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医护迎战“艰难时刻” 有地方部署返聘退休医务人员

2022年12月19日 20: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尤方明
多家医院指出,最为严峻的时刻或许还未到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您别担心,我已经‘阳康’了。”12月17日,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就诊时,仍在咳嗽的医生向记者解释着。

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正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北京市另一位三甲医院医师告诉21记者,其所在科室已经全员感染,医院目前不要求检测核酸或者抗原,只要症状减轻,就希望医务人员尽快返岗。他在抗原检测阳性后累计休息了五天就已重回工作岗位,其中还包括与同事换班的两天。

该医师称,在岗医护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如在过往,一线医生负责病房值班,主要是开医嘱、写病历、对收治在病房内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二线医生则负责全院会诊以及急诊病人的诊治。如今一线的轮转医生数量告急,只能由二线医生顶上。

吉林省长春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科医师表示,其所在科室目前只有两人在岗,全部为阳性,负责诊治阳性患者。

上海市某医院头颈外科医师向21记者介绍称,该院目前已不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只有急诊、应急诊室、发热诊室、医废专员、PCR实验室人员、口腔科、内镜检查、采样点、防控加强病房,阳性病区或病室仍每日进行核酸检测。一旦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阳性且出现症状的,可根据健康状况提出休息。“在我们科室工作,很难不感染。因为大部分患者都要进行气管切开术,分泌物时常从插管中喷射出来,术后恢复又很容易呛咳。感染之后无症状或轻症的医护,基本都在坚持。”

一位熟悉广深疫情情况的急诊科医务人员表示,广州市医院医护减员明显,加之患者数量增多,在岗医护压力很大。不少医院取消了医护核酸日常检测,甚至不鼓励有发热症状的医护人员测核酸,但也有部分医院制定了人性化的政策,可以给阳性医护休假3-5天。深圳市疫情形势相对平缓,医护核酸日常检测仍在进行。有的医院要求医护两点一线,如果违反两点一线而感染,算事假;如果严格遵守两点一线而感染,可以因公休假3-5天。

他称,其所在医院发热门诊目前日均接诊200位以上患者,而且还在递增,是过往接诊数量的5倍以上。目前共有6位医师轮班值守发热门诊,保证24小时开放,中途有3-4小时可以脱下防护服喝口水、吃个饭,夜班后可以休息一天。医院也在加派人手进驻发热门诊。

“虽然现在急诊和发热门诊工作压力很大,但是没有逃兵,有时候虽然很心累,但是不会有怨言,毕竟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只是希望患者能够更加理解医护的工作。”他对21记者表示。

已有不少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社交媒体发文,报告“医护减员严重”的局面。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2月16日发文称,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医院短期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疫情之下,百姓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另一方面,医护人员作为最前沿防线,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各个科室减员严重。尤其是急诊和发热门诊,连日来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多位医护人员“轻伤不下火线”,奋力坚守。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就诊高峰还没有到来。

同日,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发布《倡议书》称,当前,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未来一至两个月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将会是国内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艰难时刻”。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大增,面对的冲击和压力大增,我们面前防控的艰难和辛苦程度大增。

《倡议书》写到,特别是“防疫二十条”和“防疫新十条”实施以来,各级医院,包括我们四院,防控形势任务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患者包括阳性患者大量涌入医院,医护人员感染的概率极大增加,感染人数增加,在岗医护人员不断自然减员。与此同时,医院还得做好阳性病区建设、重症救治提升、发热门诊扩容等棘手工作,以及日常医疗救助工作,还得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在岗保障。由此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趋显突出。

面对医护感染高峰,已有地方开始部署返聘退休医务人员。如甘肃省兰州市卫生健康委于12月12日发布通告称,为缓解医疗机构技术人才紧缺状况,现面向社会返聘公立医疗机构五年内退休医生,助力提高我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意愿者可直接联系意向单位面谈。涉及机构包括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5家单位。

12月19日,贵州省安顺市卫生健康局发布《致全市广大退休医务工作者的倡议书》称,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工作重点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虽然奥密克戎致病性和重症率都有所降低,但传染性依旧很强,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正昼夜奋战在医疗救治战线上。由于我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给医疗救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您身体健康,能适应当前医疗救治工作,诚邀您与我们一起并肩战斗。如有意向,请向退休所在单位报名,参与到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中来,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加一把劲,尽一点责。”

在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人力在短时间内培养是比较难的,短期内可采取二三级医院下沉支持基层的做法,还可以招聘近五年来已经退休的工作人员,或是其他岗位的医疗卫生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