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科技部:将重点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

2022年06月06日 20: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缴翼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北京报道

6月6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

十年来,中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十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王志刚表示,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科技要在产业、企业、区域、重大工程等方面着力发挥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供给、科技支撑和新的成长空间。

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技术突破打通了我国新兴产业的一系列堵点,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培育了智能终端、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产品新业态,太阳能光伏、风电、半导体照明等产业规模也居世界前列。

同样,在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持续20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形成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连续15年布局研发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高效发电技术,使得供电煤耗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已经在全国推广,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26%。

在支撑重大工程建设方面,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带动形成。研制成功“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并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进入1500米超深水时代。

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上交税额由2012年的0.8万亿增加到2021年的2.3万亿。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也从2012年的50%提升到目前的100%。

有相关中小企业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冲击较大,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能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税负减少后,企业可以将减免资金直接用于设备更新、科技研发等方面,支撑企业在特殊时期养精蓄锐,实际上也是通过“以降求升”的方式来释放更大发展动能。

此外,区域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研发投入占全国30%以上,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中心辐射带动示范作用明显。169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1/3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力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9.2%。

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

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

王志刚称,目前要重点加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因为基础研究是从未知到已知,减少不确定性、增加确定性的过程,加强基础研究,就是要把其中的规律、方法、技术路径找到。同时还要把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关系人民生活的重大领域作为科研资源配置的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指出,国家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逐年加大力度,科研经费的投入渠道也在不断拓宽,研发强度和投入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甚至赶超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接下来要着重考虑在结构优化和管理方式上做文章,切实使科研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领域,并激发市场主体在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在会上介绍,目前科学基金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尤其在资助管理机制改革方面,实施原创探索计划、实施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推进学科交叉研究资助管理改革、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优化资金和项目管理机制。

“比如,建立随时受理申请、预申请、交互式评审等新的机制,及时支持极具创新性的思想。过去两年共资助了204项这类申请。”李静海表示,“杰青”项目每年资助量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青”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青年项目过去4年间共资助了7.5万项,一大批年轻人在这个项目的支持下进入了基础研究领域,资助项目数逐年增长。而且,在“杰青”项目、青年基金和优青项目中,开展了“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给科研人员足够的自主权。

“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权限和自主性,特别是要按照科研活动的自有规律进行管理,不能为了管理的便利性而让科研迁就管理。”马亮认为,类似于“杰青”项目实行的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应该加快在其他项目推广,转变基于不信任乃至提防的科研管理模式,建立基于信任和承诺的科研管理模式,使科研人员挺起腰杆和轻装前进。

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通过完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改革联合基金,针对不同合作对象,明确出资比例,与企业、地方政府、部门分别保持1:4、1:3与1:2的出资比例,引导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研究支撑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能力。截至目前,已有24个省(区、市)、10家企业、7个行业部门加入新时期联合基金,协议期内吸引外部资金投入123.69亿元,其中今年吸引的外部经费已经相当于中央财政投入的近8%,有效吸引了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

深挖人才“蓄水池”

在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方面,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提高到75.3人年。

“我国人才在结构上、数量上都有了优化和提升,这与我国人口基数、全方位全系统的科研安排格局是相一致的。我们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底气就在于有这么一批人才,需要更加重视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王志刚认为,十年间,科技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目前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协力攻坚突破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还创办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瓶颈制约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科院院长侯建国表示,目前中科院正在“抓两头、带中间”,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持续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实施特聘研究岗位制度,给予科学家相对稳定的支持从而潜心科研;设立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支持计划,鼓励拔尖青年人才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开展“从0到1”的原创研究。同时,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储备,已经选聘12000多名以博士后为主体的特别研究助理,深挖人才的“蓄水池”。过去十年间,院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累计向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15万毕业生。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深改委已在今年4月份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意见》,是中央层面首次针对科技激励工作做出专项部署,对加快完善我国科技激励机制、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马亮指出,完善科技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因为我国的科技激励机制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和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要想全面发挥各类主体的创新能动性,就需要加强和优化科技激励机制,通过科研人员离岗不离职创新创业、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激励更多人和组织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不能让科研活动偏离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让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睡大觉。

“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目的还是要调动积极性,让大家潜心地去钻研,甘坐十年冷板凳,在科研一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把科技问题找得更准,解决发展中的短板弱项。”王志刚强调,我国科技创新在原创能力、高端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既要抓住重要发展机遇,也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挑战。下一步,将加快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造更多发展新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