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 实习生井然 武汉报道
为拓宽公司国际融资渠道,推进国际化战略,三一重工对外抛出拟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s,“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计划,而这也是今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在GDR工具运用上的首次试水。
“三一重工一直在力推国际化战略,此举则是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3月23日,三一重工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GDR是国际资本市场间互联互通的重要金融工具,这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深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提高当地市场的占有率。
“三一重工此次发行GDR应该阻碍不多,成功几率较大。”3月21日,北京一资深机械工程研究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认知程度以及信任程度十分重要,这需要时间去了解。但经过长期积累,从去年开始,国内企业逐渐打开欧美市场。技术方面,三一重工并不存在相关短板,在欧洲某些国家的市场份额能够排进前三。”
从整个产业来看,国内工程机械企业产品出口目的地仍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达国家的市场拓展仍面临一定挑战。而在国内工程机械下行压力下,海外市场成为行业增长的支点,发行GDR并推动企业境外上市,能够对国际化战略的长期执行有所裨益。
A股4家公司拟发行GDR
GDR全称全球存托凭证,是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上发行与交易的代表境外公司有价证券权益的可转让凭证,每份DR代表一定数量的境外公司发行的基础证券(通常为股票)。通过发行GDR,A股上市公司可以在基础股票仍留在境内的前提下,使代表其股票收益所有权的GDR在境外流通。
2021年12月,证监会对沪伦通规则进行了修改完善,将适用范围拓展到瑞士、德国等欧洲主要市场。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将认可范围从英国拓展至瑞士、德国。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并指出“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3月16日当天,国轩高科(002074.SZ)、乐普医疗(300003.SZ)相继发布公告称,筹划境外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3月18日,动力电池公司杉杉股份(600884.SH)也发布公告,拟筹划境外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对三一重工来说,了解境外发行GDR事宜则始于2022年1月。上述公司人士回忆,公司在与上交所的沟通中,了解到可在境外发行GDR的相关方案,与公司正在推进的国际化战略契合。今年2月,经过几轮沟通后,公司最终决定实施。
3月15日晚间,三一重工对外发布公告此消息,而其选择的地点则是瑞士。“瑞士是欧洲的核心国家,瑞士证券交易所是欧洲三大交易所之一,在当地融资能够有效推进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上述人士指出,其次,在国际化战略推进过程中,需完善海外激励机制,在当地发行GDR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同时,在欧洲发行GDR并上市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有利于开拓当地市场。
在三一重工十多年的国际化战略推进中,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已达到领先的业绩。“近两年来,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上述公司人士指出,而此举正是公司在国际化战略推进中的进一步落子。
对募资用途,三一重工也在公告中表示,“将大幅增加服务人员、服务车辆、服务网点等资源;推进海外数字化战略,建设智能化灯塔工厂;增强国际研发力量;加强海外人力资源建设,完善海外激励机制。”
针对市场质疑的发行风险等问题,上述人士则表示,在中瑞互联互通的政策保障下,在瑞士发行GDR并不会有太大的风险。“综合优势和风险来看,境外发行GDR是推动两个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一个重要载体,未来应该会有更多企业去海外运用这一金融工具。同时,海外上市公司也会来中国资本市场谋求支持。”
上述研究人士也表示,“目前来看,海外发行GDR以及上市是三一重工提升全球份额的较好选择,且去瑞士上市算是国内首单,会引起较高的关注。”在他看来,国内其他工程机械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境外发行GDR的路径提升竞争力。“理论来说,境外发行GDR本质上属于增发,只是在不同的市场,除国家层面的协调外,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如果想通过这条路径拓展海外业务,并没有太多阻碍。”
海外市场再突破
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尚处于下行周期。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2022年2月,纳入统计的26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4483台,同比下降13.5%。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同时,国际业务成为诸多工程机械企业的业绩增长点和发力点。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市场各类挖掘机械产品销量同比下降达30.5%;但出口销量7431台,同比增长97.7%。而这一趋势在今年3月还在持续。
这一业绩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3年前后,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就已起步,至2020年前后,部分企业才逐渐进入收获期。上述研究人士认为,“国际业务的拓展在前期需要大量投资,投资周期较长,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没有回报,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三一重工的海外投资效果也是在2020年前后有明显显现,当然,这与龙头企业在体量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整体投入资源较多有关联。”
在这一过程中,三一重工也形成了针对海外市场的一套战术。上述人士介绍,首先是公司产品具备全球性的竞争力,这是企业拓展当地业务的根本。其次,公司的国际化策略中,快速建立三一重工在当地的销售渠道,包括成立子公司、开发经销商等方式;公司还在当地不断投入人才、技术等相关资源;此外,则不断完善当地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配件供应中心等,以推动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针对不同国别的使用习惯、排放标准等进行研发。
与华为的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交付经理“铁三角”工作法类似的是,三一重工近两年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销售、服务、研发构成的“铁三角”模式。上述公司人士指出,这一方面可以使研发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另一方面能够直接从用户那里获得需求和反馈,进而与科研联动。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在亚澳区域的销售额为56.67亿元,欧洲区域37.51亿元,美洲区域19.61亿元。“近两年,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增长均较快,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已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人士表示,对公司来说,此次发行GDR属国际市场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发达国家市场虽然是欧美工程机械企业的本土市场,对比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市场拓展会有一定的挑战,但随着多年经验积累和战略的不断拓展,预计也能按照预期实现欧美市场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