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施涵:ESG成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护身符

2023年10月27日 16:2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周妙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周妙妙 深圳报道 

10月27日,“2023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论坛”在深圳开幕,与此同时,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罗湖区人民政府指导,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21世纪经济报道、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联合主办,渣打银行战略支持的“2023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系列活动周”在深圳开幕。

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亚洲开发银行价值链与循环经济国际顾问施涵在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论坛进行了主旨演讲,分享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ESG探索方法。

他表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把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外部化实现的,企业并没有承担其所产生负面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这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而这些外部化成本最终由整个社会来承担。

从公益慈善到企业社会责任(CSR)再到ESG理念的出现,企业在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随着时代演变,其中,ESG促进了企业全面内部化其环境和社会外部成本。

“如今,ESG已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重要的护身符。”施涵表示。

聚焦“一带一路”ESG领域,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和合作中,中国企业已经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企业在投资和合作中,不仅注重自身的利益,也注重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尽管企业ESG表现存在差异,但部分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自身的ESG表现和透明度,例如加强环境保护、推行社会责任、提高治理水平等。不过,仍有一些企业存在环境污染、反腐败问题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进。

同时,由于在国际标准和市场要求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对ESG的要求和标准存在差异,因此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ESG表现差异是正常的。

未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点关注以下ESG行动,包括建立规范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持续提高治理和透明度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和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合规和反腐败水平;将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文化和传统的了解和尊重等。

“未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ESG探索的关键点在于与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同时,对国内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领域长期探索中所取得的可复制的成功做法,例如可再生能源利用、当地居民生计发展等,推广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与地区;探索多个中国企业之间合作,寻求协同优势;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投资者的合作等。”施涵表示。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