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赵晓晨 佛山报道
九月下旬,小游戏“羊了个羊”火遍全网,一句“过第二关了吗?”成为当下年轻人最潮的社交语言之一。
国庆期间,这股“旋风”刮到广东佛山。在“三旧”改造代表项目佛山创意产业园里,游客手牵小羊漫步人工“稻田”的画面,成为很多人朋友圈里的风景。
一个“羊了个羊”线下版折射出佛山文化与潮味兼备的另一面。
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佛山根据“微度假”的新趋势,打出“文化牌”,加入“潮元素”,弥补生态资源相对不足的短板,在国庆旅游市场闯出一条“文旅纯享版”的新路子。
根据统计,国庆黄金周里,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其中,佛山市累计接待游客约414万人次,远超省内肇庆、阳江、韶关等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与深圳仅2.32万人次之差。
用好文化+潮玩两张牌
根据统计,接待游客数排前五的景区依次是佛山市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56.65万人次)、佛山创意产业园(19.21万人次)、佛罗伦萨小镇(16.09万人次)、佛山长鹿旅游休博园(11.16万人次)和三水文创古镇(10.72万人次)。
有意思的是,排名榜前五位绝大多数都以文化作为其中重要卖点。
其中,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通过饮咖啡换花灯的活动再现顺德的“饮灯酒”传统民俗,国画醒狮、国潮涂鸦与非遗工坊等互动体验传承广府文化,而在璀璨夺目的3D光影秀里,游客还可看到“状元牌坊”。
千灯湖片区,醒狮IP则更为突出,市民广场的《醒》巨型艺术展亮相全城,广佛地铁线的“南海狮团”同样吸睛。夜晚时分,大型数字文旅剧《千灯谣》将岭南文化里的龙舟、舞狮、武术、粤曲、刺绣、剪纸、木雕等一一演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景区都已被评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另一份榜单里,佛山也凭文化旅游“出圈”。驴妈妈《2022年国庆出游总结报告》显示,佛山南海影视城位列2022国庆出游全国人气热门景区TOP8。作为中央电视台直属影视制造基地,南海影视城在连续7天的假期中举办功夫美食嘉年华,功夫表演、汉服走秀、国风巡游、美食集市、星光露营,还有全民考古寻宝新玩法,成为游客眼中的“宝藏旅游地”。
除了用好大文化IP之外,佛山不断解锁“新潮”玩法,比如音乐、露营等,点亮城市“夜经济”,释放人间“烟火气”。
国庆期间,佛山创意产业园除了举行稻草人音乐会、稻田星空露营、麦田夜市等品牌活动,还结合时下热门话题推出“羊了个羊”现场巡游;禅桂坊数字视听文化产业园举办的“2022首届佛山城市音乐节”中,露天影院、车尾箱市集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往。
类似的,还有紫南欢乐谷的草坪音乐节、岭南天地的音乐会、万科广场的城市艺术展,佛山保利MALL的非遗公益彩绘等等。
此外,今年兴起的露营热潮也持续到了金秋十月,无论是在生态资源丰富的高明、三水,还是在人口集聚的禅城、南海、顺德,处处可见绿地上支起的天幕。湖边、房车、农耕等多种主题营地如春笋般涌现,露营+烧烤、露营+音乐、露营+采摘等多元化的露营方式晋级潮流新宠。
消费券“四两拨千斤”
伴随着旅游项目的增加,游客消费支出也在增加。据统计,今年国庆,佛山游客消费支出达到16.16亿元,人均消费390元。此外,佛山市A级景区营业收入1.097亿元。
消费热情高涨的背后,是消费券“杠杆”作用的释放。
作为激发消费活力的有效手段,消费券对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每投放1元的消费券,直接杠杆率可达2倍至3倍,餐饮业可达6-7倍,旅游等服务则更高。
10月1日至7日,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联合市商务局举办2022“佛山·购享秋天”消费券活动,分5批次发放“百货零售券”“文旅券”“餐饮券”三种类型满减券。截至10月7日,共发放两批合计170719张消费券,发放优惠金额784万元,已核销19272笔,核销优惠券金额约162.1万元,直接带动消费约1219.6万元。
尽管在出游半径上有所缩短,但游客在旅游时仍力求拥有多层次的旅游新体验。因此,佛山从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出发,让“微度假”“周边游”等新玩法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佛山市文广旅体局联合佛山各大景区、文博场馆为市民、游客提供了185项特色文旅优惠产品,国庆7天策划7个原创主题游,涵盖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最美书店、文艺展览、网红集市、露营地、潮流运动、体育公园。丰富的出游选择释放了市民被抑制的消费需求。
佛山各区也在积极助推消费市场回暖。
禅城区策划的“到佛山 逛禅城 品岭南”畅享金秋促消费活动,已发放消费券资金规模达800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超1亿元;
南海区推出的“微度假 到南海 享立减”特色旅游季活动,截至10月7日,约460家文体旅游市场主体参与活动,惠及市民212549人次,已核销1122.9万元,间接拉动文旅消费近2亿元,杠杆率约18倍。统计显示,国庆7天,南海区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6.33%,各项旅游指标增幅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