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爷论市|“地量”已经来了,“地价”还会远吗?

2023年07月24日 13:23   股市广播
播放音频

【专业深刻 麻辣点评——《程大爷论市》】


本期概要:

1、7月19日,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磅出炉,有哪些深远影响?长期利好哪些行业?

2、特斯拉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业绩超预期,股价却暴跌,什么原因?对我们交易中报行情有哪些启示?

3、作为今年最火赛道的人工智能板块持续调整,明星个股跌幅较大,调整到位了吗?

4、21日盘前,常州部分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消息引爆房地产板块,地产股跌出机会了吗?

5、两市持续缩量调整,最低已经见到7000亿的日成交额,可以说是“地量”已现,那么“地价”还有多远?


—文字摘要—


主持人:欢迎来到每周准时相约的程大爷论市节目!市场在“地量”之后会不会出现“地价”呢?马上有请老朋友、人气财经专栏评论家程大爷。程大爷,你好!


程大爷:梁欣你好!听众朋友,周末好!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磅出炉,利好哪些行业?


主持人:7月19日,中共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重磅出炉,这对于稳定企业家信心,对于民营经济未来的发展,会有怎样的深远影响?长期来说,又利好哪些行业?


程大爷:文件重磅出炉之后,大家的预期都非常高,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磅的利好。这份文件把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位推到了相当高的高度,前所未有。

文件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税收角度看,从2012年到2021年,民营企业占比增加了48%,提升到了59.6%,增长幅度相当大。

从就业角度看,2012年到2022年这10年以来,民营工业企业吸纳就业占比从32%提高到了48%,增长幅度也相当大。

从外贸角度看,民营企业从2019年起成为第一大外贸经济的主体,2022年占比达到50.9%,已经超过了一半。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抵制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行,要保护民营企业家,而且提出对民营企业家要实行包容式监管,还是回到了之前鼓励创新、鼓励大发展的基调,这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

网上很多人对这个消息的解读都是极为正面的,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市场的反应刚开始也非常热烈,但市场高开之后还是走低了,最后还以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收盘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问我,之所以高开低走是不是因为这个消息已经被提前消化了?对于这样的疑惑,我也很理解,毕竟现在市场中的逆向思维方式比较明显,当利好还在酝酿之中的时候,市场就已经开始上涨了——几次民营企业家的座谈会期间,传播的(利好)信息都已经股价的上涨中有所反应了。

但我认为这次重磅文件出台的消息对未来民营经济发展、对市场的稳定作用的利好还没有被充分的交易和评估,这是一个很长远的利好。

哪些行业会受益呢?我认为所有民营经济占比较大的行业可能都会受益,像前几年因为互联网平台反垄断而受到一定压制的企业和板块都将会受到很大的鼓舞,特别是科技含量比较大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在未来不仅可能会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还可能会在资本上得到估值修复和重新定位。互联网平台方面,马化腾发表了千字长文,雷军也表达了喜悦之情与期待。

坦率的说,这个消息落地之后,我建议大家重点关注一下互联网平台公司,关注一下港股里那些估值偏低、跌幅巨大的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型的公司。


特斯拉二报业绩超预期,股价却暴跌,什么原因?


主持人:科技龙头特斯拉发布了二季度的财报,业绩超预期,但是股价却出现暴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对我们交易中报(半年报)行情又有哪些启示?


程大爷:特斯拉的股价表现体现出了美国机构投资者的鲜明色彩,特斯拉股价波动背后的原因其实跟它的业绩预期有关。美式交易往往是在最坏的时候开始出现好的买点,因为利空都已经兑现了,而在最好的时候恰好是出货的最好时机,因为所有的预期都兑现了。所以,在美股市场里交易时特别要注意,逆向思维的特征是非常的鲜明的,而且在机构投资者身上更是根深蒂固。

2022年9月下旬,特斯拉的股价还在300美元左右,但到了2023年1月6日,其股价一度被砸到了101.8美元,跌幅高达65%,但此后股价一路上涨,至7月19日,短短半年时间又涨了两倍,回到299.29美元。似乎大家总是说A股的波动大,但特斯拉的市值一度超过万亿美元,相当于7万亿人民币,远超A股的股王,它的股价波动也实属不小。

