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周报(第36期)|广州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杭州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

2022年04月11日 20:4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子健,索寒蕾
《意见》提出,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力行简政之道,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监管,持续优化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生态。

时政要闻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意见》包含8大方面,30项具体举措。

《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意见》以“立足内需,畅通循环”“立破并举,完善制度”“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系统协同,稳妥推进”为工作原则。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意见》就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

《意见》提出,将探索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南,动态发布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清单,建立典型案例通报约谈和问题整改制度。优先推进区域协作,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在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方面,《意见》明确提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力行简政之道,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监管,持续优化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生态。

在部署“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内容时,《意见》强调,鼓励各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防止招商引资恶性竞争行为,以优质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投资。

地方行动

  • 兰州:降低个人购买住房门槛

4月5日,兰州发布《兰州市落实强省会战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第1号)》,要求通过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房建类项目服务保障,支持企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

措施提出要推行带方案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将城市设计、规划设计方案、配套公共设施等相关内容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受让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直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高层建筑可先行办理基坑开挖手续,实现“拿地即开工”。

措施还提出要降低个人购买住房门槛。个人通过商业银行和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发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按照监管规定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

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个人通过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单身职工为60万元,双职工为70万元。全面推行“公积金+商业银行”组合贷款,拓展“冲还贷”线上渠道,减轻职工购房还款压力。对各类“陇原人才卡(服务卡)”持卡人,制定差别化的住房公积金提取、贷款优惠政策。

  • 四川: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4月7日,四川省省政府办公厅就《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工作要点》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进行解读。

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堵点难点,《工作要点》明确推进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提出今年“一网通办”围绕“全联、深通、好办”目标要求,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系统“一张网”运行;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深度,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程网办”转变;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高频服务事项,优化升级20项样板“一件事”和80项重点“一件事”。

为加强整体谋划,强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要点》以服务事项标准化为基础,明确2022年要构建包含全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事项运行流程图和实施要素一览表在内的“一单一图一表”管理体系;以办事服务规范化为抓手,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规范设置综合咨询、帮办代办、跨省通办等窗口;以服务方式便利化为手段,压减申请所需材料,逐步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免于提交纸质材料,进一步便民利企。

为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工作要点》明确要对标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结合我省实际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升对外开放服务水平,推动更多涉外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一网通办”;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加强法治化保障,及时出台、动态调整与优化营商环境要求不相符合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

为进一步破除区域分割,《工作要点》提出要协同推进川渝两地一体化政务服务,推动更多“川渝通办”事项落地可办;协同打造一流市场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健全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区域分割。

为推动审批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要点》提出,要按照国家要求,进一步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清理对企业跨区域经营、迁移设置的不合理条件,规范监管执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和复杂问题。

  • 湖南:在全省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

近日,湖南印发方案,在全省部署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

行动聚焦企业群众高频办理事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重点难点事项,找准“难”的症结,大力攻坚破难,优化再造流程,提质审批服务,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形成特色品牌。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等“走”的主体,将围绕民生政务服务和民生公共服务事项,以及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重点难点审批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分别以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两种身份,通过模拟走流程、帮代走流程、陪伴走流程、坐窗走流程、“倒推”走流程等方式,走完办事全过程。各级各有关单位还将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确定走流程事项。

方案安排了集中开展“走流程”行动的时间,要求在确保防疫安全的情况下,实现疫情防控与行动“两不误”。要对照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找出办事“堵点”,分析原因,准确记录。问题整改环节对走流程过程中发现的堵点、痛点,列明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对需系统性攻坚解决的,明确整改时限,争取最短时间整改到位。

方案提出,要打造“优”的特色,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更好办,“一网通办”更畅通,便利服务特殊群体“帮代办”“上门办”,精准推进“免证办”“容缺办”,广泛推进“就近办”“自助办”,探索推行便民服务“一卡通”。

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方案明确将行动开展情况纳入2022年“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真抓实干激励、绩效评估范畴,实行追责问责。推进形成长效机制,对好的做法予以固化,每年5月集中开展“湘伴走流程”活动,同时依托“一件事一次办”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湘伴走流程”窗口,对反映办不了、走不通事项,及时陪同办事群众到大厅相关窗口或者登录相关平台办理。以行动的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哈尔滨:今年力争开办企业、知识产权两个指标冲入全国标杆

近日,哈尔滨印发《哈尔滨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目标,到2022年底,按照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等次,哈尔滨总体水平力争进入优秀等次,力争两个以上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进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198项改革事项中80%以上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为2023年进入全国中上游行列、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方案》提出,哈尔滨在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度上,力争年底前达到企业开办全流程压减至1个环节、0.5个工作日。在提升工程建设服务保障能力与水平上,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除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外,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办理建筑许可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办理建筑许可压减至15个工作日以内。在提升获得用电服务质效上,高压单电源、双电源普通用户电力报装在供电企业环节办理时间分别压减至16个、24个工作日以内,低压非居民用户供电实行“三零”服务的,压减至15个工作日以内。

