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是世界有名的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那个时候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行车的数量开始减少,开车或坐公共交通工具成为了主要的出行方式,然而就在最近自行车却突然走红,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啥自行车走红还能成理财产品,这其中的根源又在什么地方?

一、万元自行车成理财产品?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最近“自行车热”在网上频频被提及。一些电商平台数据也显示,山地车、骑行等关键词的搜索热度居高不下,而在一些品牌的实体店中,供不应求已是常态。因为现货紧缺,部分品牌的二手车价格也一路走高,有车主反映,骑了一两年的车仍能原价出手,“保值率杠杠的”。
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城市骑行火爆到“堵车”,不仅仅是一种低碳出行的新方式,更是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圈子谈资,一种完成个性化的自我表达。
据了解,在这些骑行新人中,绝大部分人有日常运动健身的需求,只不过因疫情导致以往参与的运动项目或经常去的健身场所暂时无法继续,转而选择户外的骑行,保持运动的习惯和状态。
作为一种户外生活方式的骑行,有相对明确的定义:以公路车为主,在市区或近郊的一些合适路段开展的健身活动。距离少则数十公里,多则上百公里,骑行时间多数在两三个小时以上。
记者了解到,一辆公路自行车售价从5000元到10万元不等。另据界面新闻,5000元以上的车型则是主流消费区间,其中5000-8000元档最为畅销,而10000-15000元价位档的车型最受欢迎。

二、自行车的突然走红该咋看?
我们看到当前自行车市场出现了万元自行车,竟然成为了保值增值的理财产品,这种现象很多人都会很诧异在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首先,当前的整个自行车市场出现异常红火的现象,实际上这是很正常的一种表现,原先大家骑自行车主要是把自行车当做一种交通工具,所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越来越有钱之后,自行车就开始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后面虽然有共享单车盛行带来的最后1公里解决方案,但是大家对于自行车往往是一种补充交通工具的看法。但是正如同我们之前所讨论的电影产业所带来的蜡烛经济的影响一样,自行车市场其实也来到了一个蜡烛经济的发展状态,这就是大家对于自行车的需要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出行方式的解决方案了,而是变成一种运动健身的方式,所以公路自行车开始在市场上普及。

其次,对于当前的整个公路自行车体系来说,之所以能够出现我们之前看到的保值增值的状态,是因为大家把自行车作为一种运动方式之后,开始形成了一种非常明确的。社交市场体系大家都开始把自行车作为一种社交方式,既然自行车都是一种社交方式的话,大家可能更加在意的是我的自行车好不好看,够不够帅气,能不能成为社交货币,我骑自行车之后能不能拍出比较好的照片晒到朋友圈去,这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种作用的影响之下,自行车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保值增值的产品,而且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高,其实越是高档的自行车它的整体市场价格就有涨价的趋势,所以二手自行车市场才会出现,你即使用原价去卖,已经用过一两年的二手自行车,只要整体品相还不错的话,都能够卖到不错的价格。

第三,对于当前整个自行车市场来说,由于受到自行车原材料供应相对不足的影响,实际上自行车处于缺货的状态,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加,另外一方面则是自行车处于缺货的状态,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把目光集中到二手自行车市场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汽车市场出现了二手汽车的价格比原价还高的情况,这就是由于市场缺货所导致的必然的市场结果。
对于当前整个自行车市场来说,二手自行车保值增值的现象只是一个短期的市场发展趋势伴随着自行车市场逐渐恢复正常,供应逐渐充足,这种现象也将会得到比较大的缓解,所以我们可以说自行车骑行这种运动方式已经逐渐被大家所认同,但是整体上来说自行车依然是一种消费品,他想成为投资品,从目前来看还是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