队伍是夯实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一环,上海目前常备的流调队员已有3000多人,均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素质。

第二是细致。任务分工要细、调查的内容要比较细、进展的汇总要细、溯源的分析要细和管控措施一定要细。

第三则是协同。在流调过程中,疾控部门与公安、通信、民政、大数据中心以及交通部门等单位合作,通过数据的捕捉与追踪提升流调质量。

面对新冠病毒,光有速度还不够,必须与“准”相结合,这要求疾控人员所有的工作都必须细致深入,确保在“快”的基础上,准确找出密接者,从而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此外,对于密接、次密接以外的风险人员将进行现场评估,努力做到居民楼“一楼一策”,管控区域“一个区域一策”。

总之,作为一个拥有近25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大都市,上海虽然有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雄厚的财力物力,但在防疫面前却没有层层加码,而是在不断做减法,这背后就是以精准防控作为重要支撑。

对此,有人将上海疫情防控经验归纳为四个字:快、稳、准、暖。即:快,及时发现与快速响应;稳:规范操作和有序响应;准:精准流调与科学研判;暖:尽然有序与温暖保障。

 

 

 

第三章:武汉抗疫应急物资保障的由乱到治

日前西安在民生保障上问题频出,其实这只是重演了两年前武汉疫情时的“措手不及”。

当初武汉的问题更复杂棘手。当时国内外各种应急援助物资源源不断运抵武汉,但抗疫一线人员的物资保障仍然不断“告急”,物资分发通道阻滞,急需快速打通“最后一公里”。

当时负责接收和分发捐赠物资的是武汉红十字会,由于人手紧缺叠加捐赠物资数量空前,加上数字化管理技术应用未跟上,导致物资管理一片混乱。

其实回溯武汉疫情,不难发现,武汉应急和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的由乱到治即是发生在专业社会力量介入后。

以九州通为例,作为国内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在疫情发生后,九州通第一时间介入捐赠物资管理,其丰富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手段为物资的高效分发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使得此前被公众诟病的捐赠物资混乱局面得以迅速理清。

外地捐赠物资到达武汉后经过三步入库,整个过程变得井然有序。而在出库环节,九州通则根据武汉市防控指挥部下达的指令将物资进行分拣出库,此后相关物资会经由邮政公司完成装车配送,以此形成物流体系的闭环。此外,对于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胶鞋等6类医用物资因当时一线的需求吃紧,被列入了紧急物资范畴。针对这部分医用物品,九州通彼时能在“2个小时完成入库到出库全流程”的高速运转。

像九州通一样驰援后方物资配送的还有华润湖北医药公司、湖北通用等。2020年2月1日,湖北通用将300套防护面罩运抵火神山。从提货到配送到位仅用4个小时便完成任务。

此外,武汉“封城”后,餐饮业受到重创,店铺纷纷关门停业,这使得几万一线战疫的医护人员一日三餐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彼时很多当地餐饮企业,主动担起了为抗击疫情一线人员提供免费餐饮后勤服务的任务。

正是这一股股来自企业的专业社会力量注入并不断汇集,最终全面打通了应急物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第四章:封控应急保障的广州“3+N”模式

新冠战“疫”两年来,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大到一座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小到一栋楼,分类分级封控管理已成为常态,如何保障封闭封控区居民的应急需求?这仍是当下乃至于今后国内城市在抗疫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事实上,去年上半年的广州,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广州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针对封控区有序运行的方案。

去年5月21日,家住在荔湾区龙津街道的75岁郭阿婆确诊新冠肺炎,经判断,为境外输入德尔塔毒株关联病例。由此,广州打响了国内首次与德尔塔正面交锋之战。

自5月25日广州开始对荔湾芳村多个小区、街道实施封闭封控管理。面对封闭封控区域居民与日剧增的物资、医疗等需求,广州探索建立起“3+N”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

“3”指的是由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基层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此外还吸纳了安保人员、志愿者、快递小哥、消费站工作人员等“N”元素的网络服务团队。在封闭管理区域,按照每200户左右划分疫情防控网格单元,在封闭管理区域,每个网格配备1个网格服务团队;在封闭管理区域,每2-3个网格配备1个网络服务团队。

通过成立“三人小组”,封闭封控区实现服务下沉到户。三人小组开展核酸检测、上门核酸采样、协助物资配送等工作,同时帮助反应民众的需求。以核酸检测为例,如何有序安全地开展封控区内居民的核酸检测,避免人群聚集、交叉感染,就是一个大问题。

当时,在广钢封控区内,各个楼盘每天都要组织业主进行核酸检测,三人小组就要与物业一起,安排好各个小区内的核酸检测工作。以广钢曼宁花园为例,业主在微信群内等待通知,分批下楼核酸,每次4层楼,做完一批再通知下一批居民下楼。

