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协发文规范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建设:明确五大任务 数字化成重要着力点

2023年08月10日 19: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崔文静
中证协向证券公司下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起草说明,其四大主要目标中两项切关数字化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又有新政策助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向证券公司下发《关于加强证券期货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和起草说明,以征求业界意见。据悉,上述《指导意见》由证监会科技局起草。

《指导意见》提出五方面任务,包括推动业务与标准化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主体重视标准化工作,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强标准贯彻实施力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是《指导意见》的着力重点之一。在《指导意见》的四大主要目标中,两项切关数字化建设。比如,《指导意见》第一大目标即明确,“以标准化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满足资本市场业务发展、合规风控、投资者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等高质量发展需要,支持数字化资本市场建设。”

有券商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数字化建设之于证券公司的重要性日渐显著。一方面,较为频繁出现的宕机事件呼唤券商切实加强数字化建设,确保信息技术安全不掉链子。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成为券商发展的新风口和新机遇,诸多券商近年来持续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将数字化建设放在颇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行业整体发展角度而言,由监管牵头建立一套相对规范的数字化标准,一定程度上使得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有据可依,有助于数字化建设的规范发展。”该人士同时表示,“标准同时需要灵活,为券商创新化建设留足空间。” 

明确五大任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中证协日前已向证券机构下发《指导意见》及起草说明,征求券商意见。

《指导意见》由证监会科技局起草,分为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四大方面。

其中,主要任务共包括五大要点。

一是推动业务与标准化深度融合。推动证券、基金、期货业务标准化工作。以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类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公募基金管理、私募基金管理、期货经纪业务、期货资管等为重点,开展全业务链质量提升支撑标准研制。结合各类业务特色,将行业经验或优秀案例通过业务标准的形式予以固化,加强业务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形成业务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

二是推动行业主体重视标准化工作。坚持系统观念,按照监管部门、核心机构、自律组织、行业机构、标准化工作机构 “五位一体”推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强化各方标准化工作职责。引导证监会各业务监管部门将标准工作与业务监管工作密切结合,实现监管规则与标准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团体标准,推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引导行业协会将标 准工作与自律管理工作相结合。鼓励行业核心机构依托标准化加强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机构间信息流通效率,降低市场总体成本。鼓励行业经营服务机构积极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是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建设,通过及时、科学、有效的标准化供给,服务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服务资本市场风险防控、服务行业数字化转型和监管科技、服务资本市场基础性工作。

四是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完善证标委组织体系,完善标准化制度,健全多层次标准体系,加强标准课题研究,加强标准化专家队伍建设,培育发展标准化文化。

五是加强标准贯彻实施力度。建立健全标准实施评价机制,开展常态化标准化实施示范工作。培育壮大行业标准检 测、认证市场主体,支持标准符合性测试和检测认证业务发 展。支持建设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标准化应用服务平台、行业信息交换服务平台,实现标准与平台的协同发展。

其中,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尤其值得关注。《指导意见》在该部分明确,服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重点加强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信息披露等领域标准建设;服务资本市场风险防控,重点加强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等领域标准建设;服务投资者保护工作需要,重点加强投资者维权救济等领域标准建设;服务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重点加强金融数据、金融科技、机器可读信息等领域标准建设;服务资本市场基础性工作,重点加强金融术语、知识库等领域标准建设。

受访人士认为,上述规范与全面注册制紧密挂钩,制定紧跟全面注册制的针对性标准,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秩序,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深化发展。与此同时,“重点加强投资者维权救济等领域标准建设”的表述,体现监管对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权益维护的鲜明态度,与虚假陈述案之下集体诉讼制度等一脉相承,利好投资者权益的切实保障。

强化数字化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化是《指导意见》强调重点。在其“标准化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全域标准化深度融合发展”“标准化质量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四大主要目标中,两项与数字化密切相关。

其中,第一大目标——“标准化支撑作用更加显著”明确,以标准化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满足资本市场业务发展、合规风控、投资者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等高质量发展需要,支持数字化资本市场建设。以标准化促进资本市场数据要素化,统一规范数据定义,加强数据安全治理,提升数据流通效率,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目标中亦提到,建成一批综合性、专业性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标准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支撑保障力量能够适应资本市场发展需要。

有券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其和同事研究探讨《指导意见》后认为,数字化是《指导意见》的强调重点与可落地性最强的内容之一。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宕机事件呼唤证券公司切实加强信息技术建设,而数字化正是信息技术建设的重要一环。由监管牵头建立相对统一的数字化规划,有助于降低宕机事件再现概率,提高信息技术整体安全性。

2023年以来,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华宝证券相继因网络宕机事件而被监管点名。6月19日上午10点左右,中信证券交易系统出现故障,约半小时无法交易;5月22日和3月21日,华宝证券和东方财富亦出现相似网络安全事件。2022年,首创证券、国元证券、招商证券同样因网络安全问题而被出具警示函。

如果监管建立高效而统一的数字化标准,或将有助于降低类似网络安全事件再度发生的概率。”另一券商人士表示。

实际上,近年来证券公司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快速增长。根据Wind,2017年全年,券商IT投入合计115.9亿元,2020年已经大增至239.9亿元。而根据中证协披露,2021年,十家券商信息技术投入规模在十亿元以上,其中有两家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约四分之一。

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大增背后,是在诸多券商眼中,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证券公司飞跃式发展的新风口和新机遇。

比如中金公司,其将“成为科技驱动的国际先进投资银行”作为愿景,制定了系统化“3+1”数字化转型蓝图,建立“顶层设计、协同机制、敏捷组织、专家队伍、科技平台和考核激励”为能力底座的六大支撑,实现了“三升”“三强”和“三新”。

再比如中泰证券,其一方面推进云原生转型,全面赋能投行、财富、投资、机构四大业务条线,业务条线主要自研产品云原生率超过70%;另一方面,其构建北极星度量体系,目前已在多个自研产品线设置北极星指标并建立快速反馈机制,驱动IT资源更好流向有价值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此前已经发文对券商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做出明确规范。今年6月9日,中证协印发《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其中明确提到,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2023年至2025年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信息科技专业人员不低于企业员工总数的7%,其中信息安全专业人员比例不低于信息科技专业人员总数的3%并且不少于2人。

而此番《指导意见》对数字化的反复提及,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监管对券商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技术建设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

不久的将来,监管或将出台相对统一的数字化建设标准,以让证券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上有所参照。”上述受访人士分析,“但在明确规范的同时,也应保持灵活性,为券商创新业务的开展留足空间。”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