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地缘冲突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新能源板块表现不佳。截至3月25日收盘, wind新能源指数今年累计下跌超20%。新能源板块旗下的“风光水”等细分子行业也同样表现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刚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给了市场另一个投资方向。

一、氢能“页层规划”来了!个股掀起涨停潮
3月23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对我国氢能发展做出顶层设计,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组成部分。
受此消息影响,氢能概念板块当天掀起"涨停潮”,京城股份、恒光股份、雪人股份等十余股涨停。
不过,氢能概念板块的出色表现“昙花一现”,指数在随后两个交易日持续调整,基本抹去消息刺激后的涨幅,给兴奋的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大脑过热"之后,我们需要反过来思考,从价值的角度来寻找投资氢能的正确方式。
二、氢能的重要性
在解读《规划》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氢能以及其目前的情况。
氢能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一方面,氢气热值是常见燃料中最高的,可达142KJ/g(大约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另一方面,氢气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完全无污染。除此之外,氢气的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
不过,尽管拥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成本成为氢能快速发展的“掣肘”。以电解氢为例,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在度电价格为0.6元时,一千克氢气所需的成本为48.5元。
三、《规划》说了啥?
在我们了解氢气的基本情况后,来看看“顶层规划"到底说了什么。《规划》首先提升氢能产业地位和明确未来定位。同时,提出了氢能未来四大应用方向:
方向一:在氢能车领域,主要发展氢能商用车,成为锂电的补充。
方向二:在储能领域,“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探索氢能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潜力”。
方向三:推广氢能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基地,探索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发电调峰技术研发与示范。
方向四:“探索氢能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高品质热源的应用,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万亿元;在2050年,我国氢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占我国终端能源比重将至少达到10%。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以来,各地区已经加速开工氢能项目:3月14日,江苏省2022年新能源重大项一一国富氢能装备产业基地(三期项目开工奠基,项目总投资15亿元;3月15日,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在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开工建设,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40亿元。
作为新能源中有一个万亿级的方向,我们该如何投资呢?
四、投资机会怎么找
氢能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的制氢、中游的储运氢以及下游的用氢三个环节。

考虑到,氢能在我国处于发展的初期,全产业链在当前很难有较为明确的投资机会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规划》中的明确目标来针对性投资。
《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万-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万-200万吨/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制氢和用氢两个环节的投资机会。
1.制氢环节
由于成本低以及技术成熟,煤制氢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制氢手段,占比达到6成左右。但由于高碳排放量,《规划》中明确表示“加强管控,严格限制化石能源制氢",未来的发展将依赖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和成本。
除了煤制氢外,工业副产氢是目前另一个较为重要的制氢方式,而且考虑到已具备规模优势的相关化工产业,机构认为其发展潜力较大,有望成为短中期内制氢路线的突破口。
对于未来发展的最终目标――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的“绿氢",尽管清洁能源价格不断下降,但是成本依旧是"绿氢"发展的主要拖累因素。机构普遍认为,这部分的投资期限较长。
2.用氢环节
氢能产业链下游应用较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领域和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
不过,《规划》明确表示在"十四五"期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5万辆。这意味着交通领域将成为下游用氢环节的重要突破口。而且该领域长期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中国氢能联盟表示2060年中,氢能交通运输领域用氢可达到4051万吨,占比约32%。
3.其他值得注意的方向
除了上述两个环节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外,还有两个方向需要投资者注意:一个是目前已经提前布局氢能的公司,这些公司有望获得先发优势另一个则是氢能发展所需的新材料和设备。中航证券表示,在产业渗透率快速提升和爆发的阶段,设备和材料有望率先受益。
综上所述,根据机构观点以及《规划》目标,我们可以得出中短期内的四大“钱景”,分别是制氢环节中的工业副产氢、用氢环节中的交通领域、氢能发展所需的新材料和设备、已提前布局氢能的公司。
不过,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氢能依旧处于发展初期,因此投资时需要格外小心、谨慎。中航证券表示,虽然具有较大的想象力,但是我国氢能产业未来具体技术路线、生产工艺和应用场景尚未敲定,因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本文文字版权属招商银行所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在任何情况下,本文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