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10个成年人1个患慢性肾脏病?老年慢性肾脏病早防早干预提上日程

2023年03月15日 19:1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见习记者林昀肖
据介绍,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世界范围内平均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但肾脏疾病往往因缺乏正确认识而被忽视。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林昀肖 北京报道 “对老年慢性肾脏病可以进行早期防治和干预,能够延缓其进展,甚至做到不进展。我们希望社会各级医疗单位对老年人每年进行疾病筛查,将肾功能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考虑尿液检查的变化,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影响肾功能。” 在近日举行的2023世界肾脏日主题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香美表示。

据介绍,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世界范围内平均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但肾脏疾病往往因缺乏正确认识而被忽视,且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隐匿难以被发现,大约三分之二的患者不知道自身肾脏健康存在问题,等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对于所有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都不希望其最终走向尿毒症。”陈香美指出。

在我国,导致尿毒症的病因中,糖尿病肾病占据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大内科主任倪兆慧指出,在糖尿病出现的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肾功能,定期检查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同时,也需检测血糖和蛋白尿。对糖尿病肾病需要早发现、早认识、早防治。

除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定期肾脏筛查外,贫血患者也应进行肾脏方面检查。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何娅妮介绍,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并发出指令,将骨髓中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主细胞,而在肾脏功能损害到不能代偿时,肾脏无法造出能够满足身体需要的红细胞,从而发生贫血。“患者发现有贫血后,还需再进行肾功能检查。同时,肾脏病患者还应监控血红蛋白的变化,一定要纠正贫血达标。”

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早期防治和干预

老年人是肾脏损害的高风险人群,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7%,陈香美认为,我国老龄化人口比例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在老年人口的医疗、预防、养老、医养结合等问题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陈香美也指出,从中国人口预期寿命来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占比10.8%,占比较高。

关于老年人的肾功能下降问题,陈香美介绍,通常人在40岁左右肾功能开始出现下降,每个人的具体下降速率不同,但总体而言,肾小球滤过率(GFR)会以每年1%左右的速率下降,该功能下降会导致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器官。

“如何使老年人的肾脏维持正常功能,对肾科医务人员而言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但同时,更需要每一位老年人重视器官的保护,掌握肾脏相关的医学知识,才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老年慢性肾脏病进行早期防治和干预,能够延缓其进展,甚至做到不进展。” 陈香美表示。

对于出现肾脏损害的患者而言,陈香美指出,最终都不希望其走向尿毒症。据介绍,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关于尿毒症的防控,陈香美介绍,其团队连续十余年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将全国透析患者数据进行整合,其中得出,在2022年末,导致尿毒症的最主要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第二位为糖尿病肾病。“该数据的精准得出,为今后在糖尿病发展为肾脏病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了良好科学根据。根据上述数据,我们提出了质量控制指标,以此提高三级医院在糖尿病肾病诊治方面的质控水平和保障。”

“尿毒症大病医保已得到国家保障,肾脏科全体医务人员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形成《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上述操作规程出版后,不仅对尿毒症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指导,还教导更多民众平时关注肾脏健康,远离尿毒症。” 陈香美指出。

糖尿病患者需注重肾功能监测和保护

据倪兆慧介绍,目前,在一些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糖尿病导致的尿毒症已在尿毒症病因中占据首位,而在我国也已占据第二位,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格外注意肾功能的监测和保护?倪兆慧指出,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截至2021年末,我国约有1.4亿糖尿病患者,相当于约每10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最大危害是导致全身各个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是糖尿病最易损伤的器官,由此导致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并逐渐发展成为尿毒症。

其次,倪兆慧也介绍,糖尿病不仅影响肾脏,还会影响心、脑以及大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发生时间延长后,血管会变狭窄,从而导致肾脏缺血,尤其在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或应急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因缺血性肾病而导致肾功能不佳。此外,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如疫情蔓延、地震、大手术,以及出现心衰、心梗、脑梗等症状,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受损。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肾功能,以降低尿毒症的发生,倪兆慧认为,对糖尿病肾病需要早发现、早认识、早防治。“所以,目前要求两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就应进行进一步检查,其中,不应只看血糖,也要测量微量蛋白尿、蛋白情况、肾功能和血压等,这些检测十分重要。如果已患有糖尿病五年以上,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2-3次上述检查。”

“在选择尿蛋白检测时,患者不仅要检测尿常规,最重要的是检测微量蛋白尿,以及后续24小时尿蛋白、尿白蛋白和肌酐排泄,要结合血糖、血压、肾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倪兆慧强调。

在检测蛋白尿的整个过程中,倪兆慧也指出,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也应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如过度饮食、剧烈运动、发烧、使用药物,以及女性患者的尿路感染或男性患者前列腺炎等。如果排除上述原因后,也并非一次检测就能诊断患者为糖尿病肾病,一旦检测出现异常,患者需再做检测,一般3-6月内至少检测三次,三次检测中如有两次呈阳性即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在确诊后,患者应及时到肾科进行早期针对性治疗,只有早发现,才能够逆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贫血与肾脏病有何关系?

除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定期肾脏筛查外,贫血患者也应进行肾脏方面检查,关于贫血和慢性肾脏病间的关系,何娅妮表示,理解该问题需要了解两方面知识,其一是何为贫血,其二是贫血与肾脏间的关系。

何娅妮介绍,贫血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状态,主要指因身体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身体健康损害,通常通过测定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判断患者是否为贫血。如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mg/L,成年女性低于110mg/L,可判断患者有初步贫血。

关于贫血的原因,何娅妮表示,贫血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红细胞生成障碍,即骨髓无法造出足够的红细胞;第二是红细胞到外周血后的破坏增加,例如溶血;第三是受伤后产生大量失血而导致贫血。

而关于贫血与肾脏间的关系,何娅妮介绍,中医提出肾主骨生髓,即肾脏管理红细胞的产生。而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并发出指令,将骨髓中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主细胞,再在铁的加持下一步步成熟,并最终释放到人体血液中,整个过程中必须需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控。“因此,在肾脏功能损害到不能代偿时,促红细胞生成素会增加,该指令也会失效,肾脏无法造出能够满足身体需要的红细胞,从而发生贫血。可以说,肾脏决定了红细胞的生成。”

同时,何娅妮也指出,患者一旦患有肾脏病,也会存在其他使红细胞破坏增加的原因,包括毒素的蓄积使红细胞寿命减少,因此,肾脏疾病关系到贫血的诸多环节。

贫血患者在就诊时,为什么必须进行肾功能检查?除肾脏和贫血的关系外,何娅妮也表示,肾脏病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很少,而发展到较为严重时,会出现一些贫血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昏、目眩、乏力、食欲不振、体力不支等。“如出现上述症状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发现有贫血后,还需再进行肾功能检查。此外,肾脏病患者还应监控血红蛋白的变化,一定要纠正贫血达标,这对脆弱人群的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