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获批 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9家券商候场

2023年01月04日 20: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域,实习生杨晶
仍有多家券商排队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域  实习生杨晶  深圳报道

近日,“券业一哥”中信证券设立资管子公司获批。

据《关于核准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批复》显示,证监会核准中信证券通过设立中信资管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中信资管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不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委托投资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以下合称养老金业务)和境外证券投资管理业务。

在“一参一控一牌”的政策东风之下,2022年券商申请资管子公司迎来高峰期,截至1月4日,证券行业资管子公司数量已增至25家,其中8家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基金牌照。

此外,仍有多家券商排队申请设立资管子公司,包括国海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中信建投、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国信证券、华安证券、长城证券9家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2月,中信证券就公布了设立资管子公司的预案,拟出资不超过30亿元设立中信资管(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其中,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待相关法规出台后方可申请。

如今历时近2年,中信证券申请终于如愿。作为行业龙头,中信证券资管业务居于行业首位。2022年中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为 15956.75亿元,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 6591.14亿元、9365.61亿元,资管新规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包括养老业务、公募大集合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份额约 16.79%,排名行业第一。

此外,中基协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中信证券私募资管月均规模为1.19万亿元,月均规模遥遥领先。

事实上,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与实施,证券公司通道类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大大压缩,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已成为证券公司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关键。

2022年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提出放宽公募持牌数量限制,允许同一集团下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管机构申请公募牌,更加速了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向主动管理转型。

当前,成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成为多数券商的一致选择。券商通过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申请流程更为简单,获批难度也有所降低。

2022年10月12日,国泰君安公告称,国泰君安持有华安基金的股权比例由43%升至绝对控股的51%,由于其资管子公司已于2020年12月取得公募业务牌照,因此国泰君安成为首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人“一控一牌”资格的券商。

毕马威表示,后资管新规时代,资管机构已逐步完成了去通道、净值化管理等要求,也促使券商资管步入向公募基金业务转型的新阶段。证券业内人士表示,券商拥有公募基金牌照后,可以更好地扩大发展其资产管理业务,为财富管理条线提供更多的特色化产品,为券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