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梦璇 南沙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7月26日举办的“‘融’入南沙‘贷’出未来”第六期——惠企政策宣讲暨银企对接专场活动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南沙科技信贷资金池的合作银行已经有21家,资金池累计入池企业323家,贷款授信达26.95亿元,实际发放贷款16.99亿元。
为有效缓解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南沙区在广州市率先推出“一金一池”,即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创新母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下称“资金池”),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今年1月,南沙一家从事信息技术的科技型初创小微企订单突然大量增加,急需增加流动资金扩大产能 。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未获批的情况下,南沙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的受托管理机构广州市慧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根据了解收集的资料,快速为企业办妥入池手续,已成功入池的企业最终在另一家银行获批300万元用作流动资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南沙区科技局副局长林进效介绍,南沙区设立的资金池创新了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风险共担方式引导合作银行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服务,鼓励区内银行机构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信用贷款的覆盖面,通过银企对接会、政策宣讲会等方式,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有效缓解所扶持对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担保难、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资金池获评广州市信用创新应用案例,杠杆作用倍增凸显。
据了解,另一家环保设备高新技术企业因处于成长期,面临大量资金需求。基于市与区两级资金池叠加后,合作银行最高可获得不良贷款本金损失的75%的情况下,风险大大降低的考虑,银行最终向符合入池的企业在原拟1批8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700万元额度,最终批复授信1500万元,让企业轻松获得了较充裕的资金,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南沙科金控股集团副总经理谭妮娜介绍,入池贷款有两大特点,一是企业贷款成本低于全国同期利率水平,贷款利率主要分布在3.65%到4.5%之间;二是信用贷款占比高,全部企业获得50%以上信用贷款,获得纯信用贷款的科技企业占比77.9%。通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一金一池”吸引各类金融要素聚集,在南沙形成“产业+科技+资本”的集聚效应。
企业申报入池可增信进而获批贷款;入池企业可在原本获批额度基础上由银行增加贷款额度;此外,入池企业在南沙区的金融企业贷款还可以申请政府贴息补贴……现场,南沙区科技局、慧金公司、南北知识产权、工商银行和广州银行针对参会企业最为关心的科技创新政策、科技信贷资金池入池流程及贷款贴息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宣讲,多家金融机构在会场“摆摊”与企业展开融资对接。
广州市东海鹏染整织造有限公司参会代表郭小姐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公司已于去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申请一部分资金补贴。“这些材料拍下来后,我回去还要对照梳理下我们企业符合哪些政策,尽快申请相应的政策补助。”
据悉,“‘融’入南沙 ‘贷’出未来”是由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指导、广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为畅通中小企业科技信贷融资渠道打造的系列品牌活动。本期活动以深入浅出的政策宣贯,帮助企业吃透用足政策红利,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