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能办大事”黄埔样本:“小巨人”牵引产业蝶变,让小体量释放大能量

2023年10月19日 18:0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吴佳楠
强大的“黄埔企业军团”正在成为全国的新生力量。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在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的中心地带,树立着一块巨石,清晰镌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八个大字,以勉励广大中小企业不断开拓进取。近年来,“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不仅得到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政策支持,更鼓舞了无数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这片热土上,众多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落地生根,聚焦各项高新技术领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敢闯“无人区”,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以小体量激发大能量。

10月18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调研了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深入了解黄埔区多家代表性企业在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黄埔区的中小企业呈现出三个80%的特点,即全区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成为黄埔区稳产业、保市场、促创新、增就业的最强主力军。”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鲁勇兵直言。

“黄埔企业军团”强势崛起

“明珞装备是全球唯一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企业。”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珞装备”)相关负责人刘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为攻克技术难题,公司2015年聘请国际顶尖专家,系统掌握了汽车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最终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虚拟制造和工业物联网体系。

在项目研发方面,明珞装备参与了科技部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4项、工信部的重点项目4项。公司在2021年9月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该公司的客户已囊括奔驰、宝马、大众等全球头部汽车制造商。

像明珞装备这样的中小企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比比皆是,众多企业正在勇闯研发“无人区”。

“我们公司深耕功能材料领域20多年,在国内空白的新材料领域上积极寻求突破,创造了柔性高能射线无铅防护材料产品,这一产品能在做手术、安全检查等实际场景中广泛应用。该技术为国内首创,打破了该领域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广州新莱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郭春生介绍,目前,新莱福不仅在新材料领域上构建了多项技术壁垒,破解了“卡脖子”难题。

新材料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烯湾科城(广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烯湾科城”)在这一战略启发下,敏锐发现了碳纳米管材料与半导体领域的高度契合,成功开发出碳纳米管改性的导电/抗静电复合材料,打破了日美系企业的长期垄断局面。

烯湾科城执行总裁李雪松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提到,“去年,上海大硅片生产基地有一款材料需要7个月才能从海外采购到位,使得下游产业链的生产运输流程完全受阻,这提醒我们,科创企业有义务也有能力突破‘卡脖子’难题。”

潜心钻研后,许多诸如明珞装备、新莱福等中小企业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这片热土上拔节成长,一个强大的“黄埔企业军团”正在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截至10月17日,随着润本股份成功上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上市企业已累计达到83家,上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国家级经开区第一。

不仅如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集聚4万余家中小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达2573家,“四上”民营及中小企业数量5285家,还培育了一批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等,尽显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能“办成大事”的风范。

释放政策“强磁场”作用

“专精特新”企业尤其是“小巨人”企业的数量,被视为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与市场活跃度的见证。

今年7月14日,广东省工信厅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广州市126家上榜企业中,黄埔区就独占62家,占比接近一半。截至目前,黄埔区已集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位列广州全市第一。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经济“含金量”为何如此之高?烯湾科城执行总裁李雪松坦言,“这得益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甘露’,让企业可以不断‘强筋健骨’。” 

为实现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度增长“双高”的目标,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出多举措为中小企业全产业链赋能。

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是2022年广州市最大的新建产业项目,目前已迅速成为百亿级超级独角兽。为加快粤芯独角兽的发展速度,黄埔区加快建设湾区半导体产业园,集聚上下游企业超120家,不仅聚集了芯片产业相关企业,还吸引了新材料产业领域的科创企业如烯湾科城等。

“烯湾科城将广州黄埔作为梦开始的地方,主要是考虑到这里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交通环境,以及政府主动牵头粤芯半导体与公司的合作,这非常有利于实现公司在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对接。”烯湾科城副总经理车晓东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透露,在黄埔区良好产业投资生态指引下,其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的碳纳米管纤维生产基地投产在即。

不仅如此,黄埔区政府还积极为区内中小企业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为科创企业的诞生和成长提供坚实基础。在对新材料企业的支持上,烯湾科城执行总裁李雪松感慨,“黄埔区政府在优化企业服务上非常高效,从2020年项目基地打下第一根桩,到第二个年头就能实现全部工程竣工并且立即投入生产,公司也在这样边建设、边研发、边生产的速度下实现整体量产的规模。”

除了提供支持技术创新、打造特色集群、优化企业服务等举措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纾解中小企业难题上,今年7月,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若干措施实施细则》(下称《细则》),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给予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优质企业租金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

诞生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专注于研究递送载体基础和规模化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广州派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历经8年建成全亚洲最大的AAV(病毒载体)生产基地。 

“政府在疏解公司难题上非常给力。”派真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李华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提到,“2021年,全区短暂面临电力供应难题,部分企业可能导致停产,我们在跟政府部门积极沟通后,政府马上为我们解决了电力供应问题,使得公司生产的药物能及时给到病人。”

“作为科创型企业,想在市场上‘冒头’拔尖,除了在技术上有核心突破,更需要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人才引进,这就需要政策的良好支持,让中小企业能聚精会神搞科技,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李华鹏说。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