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
政策逐层加码,西安“全面出击”稳经济。
近日,西安市政府发布《西安市扎实稳住经济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延续了今年稳增长的工作思路,从突出惠企业增信心、扩需求增活力、稳产业增动力、保就业增后劲、兜底线增底气入手,涵盖10个方面37项具体内容,涉及降低企业负担,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活力等多个领域。
对于如何面对稳经济稳增长的命题,这份文件释放了西安的部分解题思路。
为科技类企业提供更多支持
在保障和稳住市场主体方面,西安要加快制造业等6个行业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按月全额退还。此外,加大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同时,西安市对部分商户给出直接减免租金的政策。《若干措施》中提到,对承租市、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有关政策减免3-6个月租金。
“市场主体中,受疫情伤害最大的便是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以西安为例,由于经济结构中传统服务业占比很大,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个体工商户,需要政策的支持来恢复发展活力。”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委员、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曾昭宁说。
“就西安而言,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要想保增长稳就业,必须先保障这部分市场主体的活力。”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教授、陕西省房地产研究会会长王圣学认为,“西安较大的优势还在于科研教育,对于科研院校团队创办的企业或科技类企业应给出政策、资金多方面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陕西省正在科技领域发力。
去年,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启动,以此为契机,科技类企业逐步成为西安经济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科技类企业发展,本次《若干措施》也提到,西安将组建注册资本100亿元的市级担保集团,合理利用50亿元抗疫恢复发展基金,加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力度。
在稳定工业基础方面,西安对2022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且正增长的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对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的一次性给予30万元奖励。
“就西安乃至西北地区而言,市场化金融投资发展较弱。尤其对于重投资、慢回报的科技类企业而言,想要通过商业银行或市场渠道进行投融资十分不易。”曾昭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政府出面为科技类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这是目前西安本地科技企业的最优选之一。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为扩大有效投资,西安将实施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用好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4项具体举措。
面对国家扩大专项债支持领域的重大机遇,西安将策划一批新基建、新能源项目。同时,引导外资投向西安装备制造等鼓励类产业领域,对外方当年直接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给予一定奖励。
稳住房稳民生
对于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若干措施》中也给出部分解释。
西安一方面将合理调整商品住宅交易调控政策,完善商品住房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8万套(间)。
王圣学认为,对于如今的西安市场来说,保障性住房完善建设是必要条件。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西安仍存在大量的商品房需求。想要稳定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是前提条件。因此,商品房尤其改善型产品也要给与相应的发展空间。
此外,具体到稳就业扩就业领域,西安将大型企业稳岗返还比例由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对于就业创业人员,其可申请最高100万元额度的创业担保贷款。
“就业是民生的根本问题。就业为人们带来收入,为市场稳定了主体发展。”曾昭宁表示,疫情对不少行业的收入产生了极大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到社会消费多方面,稳就业就是稳基础。
在本次《若干措施》中,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也成为重要关注领域之一。其中,为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西安将对年出口额300万元以上且实际缴纳出口信用保险费2万元以上的本市外贸企业,按照实际缴纳保险费金额的35%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支持。
尤为本地消费者关注的是,西安将对本市汽车平行进口和二手车出口企业,2022年度每进、出口一辆车奖励3000元,每户最高奖励100万元。在《若干政策》发布后不久,西安市商务局便宣布面向全市发放1亿元汽车专用消费券。
“汽车类消费政策应该更加精细化,比如消费券应该偏向于新能源类产品。”王圣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各大开发区率先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安市层面出台相关措施前,高新区、西咸新区、经开区等各区域已经制定了各自稳经济政策并发布落实。
以西咸新区为例,作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所在地,其区域民航业发展备受关注。对此,西咸新区安排3000万元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降航班给予增量奖励。
具体来看,按4月份航司实际执行航班量为补贴基数,6月起每月执行率较上月提升幅度10%-30%,每个(增量)航班奖励4000元;执行率提升幅度30%以上,每个(增量)航班奖励6000元,先达到奖励标准的先予以兑付,兑完为止。
三星、华为等高科技企业聚集的西安市高新区,也在5月29日发布相关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西安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高新区在优化“容缺预审”机制方面进一步提效。高新区将进一步简化受理前置条件和资料清单,支持产业项目完成选址和投资协议签订后直接向政务大厅综合窗口申请设计方案容缺预审,方案预审批时间压减至12个工作日。同时,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方面,对社会投资的产业类及民生类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补贴比例上浮200%。
此外,经开区和曲江新区也将分别发放1000万、1300万的专项消费券和消费大礼包,以此稳经济促消费。
“西安市及市内各区域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尤其对于老百姓消费方面,都给出了不少的优惠。”王圣学认为,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此次《若干措施》的发布对西安市经济稳增长有着重要作用,而西安市经济稳增长能进一步带动陕西乃至西北其他城市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