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海南走一场热到发烫的city walk

2023年08月02日 15:50   城市频道

所谓“Citywalk”,即“城市漫步”,指的是一种漫步探索城市的休闲方式,是继露营、飞盘、围炉煮茶等活动之后,再度兴起于年轻群体中的娱乐休闲活动。

小红书发布的《2023 City Walk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小红书平台上City Walk相关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0倍。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该平台已经walk出了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

city walk的热,首先从一线城市开始,而后蔓延开来,这个夏天,逐渐在海南形成一股出行趋势——在街上,你偶尔可以看见一群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在海南的三伏天里四处闲逛,不明所以的人只会觉得这些“街溜子多少不太对劲”,但他们坚信,自己是在践行一种生活方式或是旅行方式,还有,别叫他们“街溜子”,请叫他们“city walker”。

在海南,践行一种别样的city walk

city walk,作为一个舶来的概念,自诞生起就和城市景观无法切割。落地到国内,首先流行于一线城市的青年,于是,更多人无形中将“city walk”与北京的恢弘故宫和胡同小巷,上海的摩天大楼和海派洋房,深圳的高奢商场和中心商务区联系到一起。

而当这个词落地到海岛,就会变成另一种风味。

海南版的city walk,多集中在海口、三亚、文昌、陵水等市县,与大众印象中的热门旅游城市重叠,沿途不仅涵盖城市人文景观,还极具当地特色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city walker放弃了汽车和公共交通,选择用两条腿丈量城市的厚度,偶尔借助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完成旅途,绿灯直行,红灯拐弯,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在向来不以文化见长的海南,通过city walk,也能领略到别样的人文风味。在老区琼山,从府城东门出发,依次途经府城鼓楼、琼台福地遗址、忠介路、福地夜巷、达士巷、丘濬故居,最终抵达海瑞故居,一路穿行,你能看见海南最久远的历史,如今,这些历史已然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名人故居之外,便是烟火缭绕的特色美食街。

从钟楼出发,依次经过中山路、博爱北路、新民西路、文明路,你能看见本地人最质朴的生活状态,毫无滤镜修饰,店里十元三双的袜子,市场里的吆喝叫卖,路边飘来粽子和海南粉的香,三元的斑斓糕是又甜又糯的滋味。

来一趟海口湾,去看看云洞图书馆的晚霞,到世纪海角小酌一杯,以微醺的状态从世纪大桥穿行而过,去打卡天空之山的落日,感受华彩湾滨海广场的奢侈与惬意,海口最靓丽的城市封面尽收眼底,一眼望去颇有种置身于外滩的feel。

有人通过city walk重新认识三亚,不再是碧海蓝天,也不再是高奢酒店,网友@彩虹糖如此描述一场心血来潮的三亚版city walk:“沿着凤凰路向西走,路过的石墩被可爱的人儿许下了小愿望,慢慢走到了小胡同里,时间应该是晚上八点,大家都下了班,电动车一辆接着一辆飞驰。来了三亚之后才发现,它跟我印象当中完全不一样,非要形容,烟火气更浓一点吧。走了一个小时有点饿,恰巧看到食档,一间小店,一碗小面,店面虽然不大,但简单的装修有点子电影感,适合街拍,至于面的味道嘛,等我多吃几家之后,再公正评价,结束。”

到了中部的五指山,来到热带雨林的天堂,在city walk之前可能还要加上一个词,forest。在神秘、幽静、密林参天的森林城市里行走,别有一番情调,在喧闹的节假日里,一位游客如此描述五指山的city walk:“到处都是人从众的长假,难得还能找到一个如此静谧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都有年头了,还是上个世纪年代的风格,走在街上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路边一排排的参天大树,估计都有百年历史了,绿树成荫,带的雨伞都派不上用场。”

为何爱上海南版city walk?

纵观全网的city walk,由于各个城市的气质不同,反映到城市漫步上也有所差异。

一线城市的city walker多半是在此打工的都市丽人和精致男孩,即便是外出闲散漫步,时尚和精致也已刻在了骨子里,他们的每一次city walk,都仿佛在准备一场街拍,但在海南,情况则非常不同,远离潮流中心,这里向来以安逸舒适见长,这也是这座岛屿的风气被评为“chill”“松弛感”的根源,因此,海南版的city walk或许不够有“城市底蕴”,但绝对算得上是正宗的“漫步”。