由于封控区内居民原则上不能离开自己的房间,因此三人小组还需要每天协调物业公司或业主代表,组织通过健康认证的志愿者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确保物资及时送到每家每户。随着“3+N”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机制运行起来,封控管控区域内的居民物资供应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为尽早控制住疫情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物资保障方面,市与区也在想方设法保障物资供应,并探索建立起“1+3+3+N”保供模式(即一个国企对接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安排3台以上流动供应车,一个街道安排3个以上临时供应点,N个社会销售平台参与供应)。

除了生活应急物资保障外,封控区居民另一大急切需求是就医用药。为了及时解决居民的就医需求,自去年6月3日荔湾区南片调整为封闭和封控区域后,市区两级联动,科学评估区域内居民就医需求,建立三人小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专科)医院三级应急服务保障体系,两个区域医疗服务独立运作,闭环管理,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街道,大病不出区域”。

此外,针对普通人群、特殊人群含精神健康类、孕产妇等,及其他有就医需求的管控区域居民,首先由“三人小组”进行电话或上门健康服务;对基础病患者,由驻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队进行诊治或上门送药;经医疗队诊断后需要转诊治疗的,将专人专车转送至指定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遇到紧急情况或处于危及重症的孕妇可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即可送至指定医院就诊。为确保孕妈妈正常待产,在封控区启用了“爱心孕妈妈”专车,专车24小时待命,对孕产妇进行点对点接送和闭环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通过“3+N”机制下沉到每一户,广州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书写了科学精准防控的“广州方案”。

第五章:疫情下医疗机构的“外防内控”

自新冠疫情以来,医院作为抗疫前线主战场,是病毒传染风险最高的地方,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一直面临着“外防内控”的巨大压力。

国家层面也多次强调或要求,完善疫情条件下医疗服务管理运行机制,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进行分类救治。

如2020年2月17日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 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要求分类救治,切实保障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应当按照相关制度和诊疗规范给予及时有效救治,不得推诿拖延。

随后27日,国家卫健委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要求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有关要求,满足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要持续开放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保障急危重伤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应该说,疫情以来,各地医院在分类收治病人上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应对方案。

虽然此次西安疫情也为保障封控区、管控区群众的血液透析、孕产妇分娩、肿瘤放化疗、婴幼儿诊疗及其他急危重症等特殊诊疗需求,设置“黄码医院”“黄码病区”。

但这套流程最大的问题是将保贵的抢救时间耗费在了院外转运环节。按流程,有就医需求的风险人员,要主动联系所在社区,经评估确有急危重症情况需紧急送医的或有特殊诊疗需求的,可以通过社区预约“黄码”医院,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通过转运车“点对点”前往“黄码”医院。

这种设置对急诊、急危重症来说是耽误不起。面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论有没有核酸证明,有没有收治新冠病人的能力,在医护人员做好防护的前提下,都要第一时间收治,面对各种情况医院也都应事先做好紧急预案,科学设置必要的急诊抢救、手术和病房缓冲区等。

  

 

当然,医院是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作为战“疫”的前沿阵地,医疗机构“外防内控”压力确实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疫情感染,造成严重的“院感”事故。

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至少发生了20起“院感”事件。其中,郑州市新冠定点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的“院感”事件影响最大,造成医务人员、保洁人员、患者、陪护等50多例感染。

早在2020年5月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就发布了《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随着2021年国内“院感”事件频发,8月国家先后针对定点医院防控院感、院感工作机制以及医疗机构院感工作人员配备管理先后出台了三个政策文件。

而梳理这些“院感”事件背后的问题可以发现,最主要还是人和流程的问题,医护院感防控意识淡薄、培训不到位;在处置感染病例时没有按流程来,没有做好闭环管理……

其实,武汉疫情期间,国内4万多名援鄂医疗队员无一感染,这既为国内后续疫情防控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让大家坚信只要防控措施到位,院感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的。

2021年国内院感事件频发,在监管部门的“零容忍”高压之下,这可能是导致医院“严防死守”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六章:口岸城市“外防输入”的成与败

进入疫情防控新常态阶段后,国内主要压力来自“境外输入”疫情。2021年,国内暴发了大小20多起本土局部疫情,主要传染源头都来自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且大多是通过口岸城市外溢传播引发的。

其中,2021年7月20日暴发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直接波及15省27市,是继武汉疫情之后波及国内范围最广、感染人数较多的疫情。

 

 

