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新能源汽车消费存短板,相关投诉增速较快 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2022年消费者投诉举报呈现十大特点》。其中包括的一个特点是,商品类投诉占比增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存短板。消费者诉求聚焦在:售后服务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诺;行驶中突然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刹车转向失灵、电池模块损坏;发布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签订不公平格式条款,减轻车企责任。详情>>
·广东旅游商务市场再迎利好: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 广州本地旅行社相关人士表示,按照最新的外国人入境政策,从3月15日起,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这对广东旅游市场将是一大利好,将助力广东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同时,广州即将于4月中旬迎来线下广交会,广州酒店市场预计接下来将迎来一波境外商务客人。详情>>
·汽车界集体降价,超30个品牌花式促销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已有包括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等在内的超过30个汽车品牌加入降价促销行列。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023年是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化及自主品牌崛起的关键一年,头部车企进入抢份额重要时期,本次车企降价竞争下,优质自主的强势产品力在降价后会更加凸显。详情>>
·顶流都买了啥?百亿基金经理调仓曝光 上市公司年报已经进入了密集披露期,知名基金经理的“隐形”重仓股也随之显现:“700亿级”基金经理刘彦春减持天味食品,“600亿级”基金经理谢治宇减持普洛药业、梅花生物,“300亿级”老将朱少醒加仓阳光诺和、新进兰石重装。详情>>
半导体板块逆势狂飙,中芯国际创今年新高,拐点到了吗?
3月14日,半导体板块逆势大涨,中芯国际、沪硅产业、神工股份、中晶科技等公司股价纷纷走高。其中中芯国际大涨超过10%,创下今年新高。虽然2022年第二季度半导体市场收入首次出现下滑,自2021年至今一直非常景气的半导体设备行业也出现了分化。但站在当前的时点,多家券商都对半导体周期做出了积极判断。中信证券认为,半导体产业周期正处于探底阶段,设计公司及下游客户积极推动去库存。展望2023年,随着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看好产业周期于2023年二季度前后触底重回上行阶段。国信证券表示,本轮半导体周期有望在2023年Q2至Q3触底,其中设计企业将率先复苏,看好平台型企业持续拓展能力圈。事实上,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已取得了很大成绩,那么其是否有机会进一步改变行业格局?详情>>
“口红效应”失灵了?
近日,一张“3.8妇女节“各大美妆个护品牌的销量图在互联网上传播,国内外大牌化妆品的销量几乎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大量网友惊讶不已。3.8 大促实际上是化妆品行业在双11 和 618 之后最为重要的大促活动。2021-22 年淘系美护行业年内销售额占比前三高的月份依次为 11 月、 6 月、3 月,分别占全年 22.8%、13.3%、7.9%,对应的就是双11、618和3.8大促。今年“3.8妇女节”时的美妆个护品牌销量对比去年同时段,出现了巨大降幅。这背后代表的到底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深层次变化,还是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亦或是女性消费思维的扭转?详情>>
泉果王国斌再出手!买入多家公司
王国斌今年买入了哪些新股?谁的收益率最高?以泉果基金桃源一期1号为例,其年内共参与了一彬科技、四川黄金、播恩集团、涛涛车业、湖南裕能、宝地矿业、亚光股份、裕太微等近10只个股打新申购,主要分布在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链,另外还包括铁矿石、黄金等资源股以及芯片等科技股。3月初,久未露面的王国斌公开发声谈及其对市场投资机会的看法。在投资方向上,王国斌表示要聚焦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进步,这其中有三大关键词:行业龙头、国企混改、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展来看,主要指以下方向:具有持续增长及创新能力的头部企业,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机会的国有企业,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优质标的。详情>>
燃油车疯狂降价,二手车商哭晕在厕所
继东风系汽车发起大额补贴优惠,引发“抢购式”订车之后,全国车市价格战不断升级。各车企、经销商,以及各地政府轮番上阵,花式优惠、补贴,促进汽车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前,已有超4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调价的车型超过86款。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车市如此大规模的调价是好消息,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心仪之车,但对部分经销商、二手车商而言,或意味着经营压力的进一步加剧。详情>>
硅谷银行冲击波:影响有多大?
从股价暴跌,到自救失败,再到破产,硅谷银行正在经历惊魂时刻,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多米诺”效应。这不仅仅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破产事件,也是自华盛顿互惠银行后,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银行破产案。硅谷银行破产对美国金融业、初创企业、A股市场有什么影响?又为中国银行业留下了什么教训?南财号《大咖圆桌会》为您解读。点击查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