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 实习生钱姣姣 武汉报道 能耗双控背景下的供给端收紧,带动磷化工业爆发式增长,草甘膦迎来景气周期。10月13日,磷化工业企业兴发集团(600141.SH)公告信息披露称,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5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576.22%-603.8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亿元-27亿元,同比增长632.98%-661.17%。
值得注意的是,兴发集团上半年业绩爆发增长,已经处于预告上限。公开数据显示,兴发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98.5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41 亿元。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53.8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7.86 亿元。
兴发集团表示:“本期净利润的增加主要源于行业迎来景气周期,公司主营产品草甘膦、有机硅、二甲基亚砜、黄磷等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此外,公司多个募投项目在报告期内陆续投产转固,以及参股公司宜昌星兴蓝天科技4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在二季度末一次性开车成功,运行情况良好,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电子级化学品市场开拓取得进展,其中对接半导体客户的电子级磷酸、硫酸、混配液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明显增长,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据中金公司分析师预测:“由于供应端扩张受限,草甘膦长周期的价格体系将会重塑,可能很难回落至3万元/吨以下水平,过去五年价格中枢2.3万元/吨或成为历史。今明两年,草甘膦或将迎来十年一遇景气周期。”
业绩爆发增长
在黄磷等原材料成本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草甘膦价格暴涨。除了兴发集团,江山股份、新安股份等相关个股年内也走出一波上升行情,股价涨幅均超60%。
公开信息显示,兴发集团主营产品包括磷矿石、黄磷及精细磷酸盐、磷肥、草甘膦、有机硅及湿电子化学品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食品、汽车、化学、集成电路等领域。
对比其他磷化工企业来说,兴发集团具有资源优势,其地处湖北省宜昌市,磷矿资源丰富,公司拥有采矿权的磷矿资源储量约4.29亿吨,拥有黄磷产能超过16万吨。与此同时,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行业供给端收紧,兴发集团暂未受到大面积影响。
9月27日,兴发集团董秘办在投资平台上回复称,截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中,除全资子公司贵州瓮安县龙马磷业有限公司5万吨/年黄磷产能开车率因当地电力供给不足影响降低至70%左右外,其他生产装置运行情况正常。
除巨量的磷矿资源外,兴发集团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取得进展。公司控股子公司兴福电子目前已建成3万吨/年电子级磷酸(含 IC 级1万吨)、2万吨/年电子级硫酸(全部为 IC 级)、3万吨/年电子级蚀刻液产能(含 IC 级1万吨), 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IC级磷酸金属离子已控制在10ppb 级别以内,IC 级硫酸金属离子已控制在 5ppt 级别(G5等级)以内,产品已批量供应台联电、中芯国际、华虹宏力、SK 海力士、格罗方德、长江存储、台积电、长鑫存储等国内外多家半导体企业。
景气周期
草甘膦是全球第一大除草剂,需求稳定。供给侧改革有望提升草甘膦等原材料的价格中枢。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草甘膦市场规模为56亿美元,占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的83.4%,近几年全球草甘膦需求量保持在70万吨/年左右。而2015年至2020年期间,伴随着环保监管的不断深入,行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国内草甘膦的产能已由100万吨下降到67万吨左右。
近期的限电、限产让化工品原材料价格飞涨。黄磷是草甘膦的上游材料,云南9月中旬率先出台“双控”政策——黄磷减产90%。国内黄磷价格一周内从30000多元/吨飙升至约80000元/吨。如此涨幅倒逼了草甘膦厂家的短时间内大幅提价,甚至出现一天价格上涨7000元/吨的行情。
卓创资讯行业价格数据显示,国内草甘膦9月27日最新市场报价为71000元/吨,创历史新高。
国信证券研报表示:“未来几年草甘膦行业几乎没有新增产能,随着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应用,草甘膦需求还将稳步增长,所以持续看好草甘膦行业未来的高景气度。但‘双控’政策限产背景下草甘膦产能预期可能出现下降,进而影响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