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大小指数震荡走弱,上证指数再度失守60日均线下探至半年线,创业板指数跌逾1%再创调整新低。两市合计成交1.05万亿,较上日基本持平。盘面上,磷化工、NMN概念、婴童概念等板块领涨,中药概念再度掀起涨停潮;培育钻石、数字货币、军工、农林牧渔、半导体等板块位居跌幅前列。两市个股跌多涨少,大涨个股明显减少,市场情绪相对比较低迷。
北向资金方面,全天呈现单边净流出态势,流出净额达到40.26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出9.33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0.94亿元。据统计,近5日中,北向资金增持最多的是银行板块,净额达到46.3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电池板块,增持净额为21.68亿元;另外增持净额超过10亿元的还包括保险、钢铁、农牧饲渔、食品饮料、工程机械、工程建设等6个板块。北向资金减持前三大板块是酿酒、互联网服务和家电板块,净额分别为19.75亿元、17.32亿元和10.27亿元。
越声理财继续认为,今年市场没有系统性风险,每一轮调整都是“黄金坑”,是布局的时机,现在市场进入筑底阶段,每年的春季躁动行情也不会缺席。主要有三大核心逻辑:首先,中美政策周期错位,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加息4次,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央行系列会议传递降准降息信号依然值得期待。
其次,经济稳增长形成共识。最新国常会要求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资;要尽快将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落到具体项目,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1月以来,各地纷纷吹响了新一轮项目建设冲锋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0日,全国至少有11个省、直辖市组织召开了2022年重大项目开工活动,涉及重大项目超5000个,总投资规模超3万亿元。
第三、此前监管层表示,要多措并举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另外,要实施全面实施注册制,也需要一个比较平稳的市场环境,比如19年推出科创板、20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市场环境都是比较友好的。
综上所述,投资者对短期的震荡调整不宜过度悲观,现在市场处于震荡筑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点煎熬,但熬过去后就将迎来光明。操作上,稳健投资建议耐心等待企稳反弹信号出现后再加大操作力度。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越声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