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备受关注的个人养老金新政细则正式落地,富二已在周末对个人养老新政作了科普,并邀请养老FOF基金经理作了解读~
◆ 关系每个人!带你一文读懂最新落地的个人养老金新政
除了这类官方解读,富二知道客官肯定还有很多疑惑,比如……
◆ 养老不是本来靠政府么?现在要靠我自己养老是什么意思?
◆ 你们养老基金投资的不还是股市债市,那和我自己炒股、或者买传统股基债基有什么区别?
◆ 我还是个“宝宝”,为什么现在就劝我考虑养老?
◆ 养老金不是不能亏损吗,买基金的风险岂不是很大?
◆ 个人养老新政说的每年12000元最高税优,投这个跟长期定投有啥不一样?
这些问题都非常好,很尖锐而且一针见血,富二喜欢!富二尝试将心比心,运用曾经在
养老投教方面的积累,一一解答之——
1
养老不是本来靠政府么?
现在要靠我自己养老是什么意思?
来看看咱们之前领取的养老金是哪里来的:通常是“社保”、年金、商业保险。“社保”政府统筹给的,年金是你工作时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给的,保险是你自己买的。
当然这些钱本来也是属于你的,只是被社保机构、年金管理机构和保险机构拿去管理了,中间你并不知道这些钱是怎么用的,用到哪里去了。而现在有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当于在原来的体系上面增加了一部分,而且因为投向是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这些信息公开透明了,而且可以自主选择。
那接下来的问题又呼之欲出:为啥还要考虑个人养老,我买了养老保险不够吗?
——可能或许大概不是太够。
我国养老社保体系中的一大问题,就是过多依赖基本养老制度。从国家层面看,目前在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养老金占比过高且面临结余耗尽风险,第二支柱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覆盖人群有限、规模提升困难,所以个人养老制度的推进迫在眉睫。
但如果想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的话,比如每月出去旅游、报几个兴趣班陶冶情操,靠每月固定缴纳的养老金和年金可能不太够。这就需要每个人在年轻时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多想一步,早做规划筹备。
2
养老目标基金投资的不还是股市债市,
那和我自己炒股、或者买传统股基债基有什么区别?
区别可大了。
想和做还是完全两码子事。主要还是人性的弱点无法避免,有时候明明想着长期投资,偏偏做成了短期炒作。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手”、甚至因为不专业等原因将自己的养老金进行错误的配置,那就完全不是养老基金那回事了。毕竟术业有专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怎么管好这笔钱的,这是个人养老公募基金应运而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个人养老金是必须要一个封闭期去约束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最显著的作用其实是锁定时间,其次才是靠专业机构的力量获取稳定收益。
另一方面,如果你对自己的投资专业能力没那么自信,那针对个人养老的养老目标基金就很适合你。设想,选择恐惧症们在思考牛熊转换节点、纠结五花八门的配置方法时,刚好有这么个根据年龄为你量身打造、省去你几乎一切力气的投资品种,何乐而不为呢?~
3
我还是个“宝宝”,为什么现在就劝我考虑养老?
养老是一个看似遥远,但其实触手可及的问题。在年轻力壮的当下考虑养老,并不是什么老气横秋的想法,而是一个为自己后半辈子认真考量、对自己和家庭认真负责的行为。学着接受人生在慢慢老去的事实,开始从长期的规划维度上考虑自己的事情,这会让我们的接下来的人生过得更加从容。
还有个事实便是,我们未来面临的养老形势会很严峻,因这往往被忽视的两大风险:
退休后活得够久,但前期准备的钱不够花
退休前赚得够多,但退休后钱还是不够花
我们希望我的退休生活会怎么样?我们现在能为未来提供多少稳定现金流?我们如今和以后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对于年轻力壮的我们来说,是时候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了,老了以后,比起拥有一张“不老容颜”,肯定还是“有钱不愁花”更自在。
4
养老金不是不能亏损吗,
买基金的风险岂不是很大?
原本缴纳养老金就是为防老做准备的,靠着社保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心理更安稳。如今养老不再是“储蓄”,而是也要适度追求“增值”。
在海外成熟市场,养老金历来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公募基金是其最主要的形态。与第一、第二支柱在投资策略上有所不同,养老第三支柱(也就是个人养老金制度)除了强调“安全”以外,带有投资增值的性质,产品的形态、对股票资产配置的权重、以及投资策略更加丰富一些。个人养老金投资政策美国从70年代做到现在,但其中股票基金的投资比例从当初不到1%一直增长到如今超过一半的比例,就是因为长期投资权益类产品才能真正分享到稳定的高收益。前面也说到了,单靠第一二支柱的养老金,并不能保证未来的美好生活。
“攻”的做法,就是选择适当权益仓位的基金来投资,风险选择应该与生命周期有所匹配,还得看你的具体年龄:如果你是个活力四射的80、90后,相反你还应该多投些高权益仓位的基金;如果是70后青壮年,也许你更明确了退休后的目标,好好准备配置自己的养老金资产;如果你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那这个时候,本金的安全一定是最重要的。
5
个人养老新政说的每年12000元最高税优,
投这个跟长期定投有啥不一样?
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缴纳每年12000元最高税优额度的养老金,确实可以将其理解为一次大型的长期定投计划。
和定投相同的点在于个人自愿、定期限额缴费,不同的点在于时间跨度更长、领取时间严格,需要达到年龄之后才能领取,而且费率和税率问题也有所区别。
在税优问题上,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按照12000元每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缴费和投资环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仅在领取时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一般来说,混合型基金产品在长期持有后赎回的综合费率也会达到2%-3%之间,相当于收个手续费。
而关于领取时的个税税率上,在之前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中规定,收入的25%部分是免税的,其余75%按照10%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实际算起来费率是7.5%,而新政策将领取时的个税税率由7.5%降到了3%,相当比普通的商业养老保险打了巨折了。
总结下来,每年用个人养老金账户缴款,相当于一个打了巨折的长期定投,不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