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入局本地生活 红海市场又添一军

2023年03月14日 20:1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董静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 上海报道

本地生活迎来新的参赛者。

有消息称,拼多多正在通过旗下社群团购平台快团团低调推进本地生活业务,目前已开启招商。

不只拼多多,近期,抖音、快手、高德等都有在本地生活服务上的相关布局,老大哥美团的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预计增长到35.3万亿元。

“本地生活这个市场非常大,发展空间广阔,这也是拼多多、美团、抖音等切入这个市场的根本的因素。”艾媒咨询CEO张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拼多多入场

消息称,快团团本地生活目前主要面向的品类包含餐饮、娱乐、丽人和住宿,服务商分为ISV、商家服务商和团长服务商三部分,目前平台更倾向于选择同时具备核销系统软件开发和部署能力的服务商。招商宣传资料显示,有80%的入驻服务商GMV增长两倍以上,50%的线下商家到店率增长35%以上。

快团团本地生活业务正式上线后,将在快团团微信小程序个人中心和团长主页页面上线常驻入口。

据悉,快团团是拼多多推出的微信私域特价跟团平台,商家发布商品之后可以与平台上分销团长、团长对接沟通佣金比例,由团长在微信社群通过快团团小程序完成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快团团仅向商家收取0.6%的技术服务费,商品的具体定价、团长佣金等都可由商家自行决定。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快团团作为一个社群团购平台,借助本地生活业务包含的社交特性,实现不同于美团、饿了么的差异化布局,能更快实现裂变。

但他也同时表示,但美团、饿了么在该行业深耕十余年,已形成较为成熟完善的体系,用户的品牌心智早已构建,用户和商家的同步增长形成了双边网络效应,该壁垒不容易被打破。

这不是拼多多第一次试水本地生活业务,增长见顶的拼多多也急于寻求新的增长点。

2020年,多多买菜“杀”入社区团购,在广阔的下沉市场中求生,经过一番洗牌后,与淘菜菜、美团优选等品牌一起留到了最后,从低价竞争中走出,持续推进降本增效,逐渐回到健康有序的状态。

2022年,拼多多以生鲜食品为切入点,向部分商家开放同城配送功能,补齐最后一块物流拼图。但商家需拥有拼多多店铺和同城配送能力,这意味着拼多多只负责流量提供,仍需要由商家负责配送及成本。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以来,以农产品零售平台起家,从拼团为切入点一步步做强,并积极扩大布局,已形成“1+N”的业务体系,具体包括:拼购类电商(拼多多)、社区团购(多多买菜)、跨境电商(Temu)、金融科技(多多钱包)、社群团购(快团团)等。

本地生活激战

本地生活服务是一块大蛋糕,拥有广泛流量又陷入增长困境的互联网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

“本地生活是仅次于产业电商、零售电商的另一块'万亿级'电商市场,其业态更加丰富,想象空间巨大,市场远未饱和,加上本地生活服务高频、稳定的消费场景,引得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陈礼腾向记者表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至35.3万亿元。本地生活服务线上渗透率也将由2020年的24.3%增至2025年的30.8%。

美团作为本地生活市场中的常胜将军,在近两年愈发要面对“守江山”的难题。

内容电商的兴起带来了对本地生活业务固有模式的冲击,这从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中可见一斑。浙江证券认为,抖音的核心优势在于用户流量充沛、种草导流潜质。

从团购到外卖,抖音一直在该领域探索,先后与饿了么、顺丰同城等达成合作,借流量和内容优势创造出一个增量市场。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覆盖城市超过370个,合作门店超100万家。

更有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完成约770亿元GMV,据报道其2023年的GMV目标则为1500亿元,与上年相比几乎翻了一倍。

在这方面,快手也不甘示弱。近日,快手本地生活正在测试官方小程序,目前已小范围定向邀请餐饮、茶饮等连锁品牌入驻。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快手用户,可通过快手本地生活官方小程序完成团购商品交易,然后到店消费。

阿里方面,则将于近期把饿了么到店业务(口碑)并入高德,意图通过高德自带的强大流量重振到店业务。

阿里CEO张勇曾在财报会上表示,希望用户能在高德地图完成基于目的地周边各种服务的交易,形成以饿了么为中心的“到家”和以高德为中心的“到目的地”相协同。

而在此之外,私域、社群的流量重要性也逐渐凸显。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称,本地生活与私域流量非常契合,私域运营所追求的高复购率在本地生活覆盖的业务中更易实现。此次拼多多借快团团切入本地生活,或能带来现有模式的创新表现。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如今多巨头并行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还是要把整个商品体系搭建好,“消费者选择本地生活、选择某个店铺,最主要的因素是能够给他带来合理的、优质的消费体验。”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