哈尔滨提出,今年力争在“开办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2个以上一级指标冲入全国标杆城市行列。

《方案》还推出一系列具有哈市特色的营商环境建设创新改革举措。包括:推行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着力破解新建商品房“办证难、办证慢”问题,开展“交房即交证”试点工作,推动哈市开发项目联合审批、联合验收改革;推广“个体营业执照指尖办”,依托“哈尔滨市场监管”公众号,实现通过手机端即可办理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开展失信市场主体信用修复行动,率先开展“承诺即修复”,实现信用修复“零跑腿”等。

典型案例

  • 广州: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4月8日,广州发布《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广州提出,要构建“3+5+X”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所谓3,指的是稳步发展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持续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不断夯实广州产业基础。

所谓5,指的是加快发展五大新兴优势产业,要推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有效提升广州产业活力。

所谓X,指的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要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结合广州基础和优势,瞄准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前沿产业集中突破,把广州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未来产业策源地。

  • 杭州:在15个领域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

近日,杭州正式印发《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有关工作的通知》,全面推广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相关应用,让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路。

据介绍,杭州将基本建设投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建筑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文化执法、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税务(含社保缴纳)、消防安全、医疗保障、物业管理、房产开发和中介、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15个领域纳入改革范围,争取最大程度惠及更多企业。

《通知》指出,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可应用于企业上市、融资、招标投标和评优评先。各级政府部门要求相关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的,相关主体可以选择以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替代原有相关证明,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主体在开展市场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相关主体提供无违法违规证明的,鼓励应用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

接下来,信用杭州网站、“浙里办”App等将开通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查询模块,实现企业端线上申请“一键”办理,政府端线上出具“一纸”证明,真正让企业办事“零跑路”。在7月底前,企业信用报告(无违法违规证明)将在15个领域全面上线。

  • 佛山:政府补助“秒到”企业和个人

佛山市财政局依托“佛山扶持通”平台,推进政府补助(扶持)资金直达企业个人改革,打造“秒速直达+限时直达”两大改革措施体系,建立财政奖补资金快速拨付机制,率先实现政府补助“秒到”企业和个人。

一方面,实施补贴资金秒到企业个人的“秒速直达”改革。对于条件明确、标准清晰、以政府掌握的客观数据为资金发放依据的非竞争性补助扶持政策,推行“秒报秒批秒付”。“秒报”,即平台整合多部门业务数据,自动为申报主体匹配要素信息,企业(个人)只需确认信息无误,即可一键“秒报”;“秒批”,即取消层层报批、人工审核的传统做法,依托大数据比对结果进行在线“秒批”;“秒付”,即将平台与微信支付、代理银行等支付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在平台“秒批”后实时传输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收到指令即将资金拨付至企业(个人)银行账户。

另一方面,对于不具备“秒到”条件的政策,实施以承诺兑现时限为主要特征的“限时直达”改革。主要实施政策服务5个标准化:一是服务标准化。依托平台和行政服务中心政策服务窗口,提供标准化、无差别服务,做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二是指南标准化。编制统一要素的办事指南,让政策轻松读懂、企业一目了然。三是流程标准化。减掉不合理、不必要程序,确定出基本业务环节,不允许超范围随意增设环节。四是材料标准化。以清单形式一次性列明政策申报所需的全部材料及要求,做到清单外无材料、清单外无要求,让企业群众一次办成事。五是时限标准化。引入“限时办结”机制,承诺从政策申报到资金兑现的时限,确保政策兑现可预期。

国家营商环境报告指标展示之获得信贷

获得信贷,主要衡量参评城市的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参评城市推动构建信贷信息体系,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化水平等情况。

  • 最佳实践

根据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参评城市积极推动搭建“银税互动”合作平台,支持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充分发挥“银税互动”普惠效能;积极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增加低成本资金来源,引导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探索金融监管手段创新。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优化升级金融监控系统,对地方金融风险实施全方位实时监控。

  • 表现优异及优秀城市

1、优异城市

北京市、天津市、太原市、上海市、南京市

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杭州市、宁波市

温州市、衢州市、厦门市、济南市、青岛市

武汉市、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

东莞市、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银川市

2、优秀城市

唐山市、晋城市、呼和浩特市、沈阳市、长春市

吉林市、常州市、舟山市、芜湖市、福州市

泉州市、南昌市、淄博市、烟台市、济宁市

郑州市、洛阳市、襄阳市、岳阳市、常德市

南宁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安顺市

《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选取北京、苏州、温州、成都、太原、西安、东莞、银川、济南、青岛、南通、岳阳、呼和浩特、常德等14个城市典型做法,供各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学习参考借鉴。

