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李在明遇刺背后

2024年01月05日 08:5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胡慧茵
复杂的政治斗争格局下,李在明步履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当地时间1月4日上午,首尔大学医疗小组公布的消息称,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目前正在康复中,状态“还有待观察”,“担心出现感染和并发症”。

李在明2日在韩国釜山出席活动时遇袭。现场目击者说,当时嫌疑人假扮李在明支持者喊着“请帮我签个名”,随后用大约20至30厘米长的武器实施攻击。李在明颈部受伤流血倒地,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置后被送往医院救治。尽管已经被确认没有性命之虞,但对李在明来说,遇刺事件说明其政治生命也经历了“生死时刻”。

在韩国政坛,李在明无疑是一个响亮的符号。他是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在2022年3月的韩国总统选举中,仅以0.73个百分点的得票率,败于当时的国民力量党候选人尹锡悦。尽管冲击总统之位失败,李在明仍给大众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他大胆敢言,被韩国媒体称为“韩国特朗普”。同时李在明又很接地气,和妻子一起登上了热门综艺《同床异梦》,将二人的日常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些都让他在年轻人中的支持率大涨。

正如硬币的两面,李在明的个性也为他树敌不少。2024年4月,韩国将举行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在这个关键的时间点上,以李在明为代表的共同民主党高层“官司缠身”,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韩国朝野激烈博弈的背景。有评论指出,本次国会议员选举既是对进入执政第三个年头的尹锡悦政府的中期评价,也是对在国会占据多数席位的共同民主党的评估。

李在明深知此次选举的重要性。他积极行动起来,先是与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洛渊进行私下会谈,寻求组建“临时联合领导”的可能,接着还计划尝试请求前总统文在寅帮忙解局。但遇袭事件令他不得不放缓脚步。

风评两极分化

说起李在明,韩国人很自然就会想到他身上“工人出身的政治人物”标签。

上世纪60年代,李在明出生于庆尚北道安东市一个贫农家庭。多年前他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谈及求学时的经历,甚是感慨:“小学毕业后其他孩子们都穿着干净的校服上了初中,我却穿了灰色的工作服去了工厂。当时的失落感真的很大。”李在明自幼家境贫寒,不得不在十几岁的时候外出打工,手部还不慎受伤落下终身残疾。凭借努力,李在明成为知名的人权律师,从此改变了命运。

进入政界后,李在明接连竞选韩国城南市市长和京畿道知事,取得了不错的政绩。但他的政治风格——以直率的发言和利用社交媒体宣传的手法,一度引发争议。最为人熟知的,是在前总统朴槿惠发生“亲信干政”丑闻后,李在明最先站出来主张弹劾朴槿惠,因而获得了大量民众的支持。此外,李在明还曾猛烈抨击文在寅及其经济政策。

有观点认为,李在明是强硬的自由主义者,树立起反建制人物的形象。在获得2022年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扬言若能当选,将着力缩小韩国的贫富差距,改变财阀垄断经济的现状。他还提出一系列激进的经济政策,喊出“要让韩国超越日本,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最终领导世界”的豪言壮语。

随着人气的不断攀升,非议也伴其左右。

李在明以草根和劳工利益捍卫者的形象出现,其政策主张不同于许多传统左翼领袖,带有“大福利”色彩,如“全民基本收入"项目主张全民皆可从政府那里定期无条件获得收入。有经济学家称其为民粹主义者,认为这有损韩国财政的稳定性。

遇刺事件或改变政治格局?

距离国会议员选举百余天,韩国各大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大剧已拉开帷幕。

李在明遇刺事件引来韩国朝野齐声谴责。韩国总统尹锡悦表示,李在明遇袭是韩国社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容忍的暴力行为。共同民主党首席发言人权七胜强烈谴责袭击者,并强调这是明显的破坏民主的行为。

当地时间1月4日上午,李在明的主刀医生、首尔大学医院移植血管外科教授闵胜基在记者会上介绍说,李在明左侧颈内静脉60%被切断,术后状态还有待观察。

李在明的健康状况有待恢复,在政治上更是面临着严峻考验。当务之急,他要解决政党内部的斗争,带领共同民主党出战即将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这对李在明来说挑战不小,毕竟这位被公认的“死磕斗士”,在党内外的“人缘”都不算好。

去年8月31日,李在明宣布无限期绝食静坐,以抗议尹锡悦政府“破坏民主”等“暴政”行为。这种抗议方式十分极端,但在韩国并不罕见。在成为总统之前,金泳三和金大中都曾出于不同原因选择绝食抗议,分别绝食22天和13天。相比前面两位,李在明的行动更为决绝,硬是撑了24天,期间他还因血糖突降、几乎丧失意识而被紧急送医。医疗人员和前总统文在寅都曾劝他结束绝食,但均被拒绝。

韩国政坛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分别以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和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为代表,执政理念相差甚远。作为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一直旗帜鲜明地反对尹锡悦。竞选总统时,两人就曾互揭私德丑闻攻击对方。尹锡悦上台后,立即启动了针对李在明涉嫌贪腐、渎职、受贿的检控。

在党外遭受政敌的攻击,在党内的日子也不好过。韩国前总理李洛渊作为文在寅“爱将”,曾在2021年到2022年总统选举期间与李在明互为党内最大的竞争对手。虽然此前“温和派”李洛渊在党内民调上不敌李在明,但如今情况已然发生逆转。

一方面,李在明正受到韩国检方针对性的司法检控;另一方面,前总理李洛渊公开宣布自己不支持李在明,甚至放话要退出共同民主党另组政党。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在明又展现其“死磕”的一面。

面对韩国检方的指控,李在明始终否认自身有任何不当行为,称这些指控“纯属虚构”,实质上是“政治阴谋”。为了解决党内的分裂,李在明与李洛渊进行了一次私下会谈,寻求在新的一年组建“临时联合领导”的可能。但最终,李在明没有答应对方提出的在选举前辞职让贤的要求,会谈破裂。

原本李在明计划在1月2日出席完釜山的活动后,就去拜访前总统文在寅,但计划被这场袭击事件打破。

外界普遍认为,李在明的志向不止于2024年国会选举,而是指向2027年的下一次总统选举。根据近期韩国KBS电视台与韩国研究院共同进行民调显示,李在明仍被认为是2027年韩国总统大选的有力竞争者。

“应该节制以特权和违规为基础的强者的欲望,抚慰弱者的生活,以抑强扶弱的政治来开创大家一起好好生活的大同世界。”李在明在宣布参选2022年总统选举时,曾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言语间,透露出他对“民生优先”的重视。这位韩国政坛公认的“特别”人物,预计还会继续以这股“死磕”的劲头迎接后面一个又一个挑战。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