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解半年经济丨经济发展之“势”

2022年07月21日 09:57   央视新闻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试试

从7月17日开始,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推出系列节目“字解半年经济”。这些天,节目分别用“稳”“新”“通”“保”四个字,深度观察了当下的中国经济,今天要来说的这个关键字是“势”。

《说文解字》中,“势”可以理解为用以表征事态演变特征的“加速度”,以及产生这种“加速度”的影响力。那么,对于我国经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之“势”怎么看?接下来,就先来看看专家学者们的理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 巴奈特:上半年,中国经济克服种种挑战,在面对挑战的过程当中,不断推出灵活政策加以应对。我们看到了这种政策韧性和定力,我认为下半年在消费和投资等领域仍有政策空间。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朴珉永:上半年,中韩两国经贸实现了较快增长。中国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全球经济加速复苏意义重大。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 伍德克:中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产业创新动力足,应用场景丰富,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增加在华研发投入,他们看中的正是中国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

中西部发展的新走势

说到“势”,“势”上面是个“执”字。说到执这个字,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叫“执行”,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等规定的事项。

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相继推出,各地坚决按照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努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速表现亮眼,呈现出我国经济区域增长的新的走势。

记者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采访时,一张图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

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名前15的省(区、市),中西部地区占了13个,其中,宁夏、山西、湖北、贵州、陕西等经济增速在4.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贾若祥:中西部受疫情影响较小,同时中央和国务院围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和重大规划,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潜力加快释放,资源产业、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接续力量。

从另外一张表格,记者找到了中西部经济增长的“成长密码”。

这张表格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18个省(区、市)依托各自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路径:

河南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促进枢纽与产业融合,推动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现代供应链等枢纽经济发展;重庆建设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吸引了大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材料产业项目落地;江西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着力打造了5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湖北武汉的“光谷”,安徽合肥的“声谷”已经形成了领先的发展势头等等。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贾若祥:中西部地区发挥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在生态经济、数字经济、能源资源经济和枢纽经济等方面形成较大优势。

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同时,不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拓展开放通道,中西部全球连接能力不断增强。许多内资和外资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我国中西部。今年前五个月,我国中西部吸引外资增速已赶超东部。

重庆丰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黄裕能:除了投资环境好外,物流成本低是一个重要原因。

重庆市璧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卢义:上下游企业不断聚集、各类设施和生产要素不断完善,政策引领、产业配套、物流保障齐头并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贾若祥: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未来中西部合作将更加紧密。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成为我国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前沿。

外资第一大省的磁吸力

今年上半年,不仅是中西部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还有一股力量——吸引外资的走势也很不错。就像我们今天这个关键字“势”,它下面是个“力”字,“力”如果组词,可以组成力量、活力或者潜力。今年上半年,两位数增长的外资,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那么,面对国际国内多方面挑战,我们国家又是靠什么成为外资的首选地呢?下面就让我们到引资第一大省江苏去看看。

在江苏苏州高新区,最近,又一家日资企业计划投资1亿元,在苏州高新区打造海外首家研发中心。

这天上午,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派出的驻厂专员金舒妤,把刚刚拿到的“研发中心工程”批复文件送到这家企业。

这家外企主要从事线路板印刷防焊油墨生产,去年产值达10亿元,利润约1.5亿。虽然苏州公司产量大、产值高,但是工厂设施设备20年来,几乎没有更新。

面对中国市场5G产品以及半导体产业迅猛发展,刚刚上任一年的三岛总经理有了危机感,为了继续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占有率,他计划在苏州加大投入。但他的这个想法,一开始日本公司总部却感到十分犹豫。

太阳油墨(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康晋魁:海外许多渲染了要分散中国风险,苏州工厂这个摊子本身已经很大了,再追加投资,这个“风险”是不是过于集中了呢?日本总社他们是担心这一块。

公司既然在中国经营利润不错,企业又有增资扩产的考虑,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了解到后,及时跟进,并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

苏州高新区枫桥投资促进中心总经理 吴兢晴:他们还有块空地,大概是有个四千平方米左右,一直没有利用起来。我们一直想让他们得到日本总部的支持,把空地利用起来,加大一些更高的研发投入。

为了给日本公司总部吃“定心丸”,今年3月,苏州市高新区政府专门与公司在日本的总部进行“线上”沟通,详细介绍“利润再投”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中国市场前景以及优质的营商环境。同时,还派出24小时驻厂员,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种困难。

太阳油墨(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三岛大辅:近些年来,中国市场的技术日新月异,不断追赶,接下来中国5G、半导体等市场十分被看好,所以我要说服日本总社加大对中国投资。

企业最终将去年1.5亿利润中的1亿元转为进一步投资。

密切关注企业诉求,强化保障服务,引导企业用好外资优惠政策,进行利润再投,这就是江苏激活存量外商投资的法宝。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 孙津: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三年的行动计划,使外资企业能够更放心地把在中国市场赢得的利润再投向江苏。

势头未改:国际资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不难看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务实、高效,是提升我国市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今年1-5月,我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40.3%,占我国同期实际使用外资的54.3%。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加快在华投资布局,他们用行动投票,长期看好在华发展前景。

6月底,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里达工厂正式在沈阳开业。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是宝马在华最大的单项投资。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CEO 高乐:里达工厂无论是从投入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是我们全球工厂中非常领先的。中国市场规模大、创新力足、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其中包括促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不久前,西门子电气产品中国及东亚总部在苏州正式揭牌,这是西门子在欧洲、美国之外设立的第三个全球电器产品地区总部。

西门子电气产品中国及东亚总部总经理 加布梅尔:这里为我们提供了所需的供应链及人才资源,并且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同时,当地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综合这些,我们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布局。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186家世界500强企业及290家行业领军企业齐聚,99个重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15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1.4%。疫情之下,中国经济依然稳健发展,外资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开启的新空间,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 房东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持续地关注,共识是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十分的庞大,所以说还是必须要继续持有和配置。新能源,增长良好的消费也好或者说是政策面支持的基建和可持续能源这些行业都是海外投资者持续关注的产业。

目前,世界银行和其他一些主要国际机构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明显好于美欧发达经济体。外资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不减,这种信心也来自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展示出的韧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 巴奈特: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对当下的挑战,中国在多边合作、全球贸易、绿色发展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此外,我国不断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持续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编制《中国外商投资指引》,为外商在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等一系列利好正在酝酿推出。

(来源:央视新闻,记者:张勤 岳群 张歆 黄玮 王佳林 汤涛 杨光 唐高林 巫俊达 法绮 谢鹏 江苏台 河南台 辽宁台 重庆台)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