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均住房面积超50平方米 为全国最高

2022年08月24日 17:45   南昌新闻网
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

  记者8月23日从“江西这十年”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过去十年来,全省住建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成功实现了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

  城市品质提升

  居住条件改善

  据了解,江西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整治“脏乱堵”“垃圾围城”“城市看海”等“城市病”。同时,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5.7%上升到2021年的61.5%,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078平方公里增长到1733平方公里,城市高架、过江隧道、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从无到有”,实现从“零的突破”到“多的裂变”。江西省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园绿地,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二,是率先在全国实现设区市全部进入国家园林城市的省份。

  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从“忧居”到“有居”再到“优居”的转变,江西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力度,十年来,改造各类棚户区195.9万套,50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棚改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改造老旧小区4531个,惠及群众136.58万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2.99万套,每年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0万户左右,250多万困难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35万套(间),投入使用1.19万套(间)。

  同时,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40.1、47.61平方米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50.5、64.6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4.96平方米,为全国最高,是全国唯一人均面积突破50平方米的省份。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2021年归集、贷款资金总额分别是2012年的3.9和4.3倍,有力保障了缴存职工住房需求。

  村镇面貌蝶变

  建造实力增强

  十年来,江西省改造108.8万户农村危房,其中2016年脱贫攻坚以来,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改造农村危房16.7万户,80.57万户建档立卡户全部确认为住房安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

  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江西省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清扫保洁市场化、分类减量资源化,599个建制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处理能力45.5万吨/天。同时,全省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0个,列全国第四,国家级传统村落343个,列全国第八,登记挂牌的传统建筑2万余栋,历史文化得到传承。

  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273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763亿元,在全国排位由第19位前移至第13位,年均增速超过15%。建筑业企业由3945家增长到2.4万余家,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由1家增长到24家,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发展,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9600万平方米,建成绿色建筑面积突破2亿平方米,江西成为全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试点省。十年来省内获国家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35项(含境外项目5项),创“杜鹃花奖”233项、省优良工程奖661项,建筑施工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江西建造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南昌新闻网)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