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其中智慧社区不仅是数字城市的重要承载,也是离群众最近、让群众最能感受到“数字红利”的“神经末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让城市、社区“智慧”起来,也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核心环节与重要抓手,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数字社区”建设的实践,拥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优势的崂山区极有发言权:智能设备“照看”独居老人、一站办理养老保险、高空抛物识别预警……享受这样智慧便捷的生活,如今正逐渐成为崂山人的常态。
而背后的“智慧大脑”如何为基层治理装上数字“引擎”,让这些智慧应用场景变成现实?又是如何以数字化建设全面塑造崂山区营商环境新优势?近日,全国主流媒体观察团走进崂山区沙子口街道汉河社区便民服务站,探寻智慧社区背后的奥秘。
场景全覆盖,开启社区“智”理新模式
事实上,智慧社区建设涉及到基层治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是一项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统筹布局至关重要。
汉河社区所创建的社区平台,具有相当完备的功能,社区也围绕其作用建立起相匹配的线下制度,极大地便利了居民生活。
走进汉河社区便民服务站,数字大屏上多项场景映入眼帘。大屏幕上的一连串数据全面展示着辖区的实时情况,数字网络、宜居指数、安全预警、公示公告、政策查询一应俱全。
当“小切口”托起“大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下的新型智慧社区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谈起“智慧社区”提供的便捷服务,居民们赞不绝口。“社区给每家每户都配备了一个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可以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在线办事,而且一呼叫,物业和网格员马上就到,非常便利。”
据了解,沙子口汉河社区链接整合包括青岛市统一审批系统和“崂省事”微信平台在内的全区23个部门单位30余项共建资源,率先实现了5G+光纤双千兆网络的全面覆盖和创新应用,并通过BIM、VR、AI、大数据等7项核心技术赋能,科学构建起“1+2+3+N”的全新智慧社区建设模式,搭建起十余个板块在内的100余个智慧应用场景,实现社区“智治”全覆盖。
这张“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能够及时做到发现、处置各种安全隐患,对于不断解决新形势下社区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社区已获评省部级奖项“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中国智慧城市大会·2021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应用案例”三等奖,并入选“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百佳案例”。
颇具创新性的社区治理模式,让数字技术贴近居民需求,用科技助力解决民生难题,也增强了基层智慧治理能力,不仅对于崂山区,对于青岛数字城市建设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便民利民暖民心,“数字生活”也有温度
智慧社区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应运而生,在智慧城市的大目标下,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在国家与社会层面共同倡导的大背景下,加之这两年崂山区“四新”产业的迅速发展所提供的良好生长土壤,智慧社区在崂山的发展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尽管汉河社区推进智慧社区的模式时间并不算久,但其内涵却是共通的,其最大特点就是实用、高效与智能。
“崂山区辖域广阔,并不是每一位群众都方便到区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业务,此时,智慧社区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汉河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比如,当居民想要到社区的便民服务站窗口办理相关业务,无需抽号,通过扫描健康码,系统即可获取居民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若办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工作人员可实时与区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开启音视频对话,快速解决问题。”
据了解,这得益于崂山区推行的区-街道-社区政务服务系统贯通的创新举措。今年,崂山区将在区行政服务大厅运行成熟的智慧政务“一窗通”系统下沉到了基层便民服务场所,以往百姓办事最怕到各部门来回跑、一次办不好、问不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加快发展,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便民服务从“窗口办理”逐步转到“掌上办”“自助办”,线上线下统一标准规范,跨层级、跨区域的事项能够“多点可办”。
也是基于这个理念,社区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自主开发“智慧汉河”手机APP,并在小区居民家中安装智能平板电脑终端,通过区级“崂省事”平台与“青e办”“爱山东”实现联通。
这样一来,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保等在内的105项便民服务事项,均能实现“不出小区、一站办理”。可以看到,这种实时、便捷的信息共享技术,构建起了基层治理“智慧大脑”的底座和支撑。
“全能化”延伸,畅通党群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对于现代社区来说,没有党建引领能力兜底,“智慧”将言之无物。今年以来,崂山区新打造和升级党群服务中心23个,覆盖城市社区、农村和楼宇园区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党建在智慧社区的构建中发挥出了独有的核心作用,这也是汉河社区在规范化社区构建中的特色所在。
汉河社区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工作与智慧社区建设深度融合的机制措施。作为省级智慧村居试点,汉河社区按照崂山区作风能力提升年部署安排,锚定“党建引领全覆盖、科技驱动强基础、数据服务为人民、智治相通增实效”的建设目标,对照“党建+科技”建设主线和“七有双开放”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省级标准,运用5G、VR、BIM、AI等多种高新技术,建设完成了2300多平方米的5G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并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科技支撑+服务群众”的党群服务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以服务连心,以情聚人,汉河社区不断扩大红色“朋友圈”,与全区26个单位组成党建联盟共同体,通过事务联商、服务联通、组织联建“三联机制”,实现“1+1>2”的共建效果,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个性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服务。
在汉河社区,如今“合河•党员先锋队”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服务品牌。除此之外,汉河社区在智慧便民服务站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轮值制度,让社区党员公开亮身份、亮牌子,走出办公室、走到服务群众的窗口一线,用更专业、更热情的服务,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让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群众“问卷”越答越得心应手。
某种意义上来说,汉河社区对于智慧社区的构建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生活的缩影,当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俨然已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崂山区无疑走在了时代前列,今后伴随着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日渐向好,也将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智”享美好,并在数字大潮奔涌中凭借着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助力崂山区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中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