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刚刚闭幕的临沂市第十四代党代会,提出践行沂蒙精神、加快“三个转变”、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力争到2026年全市GDP达到8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600亿元。
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临沂的资本活力不断被激发,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愈发突显。
作为根植于临沂的地方法人银行,临商银行萌生壮大于沂蒙热土,始终发扬沂蒙精神不懈怠,以新金融践行初心使命。
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各级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临商银行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队伍建设、风险管控以及发挥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相结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再续辉煌,收入增速创最好水平
临商银行自组建以来,一直以高质量发展行迹于市。截止到2021年末,临商银行总资产为1294.48亿元,营业收入34.32亿元,同比增长了19.89%净利润4.30亿元,同比下降了4.72%。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2021年末,临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0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58亿元,实现营业净收入34.3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28亿元、151亿元和5.7亿元,增长了14.2%、21.3%和19.9%;存贷款增幅分别高出临沂市平均水平3.5个和3.8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增量位居临沂市银行业第二位;全行人均创收157万元,同比增长了14%,收入增速创临商银行历史最好水平。
临商银行在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组织的23家法人银行助力乡村振兴、小微信贷政策效果评估中名列第1位,其开展的希望小屋活动收到共青团临沂市委、临沂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感谢信,并先后被授予“贡献山东杰出银行”“十佳创新服务银行”“临沂市慈善功勋”“临沂市改革攻坚担当作为先进集体”“中国地方金融十佳成长性银行”“普惠金融先锋银行”等诸多荣誉。
2021年,临商银行交出的这一份亮眼的“期末成绩”,是临商银行业用实际行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那么,荣耀的背后,临商银行做出了什么努力呢?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 全行稳健发展
众所周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最根本保障和最坚强支撑,只有牢固树立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理念,注重以发展成果检验党建成效,积极打造产品服务优势,全面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才能令发展动能与成果不断积聚,在新征程上蹄疾步稳、答卷亮眼。
临商银行成绩的取得,当然也离不开一直以来将党建工作视为一切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矢志不渝地加强党建工作,是临商银行保持正确经营方向、效益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持续提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过去的一年,临商银行党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践行群众路线,传承北海银行红色基因,以党建工作为基石,为年度工作开展注入强劲动力。
而在此背景下,临商银行深入落实《中央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健全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度,出台董事、监事、经营层履职评价办法,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确保在党委核心领导下,各项工作有决策有部署、有落实有反馈、有执行有评价,党委“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不断强化。
2021年,临商银行立足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总部建设,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切入点,精简工作流程,提高内部运转效率,有效解决基层负担和客户诉求。同时,针对一线经营机构、各业务条线的流程痛点,对信贷审批、客户准入、运营平台授权、印章管理等17个事项进行了精简,其中取消7项、简化10项。对其余保留审批事项,逐项明确办理流程、资料清单、审批时限,实行清单制管理。
对于临商银行而言,每一项目标的完成,都彰显临商银行各基层员工的责任担当与先锋形象,体现出临商银行党建工作实效。
未来,临商银行仍将坚持党的领导,以“1144”发展战略为指引,发挥临商 银行体制机制优势,坚持特色化经营、错位化竞争、差异化发展,打造区域特色银行,在服务经济社会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中,推进临商银行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注入新活力,客群建设持续壮大
对于临商银行而言,党建统领带来的不仅是架构上的创新,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这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年,临商银行致力于产品创新,亮点纷呈。在个人业务方面,临商银行上线了实物贵金属、保险、基金、“熊猫纪念币”等代销及自营业务;在公司业务当方面,临商银行上线现金管理系统,受到省市两级地方金融监管局的表彰。
临商银行开发多元金融产品,提升用户体验,整个客群建设持续壮大。
根据年报,报告期内,临商银行个人客户新增10.75万户,小微用信户数新增4407户,公司类法人结算账户新增6274户,机构类账户新增820户,公积金归集扩户完成13993户,代发工资户新增500余户。
客群建设的壮大,利好频现,也反映在了市场份额全面提升。2021年,临商银行国际业务出口市场份额13%,较年初提升2个百分点,居临沂市第4位;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累放额72.13亿元,延期还本累办额88.95亿元,两项业务量均占全市法人金融机构的50%以上,居临沂市银行业首位。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临商银行仍有亮眼表现,实属不易,充分显示出了临商银行的强大韧性。
走出差异化之路,守正创新提质增效
