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大量高质量的电池回收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2023年03月03日 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费心懿
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南财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费心懿 上海报道

编者按: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结合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专长,提交多份提案。

3月3日,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书面采访的形式与其交流了有关提案的背景和意义。

曾毓群在《关于开展我国动力电池护照及配套政策研究 加强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提案》中指出,电池护照是物理电池的数字孪生体,可实现对动力电池全供应链的透明化数字管理。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通过电池护照,简单直接地查阅电池产品的相关信息。电池护照作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有力抓手,可成为促进电池产业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在采访中,曾毓群进一步向记者分享了消费者掌握电池护照的重要意义和当前电池回收难的痛点。

曾毓群告诉南财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双碳’目标的实现,不光是产业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也需要全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动力电池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比约40%,低碳足迹电池产品是实现汽车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针对消费者掌握电池护照的提议,曾毓群进一步解释,“选择低碳产品是培养消费者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方式。一般情况下,消费者难以获取产品的碳排放信息。但通过电池护照,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轻松进入电池护照界面,就能看到该电池在包括碳足迹、ESG等环保、社会责任、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为消费者选择低碳、绿色、负责任的电池产品提供了可能。”

另外,曾毓群还指出了当前动力电池回收领域中的若干痛点。

“目前,由于电池回收监管过程中,主体责任难以落实、监管力度和手段不足,惩罚力度较弱,大部分报废电池流向小作坊和处于监管盲区的梯次利用市场,正规回收利用企业基本是难以收到报废电池,大量高质量的回收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他告诉记者。

就此,曾毓群建议,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此外,还需加快推动电力核算规则与全球接轨。我国新能源产业优势大,出口多,要确保产品碳足迹核算中所有清洁电力的低碳属性都能发挥最大价值,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电力数据结构和绿电确权工作并定期对外发布,尽快制定各种清洁电力的电力证明和交易机制。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