特斯拉的二季报十分靓丽,其二季度的营收是24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高于分析师的预期(44.7%),刷新了去年第四季度创下的单季度最高纪录,最重要的是二季度的每股收益达到0.91美元,同比增长了20%,也高于分析师的预期(0.81美元)。

但在如此靓丽的二季报公布之后,其股价竟然暴跌了9.74%!大概有几千亿人民币的规模。断崖式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仅从财报的维度看,特斯拉的利润率持续下降可能是主要原因,二季度特斯拉毛利率为18.2%,低于预期的18.8%,超预期的降至了4年来的低位,而营业利润率为9.6%,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并且自由现金流不到市场预期的一半。

我们可以想象,特斯拉的营收在未来到达天花板之后肯定不会继续大幅增长了,如果毛利率还持续下滑的话,那么利润就存在隐忧。这可能就是股价暴跌的原因之一。

但我更相信特斯拉之所以出现“利好见光死”还是因为之前涨的太多,风险是涨出来的——半年的时间股价从101.8涨到了299.29,涨了两倍——如此靓丽的二季报的利好已经完全消化在它过往半年的巨幅上涨过程里面了。对于机构来说,利好公布就是兑现卖出时机。

特斯拉的“利好见光死”对我们交易中报行情有什么启示?我们不妨看一下比亚迪。

周五的时候新能源车巨头比亚迪也公布了半年报,其业绩甚至比特斯拉还漂亮!半年报显示,比亚迪盈利达到了105-117亿,虽然绝对值跟特斯拉没法比,但同比增长了192%-225%,也就是说,盈利增长几乎为2倍。可是,半年报公布当天比亚迪的股价低开低走,全天都是绿盘,H股的走势也是如此。

与特斯拉股价大幅上涨近2倍相比,比亚迪今年的股价只是微涨了2.61%,那为什么比亚迪在公布靓丽中报后依然表现平淡?因为当下新能源车的高利润率在未来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回溯一下2020年和2021年期间的医疗板块,像英科医疗这类医疗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巨幅增长,当时都不按百分比来衡量,而用多少倍来计算,比如以前的利润是5000万,但当时最高峰利润可能达到20-40亿的水平(增长了40-80倍)。可后来英科医疗的股价一路下跌,尽管市盈率都已经跌到了3-4倍,依然还在继续跌,这就是业绩不可持续导致的结果。

无论是新能源整车,还是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还包括光伏企业巨头,它们的估值都非常低、利润都非常高,虽然它们的中报非常靓丽,但是股价都在下跌,而且跌幅巨大,原因就是高毛利率在这样充分竞争的行业里边是难以维持的。

虽然比亚迪的表现平淡,仅有微小正收益,但是相对于整个新能源车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它稳定的股价其实已经消化包含了中报业绩靓丽的预期。

在上一期节目我们就谈到了如何交易中报的“预期差”。其关键就是,比较其业绩与股价的走势,能不能做到超预期。比亚迪的股价相对其他的新能源产业链上公司的股价来说很是坚挺,这就已经反映了其业绩的超预期增长;而特斯拉股价已经涨了2倍了,它的业绩虽然略有超预期、是利好,但不是特别的超预期,不足以支撑它未来的愿景,那就是“利好兑现是利空”。

在交易中报“预期差”时,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注意——利空出来是利好(预期很差,虽然结果也差,但比预期要好,便成了利好)。所以,交易预期差的时候,一定要有逆向思维,这点特别有用。

比如房地产行业,我们对它的预期很差,但就是在上周大盘调整的这段时间里,房地产板块却涨得很好。在房地产ETF跌到最低的时候,我曾经说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买点,果然,如果当时买进的话,现在就有接近3%-4%的收益。


人工智能板块持续调整,明星股大跌,调整到位了吗?


主持人:AI板块是当下很火的赛道,其中有些明星股已经跌幅比较大了,它们调整到位了吗?