他们是厌倦了“特种兵式旅游”的大学生,趁着暑期,坐着火车慢悠悠渡海而来,不必担心课业,不必急急忙忙赶路,睡觉睡到自然醒,一场没有预期的city walk就此展开,那些“特种兵式旅行”无法提供的情绪价值,city walk都可以提供,匆匆打卡留下的印记,比不上一圈闲逛带来更多快乐。

他们是享受够了星级酒店完备设施的游客,来海南,不再总是泡在酒店里,总是体验一种规整而奢侈的度假,冒着三伏酷暑出门,顶着滂沱大雨归来,似乎也能有别样的收获,对于这部分游客来说,city walk就是走出舒适区,走出旅游城市最光鲜亮丽的正面,靠近当地人最原本的生活面貌。

他们的身份是大都市里的白领、程序员,天天都在规划中完成任务,因此,他们不再追求旅行的意义,必须要学会点什么当地文化,必须领略点什么当地特色,必须体验点什么风土人情,才不枉费走这一遭,他们越发认同罗素所说的:“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来一场没有规划的city walk,也不必刻意去什么网红景点,仅感受海南街头散漫的氛围,放空被规划、议程、任务、KPI塞满的脑子,看着空中宛若棉花糖的云,心情也会跟着轻快。

他们不尽然是游客,当地人也加入了这场city walk。身处近些年的海南,就城市景观而言,当地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日新月异”的感觉,一个个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河公园、滨海公园相继建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悄然在此上演,“诗意的栖居”在海南越发一种现象;设计高大上的免税店、极具时尚气息的滨海驿站、升级换代的中心商务区等城市建筑,几乎是以马不停蹄的速度上新。

很多时候,生活节奏慢悠悠的当地人尚未意识到周边环境的变化,离家很近的一个地方就突然间成了网红打卡地,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割裂感,让当地人感到无所适从。项飙在《十三邀》里提到了“附近的消失”的概念,在信息科技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事物之间的物理距离或许没变,但他们产生联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关心宏大、抽象的宇宙和世界,关心细小琐碎的家庭生活和内心感受,而“附近”消失了,但它是宏大与微小之间的中间地带。为了寻回“附近”,海南人走出家门,走出公司,走出老爸茶店,来到五公祠、海瑞故居、云洞图书馆、天空之山、白沙门沙滩夜市……借助city walk的风潮,当地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不再是没有底蕴,也不再是没有时尚。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现阶段的出行,大家消费更加理性了。出行人数上涨,客流量上涨,但消费总量和消费单价下降已成为不少地方的旅游行业现状,就算是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海南,游客们花在免税品上的钱也少了很多,从五星级酒店降级为连锁酒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三亚那些门票昂贵的景区也不是必须要去,捂紧了腰包的游客将目光转向不需要花钱的城市景观,也不必花钱打车,而是用脚丈量城市,看看山看看海,逛逛网红打卡地,掀起一股city walk的风潮。

city walk怎么变味了?

“今天Gapday, 穿上lululemon瑜伽裤,搭配solomon鞋,很chill地citywalk,找一家brunch 探店,下午选SOE的coffee,买一份salad当晚餐,最后再去家bistro小酌一杯,小酌完不用book,直接walk in酒店,真是美好的一次staycation,生活是种态度,就是要有这种属于自己的moment。”中英夹杂的表述让人眉头一皱,也让city walk被网友讥讽为城市小资的又一场不中不西的冠名活动。

如此,city walk也难chill了。原本强调随意感和松弛感的city walk,越发成为一部分人的另一种自我展示,出门前必看攻略,必搜索city walk达人的穿搭和妆容,拍摄的相机必求高级,途中的人物照片必定精心选取角度,拍好的照片必定经过精心修图,发布的朋友圈和小红书必定字斟句酌,就算被海南的夏天热到融化,在途中遭遇突如其来的大雨,或是因为一些细节和朋友吵架,最后展现在社交平台上的必定一派风景优美,岁月静好。

喜欢city walk,有时候无非是想逃离消费主义的陷阱,用更小的代价完成一段更充盈的旅程,但伴随着这股风潮愈演愈烈,借势营销也随之而来。在小红书、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上,city walk已然成了一场种草引流的狂欢,部分风评不佳的网红店披上了一层新的皮肤,潜伏在city walk的攻略帖中,伪装成城市最后底蕴的样子卷土重来,像以往任何一次营销一样,猝不及防就给转角路过的city walker来一场钱包和味蕾的双重暴击。

人们因为city walk本身具备的松弛感而加入,但为了展示这种松弛感,又不得不紧绷起来,在紧绷和松弛的二象性中,city walk越发成为一场大型的狂欢秀。

财经日历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