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诈骗手段升级,金融类企业最易成为“目标”

2023年04月19日 18:14   广州金融科技
最近,不法分子冒用企业名义实施诈骗再度出现。

综述:

最近,不法分子冒用企业名义实施诈骗再度出现。

4月10日傍晚,招银理财在微信公众号发布风险提示,称不法分子冒用其名义实施诈骗。

根据招银理财发布的该风险提示,不法分子冒用招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发送诈骗短信、图片、邮件等信息,诈骗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招招理财”名义发送兑付通知、清退通知,要求投资者办理清退需添加官方QQ号等。

无独有偶,企业被不法分子冒用名称实施诈骗并不鲜见,近年来,防控中心在监测中已经发现了数十条类似的风险线索,在这些风险事件中,涉及的企业类型多样,但是,不法分子更喜欢冒充金融企业或企业名称含有“投资”字样的企业,据防控中心统计,金融类别企业占比接近七成,其中各类投资公司超过一半。

不法分子冒充正规企业名义实施诈骗,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开发假冒APP。一般来说这些假冒APP的名称具有误导性,如“招招理财”的名称近似于招银理财,用户可能无法区分,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直接“临摹”,制作一款与正规APP外观一模一样的APP,迷惑性更强。不法分子制作的假冒APP,一般来说无法上架应用市场,只能通过扫码或从网页端下载。在资金归集上,许多假冒APP的收款银行账号是个人账号,但不排除一些不法分子批量设立空壳企业,利用它们的银行账号专门归集公众资金。与正规APP相比,假冒APP存续时间非常短,通常在几周内便关停,或者进行所谓的“系统升级”。


防控中心提醒公众慎防投资诈骗,如收到相关诈骗信息,建议及时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或向公安机关报案。拒绝从不正规渠道下载安装APP,对APP过度索取的权限要求,要予以拒绝。

对于被不法分子冒用名义的企业,请及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APP或登报等方式进行澄清,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日历

      • 2025年 7月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