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田静 发自澳门 3月10日,澳门特区政府贸易投资促进局联同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在澳门合办“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深合区)商事登记政策”宣讲座谈会,介绍最新的商事登记政策及资讯,包括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及深合区商事登记具体要求以及办理流程等。
(“粤港澳大湾区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登记政策”宣讲座谈会现场。田静/摄)
记者现场了解到,包括澳门厂商联合会、澳门出入口商会、澳门纺织商会等在内的十余个澳门商协会代表参加座谈会,参会人数超过40人。有澳门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希望未来可以增加多个咨询窗口,以便了解更多环节的相关办理流程。
大湾区“软联通”取得突破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余雨生在会上表示,《条例》自今年3月1日起实施,对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创业创新、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特区政府从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获悉,登记管理、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的规范和程序,是不少澳门企业及境外投资者关心的内容。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文献表示,近年粤港澳三地不断凝聚各方力量,在以规则机制对接为内涵的“软联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包括在广州市南沙区先行开展商事登记确认制试点;在深圳试行“歇业”“除名”和“依职权注销”制度,完善市场退出制度;全面提升服务效能,上线“广东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全省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办结;积极探索外资登记实名认证和电子签名,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在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试点使用港资商事登记简化版公证文书;推出“银证通”“珠澳通注册易”“智能湾区通”等登记注册服务平台,推行登记注册“湾区通办”,实现登记注册服务前移、跨境办理。
他表示,未来将全力推进深合区建设,同时亦将全面深化粤港澳基础设施衔接和规则对接,深化实施“湾区通”工程,拓展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为港澳同胞在内地创业就业提供更大的便利。
深合区商事服务局将在澳门设置办事处
深合区自去年挂牌成立后,澳资企业热情非常高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代理局长吴创伟表示,截至3月4日,深合区共有企业54354家,其中内资企业46928家、外资企业7426家、澳资企业4786家。深合区挂牌以来,新设立企业2145家,月均增长400多家,其中内资企业1710家、澳资企业308家。
他认为,横琴是澳资企业在内地创业最集中的地方,随著跨境商事服务便利化措施进一步落实,澳资企业将更深入、全面、彻底地融入深合区的开发建设。
吴创伟表示,为便利企业办理商事登记,打造高效运转机制。未来,商事登记实施“跨境通办、一地两注”,便利企业准入登记。在深合区和澳门分别设置办事处,投资者可透过自助服务机器完成办理申请,同时能即时列印营业执照,力争尽可能减少企业及办事人员的跑动,实现足不出境完成商事登记,加快深合区与澳门规则衔接。
同时,推进制定《横琴粤澳深合区澳门个人经营者经营备案管理办法》,拟允许澳门个人经营者无需办理商事登记,备案即可在深合区合法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推动澳企投资者申办深合区商事登记提交的主体资格证明公证文件,免于核验程序,凭借澳门公证机构证明,可直接办理深合区商事登记。
澳门业界期望设立更多咨询窗口
澳门派意市场推广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耀荣向记者表示,未来在澳门不用出境就可以办理好在深合区创业的准入登记,相信对澳门投资者而言起到非常大的鼓舞作用。他坦言,完成商事登记只是澳门企业进入大湾区的第一步,后续如税务制度、物流货物进出、开立银行户口、职员的“五险一金”等相关环节,希望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咨询窗口,为澳门投资者解答企业运营时遇到的疑惑。
潘耀荣表示,澳门业界对深合区未来的发展抱有很大期望,关注度非常高,都希望能够把握住深合区的机遇。“期待深合区出台更多相关实施细节,投资营商环境更加清晰,让澳门投资者可以更好地部署。”
澳门青年联合会理事、澳门珠海社团联总会副会长许结玲告诉记者,珠海市是澳门投资者进入大湾区的第一站,未来期望有更多的优化机制能够落地珠海,也希望日后可以多举办类似的宣讲座谈会,向澳门投资者普及相关资讯。她建议,特区政府可以与澳门各大社团合作,设立多个咨询窗口,让各行各业的投资者找到对应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