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11月23日,工信部直属机构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022)研究报告》,深圳继2021年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市首位后,今年蝉联第一。
报告发布次日,工信部在江苏无锡召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场会,正式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深圳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分别为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覆盖通信、材料、医疗器械、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
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此番入选的4个产业集群均属于“20+8”领域或其细分赛道。
以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为例,深圳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1万亿元,连续3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而电子信息制造业占深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近六成。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提升到全国1/5、全球1/10。
同时,深圳拥有华为、中兴通讯、TCL等众多电子信息产业领军型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近年来,深圳新材料产业快速增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了以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为代表的产业集聚效应,2021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到324亿元。
尤其在锂电领域,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能源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韦福雷表示,深圳是我国重要的锂电池产业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圳锂电池企业凭借消费电子东风,逐步发展壮大,形成如今完备的产业配套设施。
据韦福雷观察,深圳锂电产业链的上下游均有龙头企业支撑,例如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负极龙头贝特瑞,电解液龙头新宙邦等,“头雁效应”显著。
早在2021年,以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为核心的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成为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唯一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1月,《广东省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提出力争到2023年,广东医疗器械制造业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以上,规模以上医疗器械制造业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700亿元,并形成以广州、深圳为双核心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尤其在深圳层面,2021年全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达805亿元,医疗器械生产类企业超180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近百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迈瑞医疗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近期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32.96亿元,同比增长20.13%;研发投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7.40%。
据悉,深圳此番参与的最后一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激光与增材制造等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4846家、高新技术企业4503家,2021年完成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约占全国同行业的9%。
根据工信部的规划,下一步将加快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完善央地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完善产业、创新、财政、金融、区域和公共服务等集群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集群交流与合作,推动集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具体到深圳,2022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制造业立市”的发展目标,表示要“稳住制造业的基本盘”“让搞实体经济的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希望。”根据《意见》,深圳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