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王雪 武汉报道
在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3月3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建议国家发改委将优质的消费类基础设施纳入公募REITs资产池范畴,既能改善不动产存量空间,帮助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还能为投资者提供具备稳定收益的投资产品。
此外,王填表示,随着人、货、场等零售要素的不断演进,我国零售业正从传统零售发展至全渠道零售时代。其中,线下零售面对电商下沉的冲击,必然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数字化运营水平,实现管理升级和模式创新,从而达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的。
(全国政协委员、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受访者供图)
将消费类基础设施入池公募REITs
《21世纪经济报道》: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您将带来什么提案?
王填:建议国家发改委将优质的消费类基础设施纳入公募REITs资产池范畴。消费类基础设施作为承接居民消费行为、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载体,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不可或缺。
但融资手段单一是我国消费类基础设施在融资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由于没有形成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体系,导致了经营企业仍然以银行信贷获取资金为主要方式,使得持有消费类基础设施的企业资产负债率逐步推高。
与此同时,随着“三条红线”等政策对地产行业的调控,银行将消费类基础设施项目同样列入房地产控制类贷款,造成贷款审批难度加大,仅有的融资渠道被缩紧,大量持有消费类基础设施的企业陷入流动性危机,债务风险持续上升。
因此,我建议国家发改委将优质的消费类基础设施纳入公募REITs资产池范畴。一方面将极大改善全国商业不动产的存量空间,帮助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将丰富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具备稳定收益的投资产品,改善和优化居民的投资结构。
我们可以借鉴参考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如美国、新加坡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将投资收益率在5%以上的优质消费类基础设施挂牌上市,形成流动性资本市场。
深化零售业数智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您所处的零售业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该如何突破?
王填:当前零售行业受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从企业至消费者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传统零售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应对冲击;第二,消费者无接触购物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第三,电商市场下沉至社区,即时零售兴起。
零售业若应对上述变化,需要更好地发挥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以数字化和智能化重构人、货、场,激发新消费,带来新体验。
首先,线上线下要融合打通,实现信息无缝对接。零售企业要不断创新智能交易终端,既能合理采集数据,用以支撑选品和商品摆放等决策,又能精准识别消费者喜好,增加顾客粘性。其次,行业或企业还需积极探索零售新模式。例如,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的零售效率已领跑现有零售行业,受其冲击,一季度超市大卖场客流出现明显下降,有些甚至达20%至30%。因此我们要学习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便捷实惠的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探索多年,如何进一步提升零售数字化的深度与广度?
王填:第一,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店仓一体化的模式。在线上线下一体化过程中,会员体系将逐渐打通。在此基础上,零售企业尝试找出区域消费者的喜好,提供最佳的本地化服务,同时依据相关数据,调整实体店的主力商品与目标会员。
第二,零售企业要进行全渠道精准营销和全域会员的生命周期管理。例如,针对来自各种不同渠道的付费会员,企业通过大数据等平台描绘出用户的消费画像,不断给予各种活动通知与优惠。
第三,打造直播+社群、超级体验店等新零售模式。例如超级体验店可以为用户提供购买前的沉浸式体验,以增加用户对于零售品牌的忠诚度。
第四,进行门店自动化、智能化运营。当前,线下门店运维成本持续增加,零售企业亟需通过业务的自动化,减少门店人力及运营成本,可以尝试使用自助结帐、自动盘点、远程巡店、清洁打扫机器人、AI人工客服等手段。
《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您觉得零售业应该如何抓住机会?
王填:虽然新冠疫情对消费形成冲击,使得居民消费结构短期出现波动。但总体上看,居民消费向发展型、品质型优化升级的趋势并未改变。以网络购物、“互联网+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消费持续增长,成为带动内需扩大的新动能。
因此,零售业要壮大消费新业态满足多元化需求。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疫情过后,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消费行为更趋理性,从享受“剁手”的快感转变为体会“薅羊毛”的快乐。因此,为了让消费者更愿意敢花钱,消费行业需要把目光聚焦在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上,且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此外,购买场景不断变化,零售业需要深思如何更好地建设购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