南京本轮疫情源头为俄罗斯CA910入境航班,系德尔塔毒株。本次疫情早期报告的机舱保洁员病例的基因序列与俄罗斯入境的航班报告的1例输入病例的序列一致。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保洁员工参加了CA910航班的机舱清扫,工作完成后,因为防护洗脱不规范,可能造成个别保洁员感染,进而在保洁员工之间扩散传播。同时,该公司的保洁员同时保障国际和国内航班的垃圾清运,机场其他工作人员因为接触保洁员或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而当时外地最早与禄口机场相关的病例乘坐厦门到沈阳的航班,经停南京禄口机场并就餐一次,最终包括其父母在内的一家三口也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广东中山病例曾到达了禄口机场T2航站楼;四川绵阳病例则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返回绵阳;江苏宿迁病例也曾抵达禄口机场;安徽芜湖病例也与禄口机场相关。珠海确诊病例也在南京禄口机场乘坐飞机。通过病例轨迹不难发现,疫情通过多条路径波及至除南京外的多个省市。

可见,禄口国际机场因为运营管理不专业,导致防控漏洞频出,如将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造成境外疫情流入,引发新冠疫情传播。此外,在发现阳性样本之后,禄口机场对相关人员的防控管理又不到位,进一步造成疫情蔓延,如保洁人员与保洁人员家属混住,初期造成多位家属感染。

同样作为国内重要航空口岸城市,在“外防输入”上,与南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州。

目前每天全国入境人员,广东占90%,广东省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大部分为广州报告。截至2021年12月15日,广州2021年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的数量达到了1911例,平均每天5.47例。

那么,针对“境外输入”压力长期居高不下,广州是如何进行有效应对的?

广州具体做法就是实现“三个全覆盖”:做到核酸检测全覆盖、做到隔离观察全覆盖、做到境外人员全覆盖。

例如,广州全面开展14天的回溯性排查,实现境外人员全覆盖。也正是在回溯性排查中,实现了接连发现外籍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同时,广州通过公安数据分析、居民主动申报、其他城市信息推送、社区三人小组排查等方式,对通过内地各地各类口岸入境并来穗、入境前14天有外国旅居史的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一个不漏。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广州主要是通过几个途径实现人员全覆盖排查,包括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来穗返穗人员、发热门诊患者和重点场所人员的全面排查。一旦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会采取立即隔离、立即调查、立即管理三项措施,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时对于相关涉疫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广州积极探索防疫新路径,将疫情防控关键节点前移,按照“集中和均衡相结合”原则,计划分三期构建“2+14+4”健康驿站体系(即2个新建项目、14个酒店改扩建项目、4个医疗机构分片支撑),每期计划建设房间数不少于5000个。国际健康驿站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远离人口密集区。

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战“疫”中,广州海关也一直注重应用科技手段提高检疫精准性,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早在2020年4月起,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口岸便上线“广州海关疫情防控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统一数据接口、联动口岸智能监管设备等方式,推动口岸联防联控部门实现以“航班”“病例”为监控重点的全流程追溯,对接广东省入境人员联防联控形成闭环管理。

第七章:内陆城市快速“清零”的成功样本

2021年10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发现1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由此拉开了江西上饶这个内陆城市的战“疫”序幕。 

经过省市合力连续10多天的紧急处置,到11月27日,上饶市社会面连续15天无新增阳性病例,实现了“围剿见底、全面清零”目标。

这次上饶疫情防控创造了“六个未发生”,即未发生一例外溢病例,未发生一例游客感染,未发生一个除上饶市以外的风险点,未发生一例院内感染,未发生一例校园感染,未发生一例重症病例,取得了该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第一次处置突发疫情重大考验的全面胜利。

上饶常住人口超600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连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有“八方通衢”之称。地理位置上的四通八达,无疑增加了上饶疫情防控的难度,更致命的是这次首个报告病例则来自当地旅游胜地——葛仙村度假区仙村客驿餐厅工作人员。

景区游人众多、流动性大,作为服务工作人员,日常接触人多,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事发后,江西多地发布紧急排查公告,而江西省级突发疫情应急指挥体系立即与上饶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合署成立了省疫情防控上饶前方指挥中心,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举措。 

为了快速找到密接人员、切断传播链,在疫情出现后,江西省卫健委紧急从全省各地派出80余名专家支援上饶,迅速成立流调溯源工作组调查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行动轨迹,与病毒赛跑。

据悉,江西利用大数据对重点人员同步开展赋码和筛查,对重点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做到流调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8小时完成人员转运隔离,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据报道,上饶流调队共有200多名队员,分成8个调查组。其中既有省、市、县三级疾控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有公安、工信、测绘等部门的技术人员。通过相互协同作战,精准高效地开展流调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查出密接者和次密接者。

