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名银发人才入库!广州为何设立大湾区首个银发智库?

2023年06月29日 20:5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刘黎霞
广州建银发智库的初衷离不开三个关键词,“聚银发人才”、“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刘黎霞   广州报道 

老龄社会加速到来,让“银发人才的二次开发”这一话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议题。 

2022年10月,依托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广州市越为银发活力研究院(银发智库)成立,这是大湾区地市中的首个银发智库。 

据悉,目前广州银发智库已吸纳1200名银发人才,其中包含院士36人,涉及对接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各行业需求项目181项。 

广州为何要倡导成立银发智库?未来这个银发智库要做什么? 

6月28日,广州国际生物岛(中以合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广州市越为银发活力研究院(银发智库)举办“建高端银发智库·聚四海银发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银发智库专家交流会。交流会上,广州市政协原主席、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广州老年大学)校长刘悦伦与院士专家济济一堂,畅谈智库建设规划与进展,并在会后接受了南方财经等媒体采访。 

为什么成立?激发银发人才新动力   

广州的银发智库,不是老干部茶话会,是要真正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我们鼓励院士专家,带项目,带资源,一起为广州产业发展做实事。”交流会上,刘悦伦一如既往的快人快语,其诙谐风趣的发言,让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刘悦伦曾担任过广州市政协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佛山市委书记等职务。其在广佛两地从政履历丰富,在广州,他曾主政过寄托广州未来的萝岗(现为黄埔)、代表广州历史的荔湾、广州经济总量之首的天河。

刘悦伦也曾对媒体讲述自己对广州的感情:“我是老广州,在广州出生、长大、上学,又在广州工作,我跟广州大部分的区都有渊源。” 

交流会上,刘悦伦说,创设银发智库是基于国家创新战略背景下对广州现实的考虑,在广州开发区主政的经历,使其深刻体会到人才引进对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很长一段时间,广州开发区每年引进海外留学归国人才都在2000人以上,这些人才如今成为广州科技创新的主力,“如果没有这批人,光靠跨国公司,我们的创新经济底气不足。” 刘悦伦说。

“经过25年,当年引进的人才,如今也大多超过60岁,你能说他们老了,不能干了吗?”在刘悦伦看来,组织调动好广州现有的科技骨干人才力量,将为广州未来的科技创新提供根本性动力,集聚起最宝贵的第一资源,这正是银发智库创设的初衷。 

创立半年来,智库建设初见成效。目前,银发智库联合广州开发区整合广州的医疗资源和企业资源,共同推动组建广州市新药械创新联盟。该联盟旨在于解决新型药械产业成果转化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搭建桥梁,鼓励临床创新。 

此外,广州银发智库与海珠区委、区政府以及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共同成立广州数字经济产业联盟,“计划在广州数字经济领域中打造一个创新生态。”刘悦伦介绍。 

刘悦伦的观点得到了现场众多院士、专家的认同。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有100多位,年龄在60岁以下的极少,基本上都在70岁以上,这些银发人才在中外学术交流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许宁生表示,在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银发专家依旧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比如在组织高层次人才、设计项目的方向上,考虑问题会比年轻人更缜密、更周全、更有深度。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我们经过学术和实践的历练和积累。退休之后,我们仍然觉得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奉献。”中山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萍说,过去不少人才概念都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而银发人才刷新了以往大家对人才的概念。 

拥有超30年半导体行业经历的粤芯半导体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卫,回顾了自己在广州的创业,从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出发,他表示:“高端银发人才不仅可以提升大湾区整体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更在制定宏观战略和网罗国际人才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如何发力?产业联盟有效整合资源

目前全球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传统价值观的重塑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

“银发经济是一个朝阳产业,也是一个有着极高研究价值的领域。”交流会上,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暨南大学原校长胡军认为,银发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作用,据研究预测到2035年银发经济产值会占到GDP10%,到2050年达到15%,“它不仅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涉及面广、产业链长,更是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银发智库如何建设?如何让更多“初老”领军人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胡军建议,需要科学分类建档,建立高层次银发人才数据库,按照不同领域做好银发专家分类,为智库建设奠定数据的基础。同时,建立合理的标准,建立动态出库和入库机制,及时将银发人才调整入库。

“全国退休老教授有100多万人 ,差不多占了全国高新技术人才的半数,70%身体都还不错。”胡军说,在扩大高层次银发人才方面可以实施靶向式邀约,不仅是高校或科研院校专家,有经验的企业退休高级人才也应该入列,通过建立成果激励机制,促进高端银发智库的健康发展。 

“汇聚银发人才资源,要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高水平的咨询机制。”陈卫表示。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程良伦从产业角度提出建议,银发智库可以多聚焦两方面议题,一是长期被“卡脖子”的工业软件,二是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充分发挥银发智脑效应,为当前产业界所关注的重要命题做贡献。 

银发智库顾问、易创中投科技产业控股(广州)有限公司CEO汤敏超建议:一方面,智库建设不仅要重视科学家和企业家,还要多重视科技企业家和产业组织者这些“新物种”;另一方面,智库可以作为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促进机构发力,目前银发智库在牵头成立“新药械创新联盟”是很好的尝试,这种联盟是一个创新联合体和产业集群的促进机构,做成功后可以复制到其他广州重点发展的产业。 

在汤敏超看来,目前中国多数智库的“痛点”,正是银发智库的“着力点”,因为银发智库可以在深谙政府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深度服务政府和企业,成为联通政府和企业,技术与产业之间的重要桥梁。此外,银发领军人才有一项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统合综效”(Synergize)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尊重部分之间的差异。 

“如何让银发人才真正发挥作用,不是搞几个论坛、提几个建议,要真正建设起团队,一起做事。”许宁生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许宁生正是刘悦伦所言的“带项目,带资源”的案例。

作为银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目前许宁生团队正与粤芯半导体开展SiPho(光电融合)工艺方面的合作,“粤芯半导体拿出3000平方米洁净室与院士团队共同开展12英寸硅晶圆研发,同时向8英寸兼容。”陈卫介绍。 

银发智库建设的背后,事实上也折射了老龄社会加速到来的今日,“有为政府”在老龄化工作上的积极应对。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广州将银发人才资源的开发列入全市工作开展部署:广州市委印发的《中共广州市委人才领导小组2023年工作要点》明确,建设银发人才库,推进羊城银发人才二次开发。 

此外,广州市委深改委出台老年教育首个指导性文件《关于推进新时代广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门突出促进老年人作用发挥,将其融入老年教育全过程,倡导以老有所学更好实现老有所为。 

值得注意的是,以广州市委名义出台相关文件,提出“银发人才二次开发”在国内尚不多见。

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如何?《广州蓝皮书:广州社会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0年广州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8.27%,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3.01%,接近中度老龄化。

不过,从常住人口看,广州人口仍然具有“年轻化”优势。该蓝皮书显示,2020年广州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5.4岁,低于中国内地38.8岁的平均水平。劳动力人口占比74.7%,优于广东省68.8%的平均水平和中国内地63.4%的平均水平,优于北京(68.5%)、上海(66.85%)和重庆(62.22%),略低于年轻城市深圳(79.53%)。

刘悦伦表示,在分级分类建好专家库的基础上,积极对接企业、政府、社会需求,为广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产业培育、经济项目引入、重要政策咨询、老年人才开发、老年教育拓展等服务,持续打造集“研学+项目+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银发人才智创平台。 

如何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为”,如何通过银发智库为科技创新贡献更多智力资源?广州正紧贴城市产业发展,尝试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子。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