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8月16日,北京腾景大数据应用科技研究院与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2022年二季度灵活就业群体调查报告》。
该调查报告聚焦灵活就业群体,通过支付宝线上调研平台向支付宝活跃用户随机发放问卷,经过6月20日至30日近两周时间的投放,共计回收有效问卷26252份。其中,有5894个灵活就业样本,占全部样本的比例为22.4%。
报告指出,灵活就业的含义,是从劳动力供给角度描述个体经营、非全日制以及新就业形态等灵活的就业方式。相较于传统就业长期固定的雇佣模式,灵活就业模式则以需求为导向,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更强调灵活性的动态劳动关系。
我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庞大,建筑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传统灵活从业者规模庞大,数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商、自媒体运营、网约车、快递外卖、个体户码商等新型灵活就业群体。比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从事主播及相关从业人员160多万人,较2020年增加近3倍。
基于这次调研的样本分析,灵活就业群体呈现以下特点:
(1)灵活就业群体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生活服务业等传统从业者为主,像生产制造工人、线下生活服务业人员和建筑工人合计占比超过一半,通过平台接单或提供在线服务的新型灵活就业群体占比仍较低。
灵活就业群体样本的职业类型按占比大小依次是:生产制造工人(20.4%)、线下生活服务业人员(15.9%)、建筑工人(15.6%)、个体户和企业管理人员(14.8%)、物流运输人员(6.6%)、销售业务员(4.6%)、平台接单人员(4.1%)、在线服务人员(2.7%)、务农人员(1.8%)等。
(2)年龄以21-40岁为主,直播和在线客服等新型灵活就业群体更年轻化,建筑工人和物流运输人员等群体平均年龄较高。
具体来看,直播、自媒体等在线服务人员普遍更年轻化,有44%的人不超过20岁,年龄均值不超过30岁。线下生活服务业人员、财务文员和生产制造工人平均年龄也较低,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平台接单人员多数为31-40岁,其中外卖员和快递员相对年轻化,网约车司机对技能有一定要求,平均年龄较高。传统灵活就业群体中,建筑工人、物流运输人员和务农人员的平均年龄相对较高,40岁以上的占比接近30%。
(3)与全职工作者相比,灵活就业群体学历水平偏低,超过80%在高中/中专/职高及以下,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仅有19.9%,低于全职工作的52.3%。值得注意的是,灵活就业群体中也存在小部分高学历人员,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的占比接近0.4%。
(4)灵活就业群体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为53.4个小时,工作时间偏长,接近4成的人员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尤其是建筑工人和平台接单人员。
灵活就业群体中,在线服务人员和财务销售等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6小时左右;线下生活服务业人员、生产制造工人、物流运输人员和建筑工人等传统从业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54个小时左右,超过40%的人员每周工作时长超过60个小时,工作时间偏长;平台从业者的薪酬主要依靠订单提成,接单数量越多意味着收入越高,并且可自行选择工作时段,总体上这些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都偏长,样本显示超过一半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和外卖员等平台接单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平均工作时长高达56个小时,远高于其他工作。
(5)灵活就业群体的月收入分布集中在5000-8000元区间,超过六成的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且收入分布两端化特征明显,即2000元以下、2万元以上的占比明显高于全职工作者。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员收入差距较明显,个体户、建筑工人和物流运输人员的收入平均水平排在前三位。
其中,个体户和企业管理人员收入水平最高,有超过一半的人员收入在8000元以上,且有5%的人员月收入超过2万元;建筑工人工作时间偏长且劳动密集程度较高,30%的人员收入超过8000元,收入水平较高;物流运输人员对技术有一定门槛要求,同时也需要投入资本购买运输设备,月均收入接近8000元。
另外,对于新型灵活用工,平台接单人员依靠提成收入和较长的工作时间,其收入水平要高于在线服务人员;线下生活服务业人员和财务文员的收入水平明显偏低,超过半数的人员收入在2000-5000元区间内。
(6)灵活就业群体普遍存在就业不稳和社保不足的问题,47.3%的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劳动合同或仅有一年内的临时合同,53.5%的灵活就业者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受疫情冲击更容易陷入困境。在未来预期方面,灵活就业群体普遍希望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得到改善。
(7)灵活就业群体中73.4%的人员认可技能培训对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实际参与过的比例不足30%。不愿意参与培训的人员主要是由于没有时间或经济负担重。
(8)灵活就业群体普遍反映工作中遇到“缺少福利保障”、“没有正式合同”、“拖欠薪资等劳动纠纷”等问题。数字化平台的发展,正在持续优化灵活就业劳动供需市场,芝麻工作证等平台可有效帮助灵活就业人员积累工作记录(56.0%)、分享简历更方便(29.9%)和增加工作机会(24.8%)等。
报告指出,当前就业总体形势在改善,但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稳就业仍是当前政策关注重点。短期内,应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举措,把救助政策、社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起来,并加强对灵活就业群体和失业群体的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和民生兜底保障,促进经济的稳定恢复。中长期内,要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