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 市监总局:尽快完善早发现早纠正的梯次监管工具

2022年08月23日 20:0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王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张玲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密集部署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常态化监管成主要方向。近日,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上强调“加快出台支持平台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以事前预防为重点的监管制度体系,尽快完善早发现早纠正的梯次监管工具。”

历经2021年对平台经济强监管,有效规制了违法实施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的乱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今年以来,强调常态化监管,要求规范、透明、可预期,健康发展成为主线。更平稳的监管态度,也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对平台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提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传递出平台经济发展的积极信号。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施常态化监管的一个关键是事前监管。作为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的监管部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以来不断强调事前监管、预防性监管。

5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召开会议,提及“立足市场监管职责持续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预防性监管措施。运用大数据、算法等强化监管技术支撑,丰富多元化监管手段和梯次工具,增强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次,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重申,“着力构建以事前预防为重点的监管制度体系,尽快完善早发现早纠正的梯次监管工具”。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兵认为,梯次监管工具强调通过规则引导、行政指导、约谈警示等多种监管方式,推进“红绿灯”清单、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等多种举措工具,做好事前规制。目前不少地方监管部门也在帮助市场主体做事前合规的工作。

从实践层面来看,事前监管也逐步有了方向和指引。

以经营者集中审查为例,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对企业合并、收购等经营者集中行为的事前控制。刚实施的新反垄断法创设性提出了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审查制度,要求“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健全经营者集中分类分级审查制度,依法加强对涉及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的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

6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外发布《经营者集中审查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及“市场监管总局可以针对涉及国计民生等重要领域的经营者集中,制定具体的审查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定期对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提高审查的质量和效率。

可以预见,接下来事前监管的工具和方式将更规范、更细化。

在监管过程中通过事前明确规则、设置“红绿灯”、加强指引,可以尽力消除“模糊地带”,推动企业健全内部合规制度,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此外,陈兵还提到,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强调的“事前预防”“完善早发现早纠正的梯次监管工具”,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企业做好合规,有利于中国企业健康发展,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