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邢台首富,豪砸600亿卷光伏

2023年07月19日 12:21   21世纪商业评论   谢之迎
穿越周期,加码扩产。

文/谢之迎 编辑/江昱玢

千亿光伏巨头,晶澳科技交出亮眼成绩单。

 

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42-49亿元,同比增长146.81%-187.95%。

 

截至7月17日收盘,晶澳科技市值为1123亿元。

 

“回想1996年,我们从三台单晶炉起步,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先行者。”

 

董事长靳保芳白手起家,27年间,数次穿越周期、逆风翻盘。

 

《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中,这位71岁的老者以750亿元财富值,排名第187,蝉联河北邢台首富。

  

垂直一体化

 

靳保芳的生意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等全产业链。

 

PV InfoLi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组件出货量居全球第四。

 

此次,晶澳科技业绩大幅预增,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光伏产品市场需求向好,公司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光伏组件的出货量和营收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二是新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增长,采购材料、物流运输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提升。

 

这延续了去年利润高增的态势。

 

 

“我们亲历了行业的跌宕起伏,经受了数次危机。”3月底,靳保芳在公开信中提到。

 

今年初,光伏产业链价格步入下行周期,组件企业面临盈利困境。

 

晶澳科技展现韧性。1-4月,公司单瓦盈利(不考虑汇兑和减值)创下新高,由去年的0.139元/瓦,升至0.22元/瓦。

 

“坚持光伏垂直一体化模式,大幅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功率,带来产品整体成本下降。”晶澳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正是基于靳保芳提出的“一体两翼”战略——“一体”指硅棒、硅片、光伏组件及电池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两翼”则为智慧能源和光伏新材两大事业部。

 

晶澳科技表示,一体化布局可降低中间环节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不过,二季度净利润16.18亿-23.18亿元,环比下降约10.22%-37.34%。

 

 

环比下滑的原因,记者咨询晶澳科技方面,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复。

 

7月1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晶澳科技被问及“二季度出货量较一季度增长幅度不明显,会不会对全年出货指标带来影响”。

 

“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货已发出但是没有收入确认。下半年会相应加大出货,力保全年60-65GW的出货指标不变。”晶澳科技高管表示。

  

二代扶上马

 

光伏行业沉浮近三十年,靳保芳有“中国硅王”之称。

 

1952年,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40岁时,他上任宁晋县电力局局长,后弃官从商,创立了晶隆半导体厂,进军光伏太阳能领域,一度成为全球单晶硅之王。

 

彼时业务单一,2005年,靳保芳引入澳大利亚太阳能和光伏电缆等企业资金,合作建立晶澳太阳能,及后来的晶澳科技。

 

在靳保芳看来,穿越周期的前提是技术创新。

 

太阳能晶硅电池,分为P型和N型。P型PERC电池转换效率逐步接近理论极限,N型TOPCon电池(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HJT电池(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等,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N型、P型组件发电量对比)

 

晶澳科技主推的倍秀(Bycium)电池,正是基于TOPCon技术;研发中心在研储备IBC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技术等。

 

2022年,晶澳科技研发费用46.08亿元,过往三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超60%。

 

光伏之外,靳保芳执掌业务辐射房地产、酒店餐饮、医学养生、物业管理四大板块。刻下,商业帝国交付予谁,成了这位古稀老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靳保芳公开表示,要教育子女不应该想着继承财富,而要继承自己的事业,因为财富不牢靠。

 

送上马、扶一程,晶澳科技成了两位千金的练兵场。

 

长女靳军辉出生于1978年,长期在地方政府工作,曾任河北省直工委党建督查室主任。

 

(靳军辉)

 

2020年,靳保芳被立案调查时,靳军辉临危受命接手晶澳科技,任助理总裁、公司董事,并未在公司持股。

 

天眼查显示,1月成立的石家庄晶澳太阳能科技,注册资本10亿元,法定代表人则为靳军辉。

 

由她带队,总投资102亿元的年产10GW切片及10GW电池项目,今年3月份开工,预计9月试产。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30亿元。

 

次女靳军淼,靳保芳长期带在身边培养,持有晶龙集团13.37%的股份,曾以215亿元财富位列《2022胡润女企业家榜》第30位;其丈夫陶然担任晶澳科技董事、副总经理。

  

扩产频出手

 

晶澳科技数十年屹立不倒,有赖于靳保芳的“不冒进”。如今,靳保芳一改常态,频频出手加码扩建一体化产能。

 

《21CBR》记者根据扩产公告统计,去年2月以来,晶澳科技投资总额近600亿元,投建电池组件、配套辅材、光伏电站等。

 

最近一次,晶澳科技6月6日公告称,计划投资60.2亿元建设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建设周期约3年。

 

这是靳保芳今年第二次落子鄂尔多斯。

 

3月底,晶澳科技宣布,拟投资128.42亿元在鄂尔多斯高新区建设年产20GW硅片、30GW电池项目。

 

鄂尔多斯高新区项目,意在于西北区域形成完整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

 

为了服务国际客户,晶澳科技2015年起,在东南亚开建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生产工厂。去年,越南3.5GW电池等项目投产,预计2023年海外一体化产能将达5GW。

 

随着新建产能落地,晶澳科技透露,“按照产能规划,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超80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

 

光伏电池从P型转向N型的当口,靳保芳把住方向盘,不遗余力投入。

 

7月11日,晶澳科技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海外市场看,TOPCon的接受度比较高,相比P型产品有一定的溢价,下半年会持续加大N型产品的推广。

 

 

“N型组件产品DeepBlue4.0X处于量产的初期阶段,目前生产成本略高,供应环节相对紧缺。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新的产能释放会得到一定缓解。”晶澳科技提到。

 

据悉,今年三季度,公司预计有36GW的N型电池产能陆续投产,并有20GW的N型电池项目在建。预计年末N型电池产能将超40GW,占比超50%。

    

光伏巨头们步伐一致。

 

5月底,晶科能源宣告560亿元大规模扩产计划。6月,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均披露百亿级扩产计划。

 

卷入新一轮扩产潮中,晶澳科技或将面临又一次挑战,靳保芳保持敏锐、伺机而动。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