程大爷:AI板块是我们一直以来都持续关注的。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至少提前2周时间都在提示,在中报业绩披露的期间,大家要特别小心AI板块的风险。

在6月最后一期节目里边,我们谈到了一个观点,今年的所有的明星基金都重仓了AI,“得AI者得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当时我就担心有人可能要干傻事了。

有的人可能看到半年报里重仓AI的基金赚了很多钱,便马上去追高这些重仓AI的基金,这肯定是一件傻事。如果你听了我们的节目,就应该能避开了这个大坑。另外,人工智能股反复冲高的过程里,舆论对AI板块还是非常看好,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可能就会想着把其他股票卖掉,去拥抱人工智能,以期抓住股市未来最具爆发力的板块,这也是一件危险的傻事,也不能干。

人工智能板块在中报披露期间的表现的特别差,因为从已经公布的业绩来看,都是令人比较失望的,例如360是亏损的,科大讯飞的业绩大幅下滑等等。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下港股,同样是AI芯片细分赛道的公司,港股的商汤今年以来跌了25%,而A股的云从科技等明星概念股却涨幅巨大。如果AI板块中报业绩仍然是让人失望的话,我建议中报大家还是要回避一下AI的炒作,这其实是一个资金推动的板块。

需要注意的是,不但A股的人工智能板块要小心,美股的人工智能板块也要小心。很多华尔街大佬也发出警告称,人工智能大繁荣会不会演变成人工智能大泡沫?

美国的人工智能的明星公司,包括英伟达,最近都开始下跌,原因还是涨的太多,风险是涨上来的。美国人工智能板块的估值确实出现了泡沫化——人工智能时代最大的赢家英伟达的市盈率就已经有80倍了——再好的公司,当出现了泡沫化的估值之后,都是需要小心对待的,特别是在目前美国对人工智能采取严厉监管态度的情况下。

从美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OpenAI采取严厉监管的态度来看,未来美国的人工智能监管会严厉化和升级化的。相比之下,国内对人工智能板块采取包容监管态度,采取分类分层分级监管,更多的是鼓励发展。监管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我们跟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相应的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按照华尔街的普遍标准,美国科技行业在5月份已经正式进入泡沫,但最近花旗策略分析师汉娜谢茨在对过去40年中28个行业泡沫进行评估后发现,行业泡沫化之后,泡沫不仅不会马上就破灭,反而还会维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在泡沫信号闪现后的前6个月,科技泡沫通常会给市场带来66.4%的回报。

我非常认同汉娜谢茨的观点,回顾A股的过往行情,在无论是大盘还是行业板块,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泡沫之后都没有马上停止脚步,会出现所谓“涨过头”的情况,跌起来也是这样,也会“跌过头”,跌到地板都不是最低点,地板之下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之下有地狱,就连地狱也还有9层。

我认为,A股的人工智能板块在中报之后,有可能还会有一波行情,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劲爆的题材行业。但在中报和年报披露期间,对于人工智能公司还是要特别小心,因为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部分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地产股跌出机会了吗?


主持人:常州部分银行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消息引爆房地产板块,有些ETF已经开始有所反应,地产股跌出机会了吗?


程大爷:上周五常州部分银行宣布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消息引爆了房地产板块,有很多地产股都直接奔向涨停板了,整个地产指数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

这个消息对房地产板块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关于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央行表态说这是一件好事,但银行的积极性却不高,一直都没破冰,但现在常州部分银行已经表态要下调,虽然还没有实际下调。

从银行的角度看,虽然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了,利润降低了,但总比没有利润好——因为存量房贷利率太高,很多人就会选择提前还贷,或者通过转贷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如果其他的银行也跟进的话,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构成实质性利好。


两市持续缩量调整,“地量”已现,“地价”还有多远?


主持人:近期市场一直处于疲乏的缩量调整状态,本周成交量最低仅有7000亿左右,“地量”出现了,“地价”是否能够如期而至?


程大爷:对于市场的缩量调整,我一直认为是不用担心的。7000亿左右的交易量还不到自由流动市值规模的2%,是明显的“地量”。

所谓“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出现“地量”就说明市场的卖压开始减弱,当前市场只是需要一些信心,要涨起来还是非常容易的。要相信“地量”出现之后,“地价”不会太远。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先聊到这里,感谢程大爷,我们下周再见!


程大爷:好的,再见!


如果希望获得本节目的文字版摘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传媒”,输入节目“程大爷”即可获得文字版摘要。


马上点击文首音频,一起来听听人气财经专栏评论家程大爷关于以上问题的见解吧。


 [风险揭示] 节目中所述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作为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操作及其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程峰证券执业编号: S0570611100178)


(本文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市广播出品)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