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治聪 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统计局于印发了《深圳市2021年度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深圳市2021年度GEP为1363.87亿元,单位面积GEP为0.68亿元/平方公里,2020年度GEP修订为1350.37亿元,深圳2021年度GEP相比2020年增长1.0%。其中,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最高,为676.81亿元,占GEP比重为49.63%;文化旅游服务价值次之,为674.44亿元,占GEP比重为49.45%;物质产品价值为12.61亿元,占GEP比重为0.92%。
据悉,今年以来,深圳认真衔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印发的《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试行)》,将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修订为“生态产品总值(GEP)”,并按照《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深圳市GEP“1+3”核算制度体系相关规定,组织完成深圳市2021年度GEP核算和2020年GEP结果更新修订工作。
用数据给生态家底贴上“价格标签”
据公开资料显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也称生态产品总值,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简称“生态产品”)价值的总和,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价值。
相关业内人士指出,GEP考核体系就是通过直观的数据给生态家底贴上“价格标签”,清晰的体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全区域生态系统的作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基础,通过定量核算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效益,能够有效搭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加快破解生态产品“度量难”问题。
据悉,深圳市已经连续多年开展陆域生态系统调查和GEP核算的参数本地化工作,这些数据科学翔实地支撑了2021年度的GEP核算工作。2021年度的GEP核算使用到了400余点位的土壤实地调查监测、路侧噪声实地监测,以及三维激光生物量调查分析数据,数据调查的密度居于全国前列。
《报告》显示,占比很大的文化旅游服务价值增长3.9%,调节服务价值下降1.8%,占比很小的物质产品价值增长6.0%。文化服务价值增长是由于城市生态文化服务设施和市民生态文化活动的增加,调节服务价值稍有变化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生态系统比例轻微影响,建设用地稍有增加;物质产品价值增长是由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增加。
《报告》指出,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价值为320.57亿元,占全市GEP的比重为23.5%;农田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价值为22.97亿元,占全市GEP的比重为1.7%;湿地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价值为339.84亿元,占全市GEP的比重为24.9%;城市生态系统各类生态产品价值为680.49亿元,占全市GEP的比重为49.9%。
《报告》认为,核算结果中城市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价值占比居于第一,反映出深圳高度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较高的人居生态环境保障水平;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价值占比分列第二、第三,反映出深圳作为华南丘陵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本底特征。
全国首个完整的GEP核算制度体系
早在2014年深圳就以盐田区为试点,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GEP核算,首次提出并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2015年1月《盐田区城市GEP核算体系》研究成果通过专家论证,项目在盐田区自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城市GEP核算体系,定量评估了盐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生态系统价值。
从2017年起,深圳综合采用遥感、地面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组织开展城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全面掌握了全市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功能数据,摸清了全市的生态家底,为全市的GEP核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圳“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进一步要求“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2021年9月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定期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统计核算并公布核算结果”。
2021年3月23日,深圳发布了以GEP核算实施方案为统领,以技术规范、统计报表制度和自动核算平台为支撑的“深圳市GEP‘1+3’核算制度体系”,高质量地完成了先行示范的相关任务。2021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一周年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认为“深圳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
“GEP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应用,在持续推进核算工作的同时,应不断探索应用实践。”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曾在采访中表示,“十四五”期间,深圳将探索GEP“四进”的管理应用体系,不断推进GEP核算成果在工作考核、城市规划、重大项目管理、城市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让GEP从“一把尺”变为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信号灯和指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