临商银行在金融发展大潮中,始终以改革转型为主线,围绕新时代金融发展新趋向,主动识变、应变、求变,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创新发展之路。
2021年,临商银行积极推进创新转型、经营机制转换,深入发掘供应链金融、票据业务等利润中心功能,累计为249户核心企业及其1534户上下游中小企业投放信贷资金85.8亿元。其中,供应链金融为12户涉农核心企业的105户下游中小企业办理供应链金融票据业务,投放信贷资金8亿元;订金贷业务为10户涉农核心企业的52户下游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办理贷款3.8亿元贷款。
此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服务“双碳”战略和科技创新的水平。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切实加快自身低碳转型,加强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必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截止到2021年末,临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8.23亿元,占全行贷款2.1%,较年初增加9.3亿元。临商银行还将目光聚焦绿色金融,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研发适用于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的绿色普惠产品、绿色供应链产品。
临商银行还将目光聚焦绿色金融,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研发适用于三农、城乡居民、中小企业的绿色普惠产品、绿色供应链产品。
除宏观方面政策外,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临商银行先后创新推出“聚化网”金链、网贷通、税易贷、惠农卡等30多项新产品,推出“订金贷”普惠小微供应链专项贷款,用于支付购货订金、支持企业扩大产销规模,帮助上下游小微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缓解了融资难题。
承担责任,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作为地方法人机构,临商银行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坚守"立足地方、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坚持自身发展与社会贡献同步。
2021年,临商银行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使命担当,秉承“区域主流银行、客户首选银行”理念,坚持“双创一守”工作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双碳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深度参与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了新发展。
按照“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及市相关工作部署要求,临商银行积极对接省重点建设项目7个,落实授信金额5.55亿元,占资金需求的55.8%;对接省新旧动能转换第一批、第二批优选项目10个,落实授信金额10.66亿元;对31家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8.52亿元。
一项项金融服务无不体现着临商银行胸怀国家大局、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
此外,临商银行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截止2021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256.4亿元,占比29.9%,较年初增加21.7亿元;聚焦三农重点领域,用好各项帮扶政策,截至2021年末,供应链金融为12户涉农核心企业的105户下游中小企业办理供应链金融票据业务,投放信贷资金8亿元;订金贷业务为10户涉农核心企业的52户下游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办理贷款3.8亿元贷款。
与此同时,临商银行在体制机制的变革下,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立足“上系统、搭平台、建场景”,上线平安普惠贷、智慧农贸、网贷平台、阿里云外部数据平、烟商贷、山能供应链金融平台、垂直电商平台、自建供应链平台、惠民贷、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数据治理等20余个系统项目,科技支撑能力有效增强。
完善机制,推进供应链金融搭建
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如何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更加考验着临商银行的工作能力。
2021年,临商银行上线商业银行股权监管信息系统,不仅成功发行20亿元永续债,还成功申请5亿元政府专项债券,有效拓宽了临商行资本补充渠道,补充资本26.216亿元,共提高资本充足率2.58个百分点,实现资本净额满足可持续经营需要、资产质量跃升新台阶的目标。
2021年,按市场化管理要求,临商银行成立了供应链金融中心,实行专业化营销管理。
临商银行把“扩链增户,提质增效”作为金链工程建设主方向,成功举办首批供应链金融银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国际生态城、奥德集团、远通集团等15户核心企业签署了供应链金融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累计签约买方付息商票保贴授信38.7亿元。
积极对接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了《临商银行供应链金融“链长制”2021年-2023年发展方案》,筛选确定了27个重点产业链条68户链主级企业,推动金链工程扩容。开展行业化营销,筛选全市2020年度纳税A级企业,确定了木材加工、批发零售等19个类别,共计8203户企业,组织各分支行开展营销储备。
在提高资本管理和专业化营销管理的同时,临商银行还加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引入外部大数据嵌入临商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增强了多头借贷、反欺诈、黑名单等风险预警、识别能力;突出防范信用风险,深入摸排各分支机构不良贷款底子,一行一策、一户一策抓好不良贷款打逃清收,全年累计清收化解不良贷款43.2亿元,其中打逃清收7.7亿元,贷款核销19.8亿元,续作、土地化解及银政合作处置15.6亿元,不良清收取得明显成效,移出了山东省政府高风险金融机构名单。
站在新的历史舞台,迎着“十四五”发展的美好曙光,临商银行依托着沂蒙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始终不忘初心、扎根沂蒙,以党建为核心、以创新为思路、以服务地方为己任的临商银行,已经站在新时期的发展起点,接下来也将以更稳健、更均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规避防范金融风险,不断探索转型变革,向着区域性现代化银行的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