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湾区专家肖恩·伦道夫:中美两大湾区合作可聚焦于气候变化等五个领域

2021年12月10日 18:3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帆
未来中美之间、两大湾区之间的合作可以聚焦于几个核心领域,分别是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医疗卫生、金融科技以及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帆 综合报道  作为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的稳定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具有深远影响。而作为中美两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在创新能力上优势各异。

12月10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了一场“中美两湾对话”活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多位专家探讨两大湾区的合作机遇。

其中,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肖恩·伦道夫指出,很多美国企业到中国发展,会选择将区域办公室设立在上海或北京,而如果是选择设立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这里有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

他继而指出,供应链往往是美国的企业考虑是否去投资的重要因素,这其中既有出于政治的考量,同时也因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是其保持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肖恩·伦道夫此前也曾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指出,一些在华美国企业将业务从中国分散出去或扩大在中国以外的制造业务主要还是阶段性、战略性选择,这并不会改变整个供应链生态,中国依然是全球具有极大活力的市场。例如旧金山湾区企业在中国市场获益颇多,中国企业也与美国企业形成了分工协作的关系并从中获益。所以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对中美未来经济发展的益处良多。

他还专门强调了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香港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香港可以打造为海外投资及海外人才的全球性平台,这里有良好的贸易、投资体系,所以对于很多美国的企业家而言,当他们决定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时,香港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或者说“试水”的城市。

一直以来,坊间甚至学界、业界都热衷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对标旧金山湾区,冀望打造“中国硅谷”。肖恩·伦道夫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谈及这个问题,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独特的优势,这里有非常完善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而制造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这是粤港澳大湾区有而旧金山湾区没有的,所以也可以说双方更多是互补的关系,粤港澳湾区可以成为硅谷更强大的合作伙伴。

在此次的“中美两湾对话”活动中,肖恩·伦道夫指出,当前中美关系面临着困难,这也给两大湾区间的科技和经贸往来带来考验。从投资数据来看,中国在旧金山湾区的投资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之后逐渐在降低。

在他看来,未来中美之间、两大湾区之间的合作可以聚焦于几个核心领域,分别是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医疗卫生、金融科技以及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

关于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中美合作,肖恩·伦道夫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有持续的对话和沟通机制,尽管在国家层面的沟通并不太顺畅,但在美国的加州地区,特别是在商业区,可能大家思考问题的角度会有所不同。

“很多加州的企业在中国有商业运作经验,并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可以更多地想一想,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会怎样?我们需要有不同的机构和组织,去扮演这种桥梁作用,让美国企业能够来到中国,来到粤港澳大湾区,更多地了解这个地方的图景,增加信心,从而做出商业决策。” 肖恩·伦道夫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中心主任彭坚也在对话中指出,“我最近也接触了一些硅谷的投资人,他们带来了很好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但对于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落地不是特别了解,包括相关的政策、基金等。这反映了两大湾区之间在合作的微观层面存在的一些痛点,未来政府可以重点关注,以更精准的公共政策、营商环境等去促进更多合作的落地。”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