  • 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2018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放宽发行条件,加强后续督导,确保筹集资金用于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2019年∶(1)支持民营银行和其他地方法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加快建设与民营中小微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2)推动第三方机构开展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提高政策落实透明度。(3)积极推动地方各类股权融资规范发展。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科创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构建多元融资、多层细分的股权融资市场。鼓励地方政府大力开展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辅导培训。

2020年∶(1)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依法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其他融资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2)做好辖区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服务对接和需求调查,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小微客户,积极通过调整还款付息安排、适度降低贷款利率、完善展期续贷衔接等措施进行纾困帮扶。

任务要求二: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2018年:(1)规范管理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的规范管理,引导其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和服务费用。(2)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推动"僵尸企业"出清,释放转移沉淀在限控领域和低效项目的存量资金,腾出信贷空间,投向支持类领域和项目。

任务要求三:完善信用平台功能,开发信用服务产品

2018年∶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与应用机制。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征信机构作用,加强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和服务,推动各级政府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强化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公开和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融资产品。要培育和规范征信、信用评级市场,支持征信、评级机构规范发展。

2019年∶(1)从战略高度抓紧抓好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支持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利用公共信息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产品及服务。加大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力度。(2)推动完善融资服务信息平台。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要积极协调配合地方政府,进一步整合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领域的企业信用信息,建设区域性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数据信息的自动采集、查询和实时更新,推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

2020年∶优化动产担保融资服务。鼓励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生产设备、产品、车辆、船舶、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进行担保融资。推动建立以担保人名称为索引的电子数据库,实现对担保品登记状态信息的在线查询、修改或撤销。

任务要求四:提升增信服务能力

2017年∶(1)完善多方合作的增信和风险分担机制。各级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推广政银保、政银担等多方合作模式,推动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补偿、代偿、贴保、贴息等相结合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2)推动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地方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2019年∶(1)保险机构要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提供更灵活的民营企业贷款保证保险服务,为民营企业获得融资提供增信支持。(2)积极推进银税数据直连。各省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推进税务和银行之间"省对省"数据直连工作机制。

任务要求五:加快发展普惠金融

2018年∶(1)完善支持小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大型银行要继续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加快落实"五专"经营机制。未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股份制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探索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或普惠金融中心,增设扎根基层、服务小微的社区支行、小微支行。(2)加大金融科技等产品服务创新。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改造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度。

2019年∶(1)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重点明确对分支机构和基层人员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免责条件,将授信流程涉及的人员全部纳入尽职免责评价范畴。设立内部问责申诉通道,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相关人员责任,激发基层机构和人员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2)着力提升民营企业信贷服务效率。商业银行要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对风险评估与信贷决策的支持,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效率。在探索线上贷款审批操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将一定额度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发起权和审批权下放至分支机构,进一步下沉经营重心。

任务要求六:降低信贷门槛和融资成本

2018年∶(1)推动减少小微企业融资附加费用。各地发展改革、财税部门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派出机构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有关要求,规范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担保(反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等附加手续收费行为,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负担。推动地方政府探索以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式,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附加费用支出。(2)加强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小微企业的金融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强化小微企业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金融工具运用能力。

2019年∶(1)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和风险缓释渠道。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稳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广农业生产设备、运输工具、厂房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养殖场抵押、乡村景区企业经营权和门票收费权质押、存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订单融资。(2)创新"银税互动"信贷产品。各地税务、银保监部门要积极引导银行聚焦民营和小微企业,根据其贷款需求强、金额小、偿还快等特点,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创新设计信贷产品。各地银保监部门要及时组织银行进行"银税互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效应分析,适时推广成熟适用的信贷产品设计理念和运行模式,提升"银税互动"工作质效。各地银行要积极推进通过网上银行等渠道,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网上一站式"办理,进一步提高"银税互动"服务效率。

2020年∶(1)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其增加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合理增加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商业银行应当向社会公开开设企业账户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办理时限。(2)全面服务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在支付结算、融资规划、产销支持等更多领域,发挥机构自身优势,提供特色产品、专业咨询、财务管理、信息科技支持等增值服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精准支持对宏观经济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项目工程。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3)积极帮扶遇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加大对普惠金融领域的内部资源倾斜,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4)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加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资源配置,优化风险评估机制,注重审核第一还款来源,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支持,确保 2020年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明显提高。

注:该部分内容选自《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1》,报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编著,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