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高点至今,医药行业已低迷了两年多。今年7月底医药反腐消息出台后,短期看,医药板块面临更大挑战。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日(8月7日),8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里,申万医药指数4跌1涨,表现乏力。
作为A股长坡厚雪的刚需赛道,医药板块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近两年承受的“骂名”多,也是因为关注大。
医疗反腐对板块影响多大?
怎么看待目前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对投资者而言,如何把握?
01
医疗反腐带来的情绪冲击
反而或是不错买点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认为,医疗反腐带来的情绪冲击或对短期市场造成扰动;但从中长期看,反而或是不错的买入机会。
医疗反腐看似新鲜,但早已是常态化工作。
市场因为7.28中纪委的部署动员会而开始关注医疗反腐进而发酵,但医疗领域的反腐并非新鲜事,医药行业面临的反腐冲击也非首次,而是早已常态化。
我们统计过,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有针对医疗领域的腐败整治政策,每年都会有大案要案见报。
本次医疗反腐行动,其实自年初就已经开始,此前也有报道,只是资本市场关注度不高而已。
医疗是刚需属性,历史经验看反腐并不会长期影响行业需求。
市场可能容易将医疗反腐与此前限制“三公消费”影响白酒进行类比,但它们有本质区别。医疗需求具有很强的刚需属性,不管是药品、耗材、设备、诊疗等需求,不会因为反腐而消失。
即使短期会因为反腐力度产生波动,一般也会迅速恢复。例如2012年医疗反腐是过去力度最大的一次,当年医药板块只有1个季度受到短暂影响,之后迅速恢复正常并回补需求。
医药板块下跌超过2年,底部位置或不必过度悲观。
医药自2021年5月见顶以来回调已超过2年,医药细分板块基本都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医药行业PE估值处于近5年低位。
基本面端看,今年行业有望充分出清新冠受益的基数问题,因此,看好未来几年医药行业EPS和PE双击的机会。
02
基本面边际改善
有望越来越好
从基本面上看,近期医药行业经济运行企稳信号出现,边际改善明显,后市或会给予更乐观的定价空间:
粤开证券统计显示,今年6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降低2.10%,相对5月(-4.40%)降幅收窄,增速企稳回升。
同时,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1-6月累计同比增速为-2.90%、-17.1%,相对1-5月环比增加了23.68%、22.62%,基本面边际改善明显。
结合高频数据看,医药制造业PPI经过连续3个月负增长后,6月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医药制造业PPI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来源:粤开证券
另外,截至7月31日,119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公布了2023年中报预告,68家业绩预喜,预喜率达到57.14%,整体情况较乐观。
2023年半年报预告情况
数据来源:粤开证券 截至20230731
03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区域
或有较大提升空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8月4日),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指数估值为26.49倍(PE-TTM),历史平均值为40.81倍(2000年1月以来)。
当前估值位于历史从低到高的10.3%分位,在历史底部区域,或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00/1/4-2023/8/4
04
股价低迷两年多
仍有“流量光环”
2021年5月至今,医药板块已“消沉”了两年多,但市场关注度依然很高。
据粤开证券统计,今年7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9561.8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的5.38%,位列申万31个一级行业第6位,总体交易活跃度居前。
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到8.8万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的6.86%。
另据民生证券统计,2023年二季度权益类基金(Wind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行业重仓分布中,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占比约为12.42%,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是公募基金非常青睐的板块。
你可以吐槽医药板块“不争气”,但不能否认它身上的“流量光环”。
若医药市场回暖,板块的爆发力或很强。
总结一下,目前的医药板块:
从政策面看,医疗反腐不是新鲜事,中长期看,带来的情绪冲击或是买入机会。
从基本面看,医药板块边际改善信号出现。
从估值看,或处于历史低估区域。
从关注度看,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颇受机构青睐。
医药板块回调越久、幅度越大,绩优企业越有可能被过度“低估”、“错杀”。
很多机会是跌出来的。
从中长期角度看,对绩优板块、优质企业“错杀”得越猛,反弹力度有望越大。
我们无法判断医药板块什么时候会再度爆发,但从医药行业的“刚需”属性、板块所处位置、基本面改善等因素看,或可乐观些(详见《对医药乐观的10个理由》)。
不过医药板块细分行业众多,专业门槛高,且不同的子行业差距巨大。
以申万三级医药行业为例。
从基本面看,Wind数据显示,11个子行业2023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的差距非常大,最高和最低者相差近600个百分点。
从股市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子行业(血液制品,+2.96%)与最差的子行业(医疗研发外包,-20.41%)相差2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今年以来指20230101-20230803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医药板块的投资难度较大,或可关注医药主题类基金。
万 民 远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博士,12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其中6.9年投资管理经验,融通健康产业等基金经理。
注:万民远在管的基金表现:万民远管理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的时间为2016年8月26日至今。融通健康产业A基金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业绩分别为-16.36%、86.88%、66.75%、14.92%、3.76%;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8.55%、25.72%、34.49%、-2.80%、-13.92%,基金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均来自于基金年报,均经托管行复核;2023年上半年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5.51%、-3.46%,基金业绩和业绩比较基准均来自于基金二季报,均经托管行复核。融通鑫新成长成立于2021年10月8日,2022年业绩为8.2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6.35%;万民远自2021年10月8日管理至今。融通价值成长成立于2022年7月18日,截至2023年3月31日业绩为12.9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43%;万民远自2022年7月18日管理至今。融通医疗保健行业A成立于2012年07月26日,2018年-2022年的业绩分别为-13.25%、58.6%、98.93%、-4.66%、-21.4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21.65%、29.39%、39.91%、-3.73%、-16.06%,万民远自2023年03日15日管理至今;融通远见价值成立于2023年7月18日,万民远自基金成立之日起管理至今,由于其成立时间不到短,暂未披露年度或者半年度业绩;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业绩经托管行复核,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
主要参考资料
1、粤开证券:医药边际改善信号累积,后市可以更乐观 20230802;2、民生证券:2023Q2基金持仓分析 把握医药底部机遇 20230726
戳我
指数过去走势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文章是作者基于已公开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文章中的内容和意见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析结果,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在未来不发生变化。本文章在任何情况下不作为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出售投资标的的邀请。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四、材料中展示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rtfund.com】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点击了解更多热门基金