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征信刘芳:征信机构合规利用数据为银行提供反欺诈服务,助力信贷安全

2022年12月01日 18:3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杨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

12月1日,“全民反诈 共筑金融安全防线”高峰论坛暨南财集团“《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普法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于线上召开。论坛由国家反诈中心指导,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和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法律与合规部负责人刘芳参加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并发言。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呈现高发趋势,在案件高发背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是这类电诈案件的关键环节。据统计,超过7成的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泄漏或被窃取有关,且该比例呈现持续提升趋势。

刘芳表示,作为征信从业者,她在日常工作中切实体会到,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会对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刘芳认为,在反诈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如果从个人信息保护的视角切入,一方面各类会产生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的主体要加强“规范个人信息处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建立个人信息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机制”,尤其是“物流信息、交易信息、贷款信息、医疗信息、婚介信息”等一些需要重点保护的信息类型,这与《个保法》中的敏感信息有很多重合的部分。

另一方面,在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几个领域中,相关的从业主体被赋予了法定的监督防范义务,比如实名制、异常账户监测等,在履行这些法定职责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涉及到处理个人信息,甚至是银行账户等等敏感个人信息。出于法定履职、保护消费者的立法初衷,这些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处理将不再适用《个保法》中个人同意为前提的法律基础,而是适用于履行法定义务。当然这不意味着这些从业主体可以不受限制的处理相关信息,仍然要做到充分告知,而且不能另作他用。

具体到征信行业,刘芳指出,反欺诈是征信服务的一大类,尤其在今天传统信贷业务线上化的过程中,放贷机构对于贷款申请人是否存在欺诈嫌疑的识别变得更为重要。

“在我们过去几年为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来自不同场景的非信贷行为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贷款申请行为是否隐藏着欺诈的可能。”刘芳说道。

刘芳表示:“作为征信机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一个数据共享中枢的作用,汇聚、融合各类数据,通过规则、评分等产品形态为银行提供实时征信服务,助力银行防范信贷欺诈风险。同时,作为征信机构,我们在使用各类数据的过程中也会恪守个人信息保护使命。我们会加强信息主体各项权利的保护,包括知情权、异议权等,如果一些信息存在错误或偏差,我们也会提供便利的渠道,让信息主体能够有事后救济的方式,也在防范风险和保护个人信息权利中取得平衡。”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