据悉,将公安、疾控部门“双主角”合署办公,混编合成作战,以最短时间摸清病例接触网,精准锁定重点人群。这是江西在流调溯源模式上的一大创新。

此外,疫情出现以后,对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范围的划分同样关键,这也是流调队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控制疫情扩散,上饶第一时间做出对铅山县进行封控的决定,同时,对信州区、广信区两区人员外出进行管控,以小区、楼栋、单元楼为单位,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最短时间内把感染源找准,把传播链切断,把包围圈缩小。

在遏制疫情外溢方面,疫情发生后,上饶在两天之内将排查到的5万多名游客(含省外游客2万多名)信息全部推送,各地均在第一时间进行管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进出通道管理,及时推送离饶人员有关信息,江西省内各地累计排查从上饶返回的重点人员9.5万人,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流调的快、准、细为及时切断传播链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大规模核酸检测赢得了时间。上饶市下辖3个区、8个县、1个县级市。此次疫情中心在铅山县和信州区、广信区、广丰区三个中心城区,总人口超过200万。在此关键时刻,江西省在省内调集了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等2200余人支援上饶,其中在三个中心城区就投入了1100多名医务人员。

此次,上饶分层次启动全员定期核酸筛查和重点人员每日一检,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如到11月16日,铅山县已开展了13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到11月22日,信州区已开展了第十轮大规模核酸筛查。

这样持续多轮快速大规模核酸检测,给采样和检测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此次除了江西调集全省之力支援外,第三方独立检测实验室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江西海普洛斯实验室承担了上饶市70%-80%的核酸检测任务。实验室检测通量也迅速从最初的每日10万人提升到100万人,后提升到了每天150万人份。截至11月21日,江西海普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已完成800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

 

 

第八章:健康码背后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探索

国内抗击新冠两年来,互联网科技为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持久战提供了强大的硬力量支撑。

其中,健康码最具代表性,它不仅是中国首创的抗疫智慧结晶,更是中国互联网科技与硬实力完美结合的标志性产品,它以中国全球一流的通信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又同时融合了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成为此次疫情中应用频次最多、范围最广的科技应用产品。

从2020年2月7日全国第一张健康码诞生至今的700多天内,以健康码为载体的大数据技术在实时跟踪、重点筛查、有效预测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20年,自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后,累计申领人次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

目前尽管健康码日趋成熟,嵌入功能也越来越多,但短时间内大规模应用越来越频繁,使得健康码在系统承载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进一步改善空间。仅在过去三个月里,西安、广东、安徽、天津、江苏等多地健康码就出现了故障。

健康码申请对象通过各省健康码平台或与之关联的第三方渠道,自行填报个人姓名、身份证、电话号码、居住史、接触史、身体状态等信息,相关系统再基于手机定位、个体消费、乘车及飞机记录及填报行程信息或者扫描场景位置登记等。

健康码背后这一系列的快速顺畅运行,需要依赖多方面的技术和系统支撑,如数据要通,卫生健康机构与运营商等数据源要打通,以供统一分析查询;网络要快,由于覆盖区域广泛、人群流动频繁,系统要能够支持大数据量下的高并发点查和低时延响应;算力要高,拥有实时数据处理的能力,实时展现系统运行情况;算法要好,需要具备大数据的复杂分析能力,此外还要确保外部可以稳定接入和访问,以及提供7×24小时服务等。

以跨区域间的人口流动为例,通常大量用户会在人口较密集、感染风险系数较大的机场或车站扫健康码来向防疫人员出示自己的健康信息,但一些健康码平台仍存在面临超负荷访问时出现白屏或持续加载的现象。这极易导致在机场、车站的进出口出现大量人员拥堵、聚集的情况,极大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和人员疏散的难度。

虽然我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技术先进、覆盖地域广、传输容量大,但是在疫情防控中,仍然不可避免存在运营商通信网络服务中断、附近区域无移动信号、健康码无法正常响应等情况,对此,广西在全国首创了健康码“断网可用”做法,可有效应对健康码体系发生故障甚至网络中断等极端情况下保障群众有序出行的应急需要。

除了系统承载能力外,各地健康码的互认互通问题也是当务之急。国家层面也多次发文,要求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目前各地健康码平台多由各省独立建设,健康码的运营多由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但这些企业自身的技术存在差异,给健康码的应用带来不利影响。各自为政也导致跨省流动人员需要多头申请,增加了重复操作的工作量。

总之,健康码其应用具有全员、全时、全域、全识、全息等特点,可以说是对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一次大考,也是为中国进入数字社会后社会治理的一次大规模探索与实战演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