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鹰言”重挫美股,A股聚焦8月经济数据大逆转

2022年08月29日 11:38   海清FICC频道   邓海清

今天是8月29日,我们回顾一下上周的市场。一句话总结上周,降息的利好并没有能使得成长持续利好,反而是上证50指数表现最好。成长指数受到情绪转弱的打压,之前极致的市场风格开始发生变化。展望本周,海外的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的扰动应当是有限的,我们最为关注本周周三的对国内经济最重要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的数据。我们认为,从目前的数据看,8月的信贷状况应该是不错的,8月的经济数据大概率也应当不错。从8月中旬的稳增长政策组合拳不断发力以来,政策发力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我们认为牛市三部曲仍然会持续,并且目前市场因为过于谨慎和保守,其实存在非常大的预期差。我们坚定看好中国A股,尤其看好大国博弈基石的科技股。

周五鲍威尔的讲话落地,而这是影响过去两周全球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事项。会议上鲍威尔的讲话比市场原先预期的鹰派,使得周五美股大幅杀跌,并没有走出一个利空落地就是利好的逻辑。美股三大指数的跌幅都超过了3%。但是有趣的是,与此同时,美国的债券市场反应平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是略微上升了1bp,而同时,2年期的国债收益率也只是小幅上升了2bp,利率还低于周三的水平。同时,美国的美元指数也是低于周三的,说明除了股票市场,其余的市场并没有出现恐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美股投资者之前出现了不切实际的降息预期,而这种预期的打破,是美股大跌的最主要原因,而并不是全球恐慌情绪的变化。在周五的大跌之前,美股从6月底以来全面反弹了10%以上,这里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通胀水平下降之后,美联储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然而我们之前就已经说过,现在距离美联储下的战书也就是2%的通胀目标距离还太远,美联储不可能这时候就转向鸽派,因此这种股市的错误定价必然会面临修正。但是对于鲍威尔的飞蛾扑火般的加息人设,最重要的考验还没有到来。现在美国的问题是就业一直好,但是经济回落明显,而一旦这种经济持续下行传导到就业市场,鲍威尔的人设还能不能维持?这到时候可能会进一步考验美股的走势。

回到国内市场,刚才说了,美国的问题是股市的不切实际的预期的问题,并不是全球恐慌情绪的问题,因此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应当是有限的。周五对中概股影响最大的事件是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监管机构签署了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对中概股最近两年构成持续困扰的事情取得了进展,但是周五美股的情绪太差,使得对应的美股上市公司高开低走,也并没有能够收红。但是看下中概股上周的表现,上周整周中概股涨幅较大,市场应该对此进行了提前的交易,因此整体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国内来讲,在美股之前上涨时,A股的半数涨幅已经回吐,尤其是上证50指数已经回到了年内的低点附近,主要原因在于6月以来经济增速的波动,因此,本轮经济修复至关重要。我们关注到螺纹钢、水泥库存比往年的更快速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在20号之后,国内的票据利率的大幅上升,在稳增长的年份,都能看到对应这时候票据利率的上行,这主要是因为投放了贷款,相对资金有限,所以票据这种利率灵活的工具的利率就会上升。上周五郑州督导组组长,央行行长易纲在郑州主持会议,指出会跟地方联合办公,现场督导,打通堵点,巩固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因此,结合本次国务院督导组的督导级别高、督导的节奏快,我们认为8月开始经济可能明显走向修复,因此,6月以来经济回落的预期差将得到较好的修复。

对于我们关注的半导体、光伏、军工板块,上周受累于风格的切换,半导体指数上周下跌接近2.8%,新能源指数下跌近5.6%,军工指数下跌5.3%。但是我们仍然提醒投资者,首先,欧洲国家放弃碳中和并不等于放弃新能源,原因在于新能源跟半导体一样,在他们技术进步的历史背景下,都是决定未来大国博弈关键前景的因素,具有产业链长、卡脖子特征明显的特征,因此如果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说,继续新能源的投资和技术的革命一定是各个大国必须布局的板块,从美国的态度也可以看到这点;其次,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的价格战不可避免,这也意味着投资必须要寻找最有安全边际和技术突破潜力的公司,这里需要精挑细选。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大浪淘沙,最后才有头部的公司出现,科技行业,选股是关键,而在下跌过程中,对这些公司应当越跌越买。因此,我们坚定看好中国A股,尤其推荐三支箭策略,也即新能源、军工太空、互联网时代的新消费等板块。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